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大起义与新国家的诞生(3)
至此,南部各省和总三级会议事实上与荷兰、泽兰一道加入起义,对抗西班牙国王。不过,南北双方的起义运动之间仍然存在鸿沟。一方已经与腓力二世彻底反目;以布拉班特和佛兰德为中心的另一方暂时仍然在表面上信奉天主教,且随时准备和解。布鲁塞尔的总三级会议愿意承认腓力二世新任命的总督——奥地利的唐胡安,前提是他遣返西班牙的军队、宣誓支持《根特协定》,并同意与总三级会议共同统治。唐胡安既没有钱也没有军队,无法采取别的行动,于是勉强同意,并于1577年2月与总三级会议签订所谓的《永久敕令》。但在奥伦治的怂恿下,荷兰省和泽兰省并不想签订协议,因为它不但没有给归正会任何保障,还将剥夺荷兰省和泽兰省对军事的所有控制权。与此同时,南方各省内部,冲突愈演愈烈。奥伦治本人还在荷兰省,不过在布鲁塞尔有支持者和代表。他希望通过与代表市民观点的主要集团联盟,煽动南部大起义走向激进,反抗那里的权贵——这些人多半反对奥伦治的领导和他的政策,并且拥有坚定的天主教立场。西班牙军队于4月撤离。
接下来是三方的竞争:唐胡安力图重建王室权威,将总三级会议的权力最小化;权贵统治下的总三级会议急切地希望与国王达成协定,同时也支持天主教——前提是腓力愿意做出一些政治让步,不再把西班牙军队派驻到尼德兰;奥伦治、荷兰省和南方的激进派则想要走得更远。三方谈判安排在海特勒伊登贝赫进行,但谈判很快就崩溃了,因为形势很明显,荷兰省和泽兰省既不会结束它们领地上的归正会公共仪式,也不打算放弃自己三级会议取得的新权力,甚至不承认唐胡安是总督。唐胡安的手段越来越软弱,再加上被南部温和派与激进派日益增强的冲突所挫败,他在7月与总三级会议决裂,逃出布鲁塞尔,在那慕尔设立新指挥部,并迅速召回西班牙军队。唐胡安与总三级会议的决裂迅速缩小了总三级会议与荷兰、泽兰三级会议间的分歧。如今,南部各省只得与新教徒并肩作战、反抗国王。9月,沉默的威廉暂时与总三级会议达成一致,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布鲁塞尔。
从1577年9月到1583年夏,沉默的威廉一直居住在布拉班特。他先是在布鲁塞尔,而后是在安特卫普力图将南部的大起义置于与荷兰省协作的切实可行的基础上。亲王竭力打击各省的特殊主义,促进它们在大起义中团结。然而他并不能有效地将荷兰和泽兰纳入他正努力在南部建立的新框架中。相反,从他抵达布鲁塞尔一口回绝总三级会议的提议,不准荷兰、泽兰重新举办天主教公共仪式的那一刻起,事实上就直接接受了尼德兰权力和结构上根本的二元性。沉默的威廉在尼德兰的许多地方拥有地产和家族遗产,尤其是在布拉班特,因此他十分愿意反对北部与南部的分裂。但是,在权力结构的问题上,他从未着手处理过,事实上他也没有办法处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起义建立的基础就存在根本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因此也构成了起义的内在矛盾,未来必将导致路线的分化。后来,根特的加尔文宗信徒在打压天主教崇拜时,遭到了威廉的奋力反对。根特人控诉威廉在大河北部追求一种治国方略,而在南部追求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他们的指责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1577年起,荷兰、泽兰就在财政与军事问题上自行其是,鲜少表现出对安特卫普总三级会议的尊重。威廉谴责这一日渐增长的趋势,但对改善这些问题无能为力。
于是,虽然南北立场更接近且南北一直并肩作战,但尼德兰依然同时进行着两场互不相容的革命。南北两势力为争夺优势地位而斗争。事实上,尽管沉默的威廉不懈地维护一些团结的表象,但在深层,两个集团间的裂痕并未收窄,而是扩大了。这是一场更具有政治意义而不是宗教意义的信念斗争:归根结底,这是敌对精英间争夺地方霸权的斗争。来自布鲁塞尔的领导反哈布斯堡新革命的贵族大多一直为王室而战,他们无情打击起义者,其中一些还是奥伦治家族的死敌——这样的事实使得南北的斗争更为残酷。当时支持布鲁塞尔总三级会议权威的尼德兰贵族中,能力最强的是耶尔日男爵希勒斯·德贝尔莱蒙,他自1574年起接替博苏出任荷兰、泽兰和乌得勒支执政,后来又兼任海尔德兰和上艾瑟尔执政。理论上说,耶尔日现在正与沉默的威廉一道起义反抗国王。但实际上,他在1567年曾帮助国王攻陷瓦朗谢讷;在1568年曾在阿尔瓦公爵指挥下镇压耶姆古姆起义军;在哈勒姆围城战和莫克战役中,他也在国王一方表现突出;在1575年以国王的名义洗劫奥德瓦特的事件中,耶尔日男爵也负有责任。此外,他还是最渴望通过与唐胡安达成协议而重建国王权威的人之一。
1577年,这两场无法调和的革命势力在乌得勒支省发生正面冲突,冲突最为激烈的时候,耶尔日男爵又一次身处其中。此前,布鲁塞尔的总三级会议判决,乌得勒支不在奥伦治的威廉的执政区内,并承认了耶尔日男爵在该地的权力。耶尔日男爵担起管理该城市民和德意志军队领袖的职责,包围了依然留在重要堡垒弗里登堡的西班牙人。1577年2月,弗里登堡的西班牙人投降。但是,西班牙人刚被赶走,耶尔日男爵的权威就立即受损,因为几个分属贵族与保守派的乌得勒支摄政官公开决裂:前一派的摄政官由弗洛里斯·廷领导,参与的贵族支持沉默的威廉,希望新教的正式仪式获得批准;后一派则得到所有教士的支持,他们依然承认耶尔日男爵的执政地位。此外,如果说大多数执政官支持耶尔日男爵,城市行会和民众则支持沉默的威廉。让事情更加复杂的是,还有一股强大势力支持第三位竞争者博苏夺取执政之位。最后,奥伦治派占了上风,耶尔日男爵叛逃到唐胡安一方。1577年10月9日,乌得勒支三级会议承认沉默的威廉为该省执政;认可宗教宽容的条款,在名义上保留了天主教会的至高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刚刚通过的关于哈勒姆城的决议,以及1577年春通过的关于泽兰城镇胡斯和托伦的决议——这两座城镇自1572年就在西班牙人手里。乌得勒支的弗里登堡要塞被拆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