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扬雄的知识论(3)

书名:扬雄传本章字数:2036

扬雄认为真正的理论必须对客观世界有所遵循。他说:“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其所循也大,则其体也壮;其所循也小,则其体也瘠;其所循也直,则其体也浑;其所循也曲,则其体也散。故不攫所有,不强所无。譬诸身,增则赘,而割则亏;故质干在乎自然,藻华在乎人事也,其可损益欤?”自然,即事物之本然、本来的样子。循,即遵循,遵循客观的实际情况。体自然,即以自然为体,也即以客观的本来样子为内容,既不能有所增加,也不能有所减少,忠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因此冯友兰说,扬雄的认识论有反映论的因素。

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先秦儒家主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知识的获取是提高自我修养的重要部分,其最终目的是道德的自我完善。知识的价值在于它对自我实现、帮助人们与天合一有着重要的作用,求取、使用知识的目的绝不在于占有知识以控制自然。扬雄对知识的态度与先秦儒家有着显著不同:“智也者,知也。夫智用不用,益不益,则不赘亏矣。”智慧的目的就在于把不为人所知的东西,变为为人所知的东西;而知识的目的即是把本来不为人所用的东西,变成人所用的东西;把本来无益于人的东西,变成于人有益的东西。有所知而不用,则其知若赘;有所不知而不益,则其知必亏;能用人所不用,则知不赘;能益人所不益,则知不亏。圣人存神索知的目的最终是要成天下之大顺、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应用于人类社会。

何以知道哪些是正确的知识,哪些是不正确的知识,亦即真理的标准何在?初看起来,扬雄的观点完全是教条主义的观点,即圣人经书之言乃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这是胡适所谓的“标准的”知识论。因为知识易有谬误,故不能没有个可以取法的标准模范。孟子说:“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荀子也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其]类,以务象效其人。”他们两人都把“法圣王”看作一条教育的捷径。譬如古人用了心思目力,造下规矩准绳,后世的人依着去做,便也可方圆平直,学问知识也是如此。依着好榜样去做,便也可得正确的知识学问,便也可免除许多谬误。但实际上,扬雄心目中的真理必须是经过事实验证的,圣人经书之言之所以是真理,原因就在于它们是得到了验证的:

君子之言,幽必有验乎明,远必有验乎近,大必有验乎小,微必有验乎著。无验而言之为妄。君子妄乎?不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扬雄在认识论问题上有着相当健全清醒的理论,从他强调对事物本身的客观反映和重视征验的立场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理性主义态度,这使得他在神学迷信盛行的西汉,对神怪之事和长生成仙之说持有清醒的理智态度:

或问:“赵世多神,何也?”曰:“神怪茫茫,圣人曼云。”

神怪之事,经验事实不能证其有,也不能证其无,但扬雄还是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圣人曼云。”

自武帝掀起一股候神求仙以祈长生的热潮之后,方士阶层极为活跃。在他们的把持下,汉朝国家宗教中几乎所有的重要仪典都是在方仙道精神的指导下设计的,各种神仙方术之说也异常丰富。元帝时,尽管儒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至成帝年间,朝廷对方术神仙之说又给予高度重视。《汉书·祭祀志》说:“成帝晚年颇好鬼神,亦以无继嗣故,多上书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祠祭上林苑中长安城旁,费用甚多。”而当时的一些著名儒生如刘向等,也相信神仙方术之说。在这样的时代风气下,扬雄却清醒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的观点是: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或问:“人言仙者有诸乎?”“吁,吾闻伏羲神农殁,黄帝尧舜殂落而死,文王毕,孔子鲁城之北。独子爱其死乎?非人之所及也。”

说得虽委婉,意思却很明确:圣人都有死,何况常人?所以成仙之说“非人之所及也”,增寿的唯一办法是增德:

或问:“寿可益乎?”曰:“德。”曰:“回、牛之行德矣,曷寿之不益也?”曰:“德,故尔。如回之残、牛之贼也,焉得尔?”

有人问,颜回、伯牛的行为称得上是有德了,为什么寿命没有延长呢?扬雄说,因为他们有德,所以才活到了现在这个岁数,如果颜回、伯牛是德行的残贼之徒,怎么会有如此年寿?

正是由于这种重视征验的理性主义立场,使扬雄对当时一些夸大不经、假托历史编造神话的文本保持了相当的警觉,和司马迁一样,扬雄自觉地以一种辨伪的眼光加以考察:

或问“黄帝终始”。曰:“托也。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扁鹊,卢人也,而医多卢。夫欲雠伪真,必假真。禹乎,卢乎,终始乎!”

当时有黄帝之书,论终始之运。扬雄说,这些都是伪托的。以前禹治水土,病足,行跛,于是俗巫多效仿禹步;扁鹊,是太山卢人,后来的江湖医生都自称是卢人。想要作伪一定假托真。禹步、卢医、黄帝终始,都是一回事。

自孔子开始,从子思及其门徒,到荀子,再到扬雄,尽管门派并不相同,但其重智思想却构成了儒家知识论中一个一脉相承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