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 佛手柚子
上一讲说了,刘姥姥作为一个乡村的老太婆,两次进入荣国府。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贾母不但见了她,还带她逛大观园。
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逛了好几处地方。去了林黛玉住的潇湘馆,去了贾探春住的秋爽斋。刘姥姥第一次进入到这种贵族家庭小姐的闺房里,房间里的穿衣镜、自鸣钟都是刘姥姥没见过的,确实是大开眼界。
当时刘姥姥带着她的外孙子板儿。板儿年纪很小,只有六七岁的样子。刚进大观园时,小孩子还有些认生,后来逛着逛着也就越来越自在,不那么拘束了,甚至开始淘气起来。贾母带着刘姥姥到贾探春的秋爽斋时,板儿发现秋爽斋的案上放了一个大瓷盘,里面有好些佛手。
什么叫佛手呢?佛手是一种树上结出来的果实。它黄黄的,长得就像手指头合拢在一起的样子,人们为了美化这种水果,把它比作佛祖的手,所以叫佛手。佛手主要是摆着看的,闻它的香气的。佛手和柚子、橘子是亲戚,它们外面都有厚厚的皮,颜色基本都是黄的,有的偏白一点,有的偏红一点。
佛手很好看,板儿见了以后想要,刘姥姥就管教他,说:“你别见什么就要什么。”
贾探春见到板儿想要,就拿给他,说:“你拿着玩吧,佛手不能直接搁在嘴里吃,是玩的东西。”
板儿拿了佛手很高兴,开心得在屋子里跑来跑去。贾探春的屋子很特别,是好几间打通了,改成一个大间,所以她没有独立的卧室,睡觉的床也在这一大间里面,床上挂着很美丽的床帐,床帐上绣着很美丽的图案。板儿跑过去看着这些图案,仔细辨认着,说:“我认得这些,这是蝈蝈,这是蚂蚱……”贾探春的帐子上绣着好多美丽的虫子,板儿看得很高兴。
他们游大观园时,还有一个小孩也在大观园玩儿,她就是王熙凤的女儿大姐儿。
大姐儿比板儿稍微小一点,只有四五岁大,不知道谁给了她一个大柚子,圆圆的,像个球一样。大姐儿抱着柚子玩了一会儿,看到板儿手里拿着的佛手好像更好玩,就要板儿的佛手。其实贾探春的屋子里有很多佛手,可是大姐儿偏偏只想要板儿手里的那个,刘姥姥和其他人都哄着板儿说:“你把这佛手给大姐儿吧。”
可板儿也是小孩,他拿着佛手不肯让给大姐儿,刘姥姥想着,王熙凤的女儿身份多尊贵,一定要顺着大姐儿的心意才能让王熙凤高兴,才能让贾母高兴。于是,哄着吓着把板儿手里面的佛手给了大姐儿,把大姐儿抱着的柚子给了板儿。
板儿开头不高兴,可他是男孩,柚子一到他手里,就被搁在地上当球踢,也就变得高兴了。
那么书里为什么写这个情节呢?就是因为书里有好多伏笔。
什么叫伏笔?就是前头写了这么一段,埋伏着后面一些故事的发展线索。
王熙凤对刘姥姥和板儿特别好。这一次刘姥姥临走的时候,
王熙凤又送给了刘姥姥更多的东西,当然也给了更多银子,并且跟刘姥姥产生了感情。王熙凤的女儿一直没有取名字,王熙凤对刘姥姥说:“姥姥你能不能给我们家大姐儿取个名字呢?”
刘姥姥马上谦虚推辞:“我是个农村老太太,大姐儿是贵族的大小姐,我给取名字,不是轻贱了她吗?”
王熙凤忙说:“就是要借你命里的坚韧。大姐儿身子弱,总是生病,你取的名字能冲一冲她命里那些不好的东西。”
刘姥姥听了,也就不再推脱,问王熙凤:“大姐儿是什么时候生的呀?”
王熙凤说:“是农历的七月初七。”
七月初七,也叫乞巧节。传说这一天喜鹊会搭一个桥,牛郎、织女会在鹊桥上相会。
刘姥姥说:“好啊,既然是七月初七,两个七恰巧碰在一起,就叫她巧姐吧!”
从此以后,王熙凤的闺女就有了名字,叫巧姐。
最后,荣国府败落了,巧姐也经历了很危险的情况,刘姥姥为了报恩,救了巧姐。那时候,巧姐也长大了,板儿也长成了小伙子,他们俩后来成了一对夫妻。
这段奇妙的缘分,开始于王熙凤一次偶然的善举,引来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才有了后来,巧姐在遇难的时候被刘姥姥搭救。故事里先埋下了佛手换柚子的伏笔,预示着巧姐和板儿最后结为夫妻的结局。
刘姥姥逛大观园时,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