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数在蜀
巴蜀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天文历法研究的风气与传统,历朝历代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天文学家。中国科技史专家吕子方先生认为,早在《山海经》成书时期,蜀地就有深厚的研究天文的风气,这为以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天官书》中历叙前代出色的天文学家,提到周朝有一位苌弘,这位苌弘既是一位忠臣,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就是蜀地人。
据《淮南子》记载,苌弘是周室的“执数者”。所谓执数者,就是掌管天文历法以及其他方术的人。苌弘学识渊博,公元前518年,孔子自曲阜西行至洛邑,向老子请教礼制,特意去拜访苌弘,向其请教“乐”的知识。由此可以看出苌弘的学识和地位。《淮南子·汜论》是这样描述他的:“天地之气,日月之行,风雨之变,历律之数,无所不通。”但他擅长的领域主要还是在天文。据《左传》记载,他曾经根据岁星在天上的位置准确地预测了蔡国和楚国的灾祸,并根据地震预测周敬王一定能大胜王子朝。更准确地说,苌弘擅长的是占星术,但占星术要以天星的变化作为预言的基础,所以他们不得不去探究天星的变化等问题,这样就促进了天文学的进步。
到了汉武帝时期,巴蜀之地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那就是落下闳。落下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落下闳对天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参与制定了太初历。从秦献公开始,秦国一直使用颛顼历,统一天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所以,到武帝元封七年的一百多年间,全国一直采用的是颛顼历。但是,当时的颛顼历已经和实际天象之间有了较大的差距。据北平侯张苍说,很多时候在朔、晦之日能看到月亮,该出现弦月的日子看到的却是满月,而在望日看到的是月亏之象。朔、晦为农历每月的初一和最后一天,这两天是不应该看见月亮的;弦是半月,不当见满月;望是农历每月的十五,为满月,不应见亏月。朔、晦月见,弦满望亏,说明颛顼历已然不符合实际天象。再加上已经改朝换代近一百年,便有了改历的强烈呼声。
武帝元封七年十一月初一是甲子日,到夜半的时候,又正好是冬至的节气点。而古人治历的基本观念是一定要以甲子日那天、恰好又是初一的夜半冬至点作为起算点,称之为历元。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时机。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由邓平、长乐司马可、酒泉侯宜君、侍郎尊负责,加上以著名方士唐都为代表的民间治历者,共二十余人,一起实施改历。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参与了这次改历。
改革后的历法称为太初历。从精度上来说,比颛顼历反而退步,但它有很多优点。比如,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时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调和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这是我国历法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太初历还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得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不仅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这部历法施行达183 年之久,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家历的第一家。
第二,为了更精确地制定太初历,落下闳还制造了浑天仪。虽然落下闳制造的浑天仪还较为粗疏,却使人们能够较为直观地看到日月星辰运行的轨迹,更重要的是,这表明浑天说成为制历的理论基础。这以后,浑天仪、浑天像的制造越来越精密,但落下闳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第三,同样是为了制定太初历,落下闳和唐都还重新测定了二十八宿相距的度数。古代推历必须先测二十八宿,而二十八宿相距的度数是一个重要问题。二十八宿沿赤道广狭不同的度数有二十八个基本点,这些基本点是以显著的星座为标准的。尽管由于岁差现象和恒星自行的原因,随着年代的推移,其值稍有差异,但二十八个基本点的位置相传至今,大体没有变动,这就建立了我国观测二十八宿的基础。
无论是太初历的历法体系,还是浑天仪的制造,都深刻地影响了扬雄的宇宙观念和《太玄》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