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心理痛苦的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1)

书名:如何应对心里的难本章字数:2876

在困境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唯一的当事人,除了自己,没人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痛苦究竟源于什么。

事实真的如此吗?痛苦真的像每一个专家或每一个来访者所说,是源于我们过去曾经遭遇过、不可控、无法抹杀的某些创伤?

或者源于我们糟糕的现状,比如记忆力差、注意力差、情绪多变、缺乏自控力?

或者源于我们未来一片迷茫,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看不到哪怕一丝丝的希望?

或者源于环境对我们的恶意、拒绝?

到这里,我们已经用了大量的篇幅探讨了心理痛苦背后的动机,以及心理痛苦的核心真相。现在,我们终于有条件将心理痛苦的机制彻底厘清—只有清晰地理解了心理痛苦的来源、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是如何消失的这一套完整的机制,我们才会有机会、有能力终结一切心理痛苦。

心理痛苦的机制

阿凤刚读高一,这学期几乎没有上课,但她坚持着参加了期末考试。出乎所有人意料,她的英语成绩不错。阿凤非常兴奋:“妈,夸夸我,赶紧给我点儿奖励,我想要……”阿凤的兴奋让妈妈很无奈:“闺女,考试前一天我不是刚带你去购物吗?你花了2000多元买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这不就是物质奖励吗?”妈妈担心,如果再给她奖励,阿凤就会丧失主动学习的意愿,所以在与她互动的十几分钟里,妈妈反复给出各种理由,结论只是一个:不要再买东西。这种沟通,让阿凤越来越急,她脸涨得通红,气冲冲地回到屋子锁上了房门,原本计划的外出购物活动只能取消。在这里,我用阿凤的案例中的三个场景,带大家一起了解心理痛苦发生、发展、消失的机制究竟是什么。

心理痛苦的发生基础:生命本能的运动

建基于生命本能之上的如实运动,包含了两个领域:感知生命与制造期待。这两者是一切心理痛苦的基础,如果没有它们,心理痛苦就不可能出现。

①如实的生命感知运动

我们说过,感知是生命的本能需要,所以它无时不在。除非我们的生命终结,否则感知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在这里,我再顺带强调一遍:任何时候,只要我们不想体验不愉快感知,我们就是在拒绝这一自然过程,因此一定会遭遇持续的挫折并陷入更大的痛苦。

幸运的是,感知不愉快的感受,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难。实际上,这一感知过程正是注意力驻留于现实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儿童蹲在地上专注地看蚂蚁,当我们真的调用全部的身心资源,带着“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好奇感去感知一个苹果、一棵树、一个人、一件事,或者感知我们自己的肌肉、温度、心跳、呼吸等体验变化时,我们会瞬间进入“忘我”状态,也会因此体验到宁静、祥和,以及无意识的喜悦。如实的感知意味着“无我”,会带来无意识的喜悦,这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你在胡说,我明明感觉自己很痛苦,难道这不是感知吗?是的,当脑海中出现一个结论“我很痛苦”时,我们已经因为无力与痛苦的现实共存而做出自动化反应:从感知世界进入了思维评判世界。

②大脑无时不在的预测运动

我们说过,“观察者I”的价值,是让我们更好地适应世界。这种适应能力,建立在高效的主动预测而非更慢的被动反应之上。

举例来说,我们走在马路上,如果看到迎面而来的汽车,大脑就会自动预测“危险”,然后指导我们要么快速前进,要么后退闪避。离开了这种主动预测能力,我们就会完全无视即将出现的危险,只会被动等待汽车撞上的那一刻做出被动反应。我们知道,这种反应速度无论多快,都无法确保我们的生命安全。

所以,“观察者I”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要时刻、主动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会直接导致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形成自动的期待。

在本书前面我提到过,预测建构于过去的记忆之上,会造成现实与过去的割裂。但在这里,我需要郑重提醒的一点是: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到自己在预测,那么这个“注意”的动作与感知鲜活的身体体验一样,意味着我们是在如实地感知思维变动。

在如实的感知运动中,我们的注意力会持续驻留于现实世界。只要观察日常生活,我们自己就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在现实的世界中,我们不会体验到任何心理痛苦。

举例来说,因为阿凤有感知能力,所以她在得知成绩并与妈妈分享自己的兴奋前,她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身体运动—心跳加速、血脉偾张、跃跃欲试,也能感知到自己的思维运动—期待着妈妈的表扬和鼓励。但此时,她没有任何痛苦。

心理痛苦的源起与发展

既然感知不会带来心理痛苦,那上面的故事中阿凤为何会陷入心理痛苦呢?

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首先,在第一个场景中,阿凤感知到了自己英语考试的分数,也清晰感知到了此前的期待,这种“超越期待”的现实让她体验到了快乐。

其次,在第二个场景中,阿凤感知到了自己的期待—被奖励,同时她也感知到了此刻的现实—被母亲拒绝,这种“远低于期待”的现实让她体验到羞愧、悲伤、愤怒、自责等复杂的情绪。

最后,在第三个场景中,阿凤感知到自动化的期待—自我不被伤害,同时也感知到了此刻的现实—正在体验伤害,她“不想要”这样的伤害,于是,她转身回屋并锁上了屋门,断绝了与母亲进一步接触的可能。

观察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我们的预期不是无意义的,它一直是衡量现实的标准。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衡量、比较、选择的活动,都是“观察者I”基于过往经验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此时此刻,我们的注意力会从鲜活的现实世界转向本质上只是过去的思维世界。这种转移带来了现实与期待间的分裂:当这种分裂有利于保护、扩展“自我”形象与利益时,我们会体验到快乐;当这种分裂会伤害、减弱“自我”形象与利益时,我们则会体验到痛苦。

心理世界的时间只有此刻与过去

在现实世界,时间被此时此刻分为三段:此刻,以及此刻之前的过去,和此刻之后的将来。这一点每个人都知道,且习以为常。在前面介绍津巴多教授的时间观模式时,他沿用的也是这种现实世界的时间观。

但因为我们关注的核心是心理痛苦,是要终结一切心理痛苦,所以,这里我有必要重新呈现心理世界的时间观:在心理世界,我们有的,只是此刻,以及此刻之前的过去,没有所谓的“将来”。一切心理痛苦,都只能发生于注意力从此刻向过去的转移,或持续驻留于过去的过程中。

关于此刻,我们都能够理解,在真相四的“现实世界”部分,我已经呈现了此刻的三种不同状态。

而关于我说到的只有过去,没有“将来”,很多人都会感到迷惑。

什么是“将来”?只要考察自己的生活,关注“将来”是如何出现的,我们自然就能找到答案:“将来”源起于思维的活动。任何时候,只要思维活动静止,“将来”这一概念就将不复存在。试着去体验一下,这很容易发现。

一旦发现了“将来”只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我们自然就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思维的实质是什么?在本书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思维就是过去经验的累积。所以,以过去的经验推导而出的“将来”,自然也是过去的产物,是过去的一部分。

所以,在心理世界,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一个真相是:心理时间只有两点,要么是现在,要么是过去,不存在“将来”。所有心理层面的痛苦,只会发生于注意力驻留于过去的过程中。

阿凤快乐与痛苦的过程,展示了每个人生命中最常见的状态:由于现实一直是鲜活且变动不居的,所以几乎没有人能一刻接一刻地将注意力持续投放于现实世界,我们会忍不住从此刻走神,开始回忆、分析、评判过去,或者假设未来—这一切,都是“观察者I”主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