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万古到头归一死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煜词传本章字数:2907

风花雪月尽收眼底,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李煜的大半人生,都是这样度过的,即便偶尔慷慨激昂,很快也就热度退去。

李煜在群臣面前发出的豪言壮语,很快便传到了赵匡胤耳中。赵匡胤简直把这些话当成了笑话,他从未将李煜放在眼里,据《江南野史》中记载,赵匡胤听到李煜的这番话,说道:“此措大鬼语耳,徒有其口,必无其志。渠能如此,孙皓、叔宝不为降虏矣!”

在赵匡胤心目中,李煜不过是个穷酸书生,再多豪言壮语也不过是一纸空谈罢了。赵匡胤似乎才是那个最了解李煜的人,他将李煜比作孙皓、陈叔宝,一个是东吴末代皇帝,一个是南陈末代皇帝,都是主动投降,拱手把江山送给敌人。在赵匡胤看来,早晚有一天,李煜也会步孙皓和陈叔宝的后尘,主动向自己投降。

赵匡胤没有看错,就在不久的将来,李煜便会同孙皓和陈叔宝一样,走上穷途末路。曾经的辉煌与富贵化作飞灰,于是才有了李煜在被囚于北宋之后的那番感叹: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那时的李煜,已经沦为北宋的阶下囚。于他而言,南唐覆灭是他人生最大的遗恨,也将是他永生永世的折磨,永不能完结。他对故国的思念和悲痛是没有尽头的,就连睡梦中都常常会回到故国,醒来却仍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不由得双泪暗垂。

身为国主时,李煜如众星捧月;沦为阶下囚后,他的日子变得孤单冷清,无人陪伴。就连他想要登高遥望故国,也只能孤身一人。回想从前,每到晴朗的秋日,便会登高望远,那种快乐的日子他永远无法忘记,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往事仿佛一场春梦,美好却难以留住,醒来便是一场空。余生只剩下无穷无尽的回忆和痛苦,李煜多希望现在的痛苦只是一场梦,只要梦醒,一切便能回到从前。只可惜,这场噩梦注定永远没有尽头。

开宝七年,北宋正式向南唐开战。北宋宣徽南院使曹彬担任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率大军一路南下,直奔池州。

李煜的天真、仁善,似乎影响到了南唐文武群臣,池州守将戈彦听说北宋大军正朝池州方向而来,却以为那只是北宋的例行巡逻,不仅没有整顿军队备战,反而准备好了大量酒肉,主动送过去犒劳宋军。

当北宋军队亮出利刃,戈彦再想反抗已经来不及了。为了保命,戈彦弃城而逃,手下的将士无人指挥,也只能各自逃窜,没能逃掉的,便索性投降北宋。

这场兵不血刃的战役让北宋得了一个开门红,曹彬一鼓作气,率领军队继续南下。

南唐将士皆知李煜对北宋的恐惧,不知不觉,在他们心目中,北宋军队变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面对宋军,许多南唐士兵战战兢兢,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只能逃跑。

就这样,曹彬顺利地拿下铜陵、芜湖、当涂等地,此时距离北宋向南唐发兵,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

随后,曹彬率领大军在采石驻扎下来。这里地处长江东岸,北与金陵相通,素有“宁芜要塞”之称。早在东汉末年,这里便是戍兵要地,曹彬在这里休整军队,随时准备渡江攻打金陵。

樊知古献给北宋的那份长江水文数据和地形图,以及渡江策略,正是在此时派上了用场。简单休整过后,曹彬命人按照樊知古的策略,准备足够的竹索、铁链、木板,再用大船将这些材料运到石牌口,开始建造浮桥。

工匠们昼夜不停,只用短短几天,便将一架连接长江两岸的浮桥搭建完毕。对于北宋来说,这是一座开疆拓土的桥梁;对于南唐来说,这却是通往地狱的奈何桥。

长江天堑,是李煜守护南唐江山的最后指望,当得知宋军正在搭建浮桥时,李煜还嘲笑他们简直异想天开。一头亮出獠牙的猛虎已经步步逼近,李煜却不想着如何反抗,只打算向猛虎投食,希望将其喂饱后令其自行离开。

这才是真正的异想天开!李煜打开已经几乎空空如也的国库,咬牙拿出帛二十万匹、白银二十万两,派弟弟江国公李从镒前往北宋进贡,请求赵匡胤令曹彬撤兵。

按照李煜以往的经验,只要北宋接受这批贡礼,便会给南唐一段太平日子。可是这一次,他失算了。眼看胜利就在眼前,赵匡胤哪能轻易撤兵?这批财物不过是充实了北宋的军资而已。

直到曹彬率领大军开始渡江,李煜这才意识到自己做出了多么愚蠢的举动。在投降与反抗之间,李煜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还是无法接受“亡国之君”这样的头衔加在自己身上。为了保住祖父开创下的基业,李煜终于做出了有生以来最热血的决定——反抗。

开宝七年十二月,李煜下令南唐不再使用北宋的年号,将下发的所有文书上的时间都改成了干支纪年,这一年是“甲戌岁”,下一年则称“乙亥岁”。这一决定,意味着南唐与北宋公开决裂。

然而,即便南唐军民都受到了李煜的鼓舞,此时也难以扭转战败的颓势。百姓纷纷参军,拿出自家米面充当军资,还是保不住家园故土。

但至少此时南唐军民的战斗士气是高涨的,镇海军节度使郑彦华被李煜任命为主将,率领两万精锐水师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迎击敌军;天德都虞候杜真为副将,率领一万五千名步骑军沿江岸西行,与水军同步。按照计划,两军会合,便一举摧毁浮桥,阻止宋军渡江,切断已经渡江的宋军的物资供给。

临行前,李煜亲自为将士们践行,两位将领慷慨激昂,信誓旦旦誓死守卫南唐。

然而,大军刚刚出发没多久,就遇到曹彬部下的一小波水军船队,一番交战过后,郑彦华率领的南唐军队败下阵来。

只是这短短的一次交锋,郑彦华便意识到了宋军的可怕。他再也不敢向前一步,结果,杜真率领的步骑军不但没能等到水军的配合,还遭到北宋军队的袭击,伤亡惨重。

若是林仁肇还活着,或许南唐真的能给宋军迎头痛击。可惜,此时能为李煜所用的,大多是些奸诈无能之人,郑彦华如此,镇守采石矶的皇甫继勋也是如此。

皇甫家是南唐的将门世家,皇甫继勋的父亲皇甫晖曾在滁州大战中率军勇往直前。那场战役皇甫继勋也在其中,只不过,当时的皇甫继勋已经暴露出懦弱的本性,在将士们冲锋陷阵时,他却吓得连连退缩,气得皇甫晖拿着兵器追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直打。

最终,皇甫晖在战争中受伤落马,被宋军擒获,拒不医治而死,反倒是皇甫继勋善于逃跑,毫发无伤地逃回军营。凭着父亲建立的功勋,皇甫继勋一路升至都守城最高统帅。

带兵多年,皇甫继勋毫无功绩,反倒是富贵日子过久了,比从前更贪生怕死。而他手下的兵将,大多是市井无赖之徒,平日为非作歹,他却不闻不问。至于与北宋之间的这场战争,皇甫继勋早做好了打算。他希望南唐早日战败,到时他便主动投降,争取在北宋谋得一官半职,继续混日子。

采石矶是抵御北宋军队的最后一道屏障。皇甫继勋就算有守卫国土之心,也没有这个能力,更何况,他早就有了背叛南唐的念头,金陵城被宋军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果然,采石矶很快便被宋军攻破。皇甫继勋担心承担责任,竟然瞒下战情不报。没有接到战报的李煜竟然以为战事顺利,踏实地待在金陵王宫里,继续过他的安稳日子。

战事失利的战报一封接一封地传来,都被皇甫继勋私自扣下。几个月后,皇甫继勋部下的几名将士终于忍无可忍,趁着夜色出城偷袭宋军,竟然遭到皇甫继勋的殴打和囚禁。

偶尔,李煜也想亲自问一问皇甫继勋战事究竟如何,但皇甫继勋总以军务繁忙为借口拒绝了。李煜不知自己遭受蒙蔽,反而赞许皇甫继勋为国效力操劳。

很快,宋军便抵达金陵城外安营扎寨。临行时赵匡胤曾下令不得强攻,尽量让李煜主动投降。李煜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北宋大军已兵临城下,在皇甫继勋的蒙蔽下,他依然沉浸在温柔富贵乡中吟诗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