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垂泪哭山河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煜词传本章字数:3155

世事如白云苍狗,瞬息万变。花谢花飞,落尽人世沧桑,残缺不全的心境,只剩惘然。

李煜对北宋的恐惧已成习惯。其实,稍有经验的武将都能看出,北宋这一次对南唐的攻打不过是做做样子,吓唬吓唬南唐君臣,好让南唐更加臣服而已。与此同时,南唐著名武将林仁肇已经找出北宋军队的薄弱之处。

北宋连年用兵,先后平定了荆南、后蜀、南汉等地,此时已经兵疲马乏。并且,大批主力军队已被派往南汉战场,许多地方兵力十分薄弱,从兵家策略上看,此时正是南唐收复失地的好时机。

然而日日沉浸于笙歌醉梦之中的李煜,几乎忘记了南唐已经只剩下半壁江山。他从没想过从赵匡胤手中夺回那些失去的土地,也不敢去想。

林仁肇了解李煜对北宋的恐惧,为了求得李煜的同意,他日思夜想,终于制定出一套详细可行的战略方案,这才上书恳请向北宋发兵。

他甚至为李煜想好了退路,就让南唐对外宣称林仁肇起兵反叛,如果成功,便能夺回淮南失地;如若失败,就诛杀林仁肇满门,表示李煜对此毫不知情,对北宋并无不臣之心,免除赵匡胤的怪罪。林仁肇称自己只需要几万兵马即可,他并不贪心,只要能收复淮南失地,一鼓作气的将士们说不定能将被北宋占据的土地全部夺回来。

林仁肇的一番肺腑之言,只换得李煜连连摇头。他哪里敢主动与北宋开战,据《十国春秋》记载,李煜惊讶地说道:“你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国家的。”

为了让林仁肇打消向北宋发兵的念头,李煜将他任命为南都留守、南昌尹,调离金陵。

此时,北宋军队正在与南汉进行决战,错失了这一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南唐将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眼看南汉军队节节败退,南汉国主刘 决定舍弃国土,只保住性命、财富和女人即可。于是,他挑选了十几艘乘载力极强的大船,船上装满金银财宝和后宫嫔妃,做好了逃亡的准备。可是,还没等刘 上船,那些大船便统统消失不见了。

原来,刘 平时最宠信的宦官在此刻背叛了他,偷偷将那些大船开走了。已无退路的刘 只得向北宋投降。赵匡胤像当年加封后蜀国主孟昶一样,将刘 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加封恩赦侯。

南汉覆灭的这一年,是开宝四年。三十五岁的李煜终于意识到,早晚有一天,北宋会像吞并其他小国那样,将南唐吞入腹中。为了避免这一天的到来,李煜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对策”——更加诚心诚意地表示自己对北宋的臣服。

借着北宋吞并南汉的机会,李煜亲自撰写表文朝贺。他觉得,若是派普通使臣前去送贺表,显得不够有诚意。为表诚意,李煜这一次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李从善担任使者,除了送去贺表,还送去大量金银厚礼。

李煜呈送给赵匡胤的表文,不仅仅祝贺北宋版图再一次扩大,更明晃晃地表露出自己对北宋的臣服之心。他自请去掉南唐国号,自己像父亲李璟当年一样,改称“江南国主”。

他天真地以为,如此一来,南唐已经算是北宋的一部分,只要赵匡胤允许他偏居一隅,保持现有的生活,他便安分度过余生。

其实,林仁肇当初的分析极有道理,连年征战的确让北宋军队不堪重负,即便李煜不放低姿态,赵匡胤暂时也不会向南唐发兵。既然李煜主动上表自降身份,赵匡胤当然乐得同意。

得到赵匡胤的回复,李煜万般欣喜。主动请赵匡胤对自己直呼姓名。既然南唐国号与帝号都已废除,南唐的一切礼制和官职都要相应降级,例如国主颁布的诏书不能称“敕”,只能称“教”,中书省改称“左内史府”,门下省改称“右内史府”,尚书省改称“司马府”,相当于同时下调一个等级。除此之外,所有国家机构全部自降一级。就连李氏宗亲子弟也不再是王,而变成了更低一级的“国公”。

从此,世上再无“南唐国”,只有“江南国”,李煜专用的印玺也改成“江南国印”。正在北宋都城汴梁出使的李从善,离开国土时还是韩王,人尚未归来,身份便已降为南楚国公。

南唐的一切改变,对北宋都更为有利。作为使者的李从善,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使命。他本打算立刻回国向李煜交差,不承想,赵匡胤根本就没有放他回去的打算。

赵匡胤表面上加封李从善为北宋泰宁军节度使,实际上就是将他软禁为人质,让南唐有所顾忌,不敢轻易反抗。而给李从善的加封,不过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连任所都没有。赵匡胤只将一座豪华的府邸赏赐给李从善,等于将他投入一个华丽的囚笼,表面光鲜而已。

如果能预知弟弟会遭到北宋软禁,李煜无论如何也不会派他出使汴京。思念与懊悔折磨得李煜时常在无人处痛哭,春日来临时,李煜对远在他乡的弟弟更加思念: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开篇一个“别”字,毫无遮拦地道出离愁别恨。这并非李煜常用的写词风格,或许是因为生活屡遭突变,他已无法再用婉约的笔调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索性便直抒胸臆吧。

春已过半,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如雪乱的落梅搅乱了李煜的心绪,触动他的愁肠。他想要克制自己,但愁情太满。落在身上的花瓣可以拂去,那心头的愁绪呢?却是怎么拂也拂不掉的,如此无奈,如此痛苦。

他企盼弟弟能早日回来,就在不久之前,他还大着胆子给赵匡胤呈上书信,恳请他放李从善回国,却遭到了拒绝。一想起这些,李煜久久都不能从愁绪中走出来。他就那样愣愣地站在梅花下,却突然听到一声雁鸣。

都说大雁能替人传递书信,可是从空中飞过的那几只大雁,分明不是为送信而来的。李煜有些失望,如今,他唯一能见到弟弟的地方,便是在梦中了。可是,汴京离金陵是那样遥远,想必是让弟弟走入他的梦里都很难实现吧?

李煜满心无奈地眺望远处,发现春草遍地滋生,一如自己此刻心底滋生的离情别绪。那些草看得他心烦意乱,想要走远一些,让它们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可是,眼前的草能躲避,心头的愁绪却无处可躲,无论走得多远,都是有增无减。

无论李煜如何放低姿态,换来的只不过是暂时的相安无事。北宋对吞并南唐依然蠢蠢欲动,秘密建造了数千艘战舰,为进攻南唐做着准备。

李煜得知这一消息,虽然明知这些战舰的真实用途,却不敢采取任何行动。有人建议将这些战舰焚毁,李煜却害怕因此惹怒赵匡胤,因而立刻攻打南唐。

他的懦弱,让赵匡胤对南唐的羞辱更变本加厉。开宝六年四月,赵匡胤突然提出一个过分的要求:“借”江南现存州、军的山川形势图一用。

赵匡胤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缺江东诸州。”

李煜清楚,北宋分明就是想借此了解南唐山川地形以及军事布防的详细信息,为进攻南唐做好充足准备。如此明目张胆索要,说明赵匡胤丝毫不将李煜放在眼里。即便如此,李煜还是遵从赵匡胤吩咐,命人复制了一份有山川、水文数据等详细信息的地图送给北宋。

李煜的懦弱已无药可救,他的词作只能令人感叹他的才华,却无法同情他的遭遇。

林仁肇得知国家受辱,再一次献策恳请出兵,也再一次遭到李煜的拒绝。很快,北宋安插在金陵的眼线便将林仁肇打算反抗北宋的消息传递回汴京。

赵匡胤从没想过南唐还有如此有骨气的人,如果让这样的人活着,那是对北宋将来的威胁。于是,赵匡胤心生一计——反间计。

他先是想办法弄到一张林仁肇的画像,挂在一座豪华的府邸中,之后招来软禁在汴京的李从善。赵匡胤假装不经意地将李从善带到画像面前,李从善一见便认出画中人,紧张地问赵匡胤如何得到这张画像的。

赵匡胤平静地回答:“此人想归降我大宋,以此画像作为凭证。这处宅邸便是为此人准备的。”

李从善又惊又气,从那里离开之后,立刻将当日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信,想方设法传递给李煜。果然,李煜中计了。他可以原谅臣子的直言冒犯,却接受不了臣子的叛变。尤其是像林仁肇这样善于带兵打仗的将才,若是叛逃北宋,南唐君臣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煜对林仁肇“叛变”的事情深信不疑,为了自保,他决定抢先一步除掉林仁肇。开宝六年五月,一杯鸩酒被送入林府。李煜不需要林仁肇的辩白,只需要得知他的死讯。可怜一代名将,竟然死得毫无价值。李煜赐给林仁肇的那杯鸩酒,毒死了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或许是作为报应,五年以后,李煜性命终结的方式,竟然与林仁肇无比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