奇迹小说

不知人无以任事(1)

书名:亲爱的丫头3本章字数:2213

如前所引述,儒家经典《礼记》描述“大同”社会的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人们看来,实现“大同”必须施行“大道”,只有施行“大道”才能实现“大同”;施行“大道”主要从三个方面做工作,即秉承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坚持选贤任能的用人导向,营造讲信修睦的社会风气。

这说明在很早以前,选贤任能即被认为是政治方向确定后政治实操层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实现有效社会治理的关键所在和关系社会治乱兴衰的重大问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一部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留下的最深切的感慨是人才难得,恰如孔子曾经讲的“才难,不其然乎”。

这个感慨,不仅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政治家或担负过实际责任的管理者会有,而且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有过认真思考或对社会生活作过深入观察的人也会有。

可以说,“人才难得”这四个字,浓缩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多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人才之所以难得是因为人才数量极其有限。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志于兼济天下、造福苍生者,有志于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者,有志于匡扶正道、救民水火者,莫不殚精竭虑、想方设法搜罗招揽人才。传为美谈的事迹,如周文王访姜太公于渭水,周公握发吐哺,秦穆公羊皮换相,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我们不禁要问:优秀的人难道那么不好找吗?犯得着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披星戴月、顶风冒雪,一刻不闲地满世界到处去找人吗?

回答是确定的。虽然从古到今我们都保持着不小的人口基数,但是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领域,真正优秀的人都少之又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不付出十二万分的诚意、十二万分的努力,无法找到这些真正优秀的人。即便付出了十二万分的诚意、十二万分的努力,如果没有十二万分的运气,那么也无法找到这些真正优秀的人。

《管子》一书讲:“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虽然培养人才获得的回报十百倍于栽种谷物和树木,但是人才培养的难度可能也十百倍于谷物和树木的栽种。

一块土地,在气候、土壤等耕种条件不发生大的改变的情况下,种植同样的作物,每年的产出是个大致恒定的数量。人群中人才的涌现状况也大约如此。耕种条件的改善,比如土壤肥力的提高、种植技术的优化等,可以增加土地的产出。教育培养条件的改善,当然也有助于促进人才的生成,但较之于土地增加产出,人才的生成过程更加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在需要用人的时候才想着加强教育培养,“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更进一步看,世间一切事物,想要打磨成材担当大用,必须可堪造就,是那块料才行。筷子充不了大梁,麻袋做不出龙袍。不是那块料,无论别人怎么费心,自身如何尽力,终将劳而少功,事与愿违。

孔子深刻洞悉这个道理。他讲:“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与孔子高度一致。他讲“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其中之一。他希望自己教授的学生本身是英才,而没有奢望能把禀赋欠缺、资质平庸的学生教育培养成英才。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人群中具备优秀资质和禀赋的人永远是有限的。在任何地方,在任何时候,真正的人才无不寥若晨星,如凤毛麟角。看不到这一点,不足以谈人才的重要性。

其次,人才之所以难得是因为识别人才极其不易。

今天谈及识别人才,人们总是立马联想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当然很重要。中国古代自隋唐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和社会治理产生的重大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包括科举取士制度在内的体制机制所针对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如何确保选拔储备满足社会需要的数量充足的常规性人才,而不是如何发现和找到真正优秀的人才。

在中国历史上,优秀人才每每在改朝换代、新旧交替之际集中涌现。当此旧已破而新未立之时,一方面社会动荡,纲纪倾颓,体制机制并不完善甚至荡然无存;另一方面却不乏杰出之士于沧海横流中闪亮而出,以文治武功担当身前事,留下身后名。

由此可见优秀人才的有无多寡,与体制机制的好坏优劣之间,未见得存在着人们习以为常的必然联系。绝不是体制机制好了,就必定能发现更多优秀人才。而无论体制机制有多么不堪,都未必能阻挡优秀人才涌现。在识别优秀人才的问题上,体制机制常常处于失灵的状态。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以样貌、外表论。中看的未必中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所在皆是。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以出身、家世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虽然话说虎父无犬子,但是实际情况大多子不如父,孙不如子。将相本无种,英雄不论出身。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以地位、身份论。某个人能够走上显要岗位,得到社会认同,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靠论资排辈得来的,有靠关系运作得来的,有靠先辈荫庇得来的,有纯属机缘巧合轮到人家的,未必都是凭着真才实学干出来的。左思《咏史》诗云:“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身居上位者未必优秀,寄身下僚者未必不优秀。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是自己说了算。历史上有自诩为人才且后续事实证明确实是人才的情况,比如毛遂自荐,但多数属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