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唯有精准方能各显神通(5)

3.丹巴——中国最美乡村的活态广告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连续十年重推丹巴,如今,中国最美乡村之地,早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活态广告,美人谷的美景和故事正孕育着全域旅游的蝶变。

在丹巴县城新区政府综合楼的广场中央,一尊丹巴女子的现代雕塑伫立其间,回应着历史深处的东女国神秘故事。《西游记》中唐僧是否被女王挽留有待探究,但传说中女王的银铃声似乎一直回响在美人谷,它清脆、执着,飘忽在梭坡、甲居、中路藏寨的千年碉楼间,呼朋引伴的神秘力量在脱贫攻坚的助推下成为文旅叠加的硬核。

“弘扬丹巴人民修砌古碉藏寨的工匠精神,下足丹巴儿女制作嘉绒服饰的绣花功夫”,丹巴县委书记何文才两句化用入木三分,也是对“千碉之国”“美人之谷”“中国最美乡村”人文精神的精准刻画。

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于1935年6月中旬到达丹巴,先后两次往返于其间,次年7月离开北上。红军留驻近一年期间,建立了一支藏族红军队伍——“丹巴藏民独立师”,两千多名丹巴藏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

原成都军区后勤部政委金世柏,曾经担任过“丹巴藏民独立师”的副师长,他在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整理出版的《红军长征回忆与研究》一书中,详述了独立师建立的过程。金世柏回忆,1935年10月16日,红四方面军南下占领丹巴县后,在组建丹巴县苏维埃政府的同时,开始组建丹巴民族地方武装。丹巴县藏族同胞马骏主动配合红军,同国民党作斗争。1936年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决定:任命马骏为师长,李中权为政委,金世柏为副师长。

独立师建立后依靠当地群众,积极为红军筹集粮食和其他物资。筹集的粮食保证了红三十一军九十一师的供应,为红军北上后勤提供物资保证。独立师建立的最大功劳在于扩大了红军在康巴的影响,也表明藏族群众对“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当家作主人的决心。丹巴作为红四方面军南下和西进康北的后方和中转基地,为红四方面军数万人马成功翻越海拔5470米的党岭雪山,西进康北,与红二、六军团在甘孜会师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邓小平同志做出了“甘孜藏区人民对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著名的“甲居藏寨”,至今都保留着“红五军团政治部”驻地、“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至此,红色旅游成为美人谷旅游的一大亮点。

自甘孜州推出全域旅游的方案以来,丹巴“甲居藏寨”“中路藏寨”“梭坡古碉”“墨尔多神山”,这些景区的火爆场面让交警日日加班,从梨花盛开的时节,延续到满山红叶的秋末冬初,游人如织,酒店、民居夜夜爆满,当地经济收入年年递增。这片文旅结合、农旅结合、红旅结合的殊胜之地,7万多嘉绒儿女在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于2018年8月把贫困县的帽子彻底甩进滚滚的大小金川。

梭坡乡未依村82岁的老者更登拉布,站在岔路口的硬化路上对县扶贫开发局的徐茂局长说:“现在路都修到我们家门口了,十分钟就走到自己的葡萄园子,浇浇水、施施肥、驱赶偷吃葡萄的鸟儿。好日子来了,我不想死,还想多活五百年。”老者的这番话深切地表达出他对眼前幸福的留恋。

“我不想死,还想多活五百年。”这番掏心掏肺的话,毫无疑问印证了脱贫攻坚的深度成功。

然而,在迎接2020年全面脱贫奔康的攻坚办的眼里,他们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非“讴功颂德,赞歌高唱”,而是在冷静中寻找好上加好的新路径和增长点。

在县扶贫开发局,徐茂局长看着沙盘间插着的小旗,既兴奋又担忧地告诉笔者:“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丹巴县的优质瓜果蔬菜常常在出州的公路上因灾受阻,有时整车整车地坏掉。丹巴县境内山高谷深地质脆弱,就像现在在沙盘上俯瞰到的,丹巴的行政村多数地处高山和半高山间,地理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路、水、电、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亟待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再者,产业发展壮大面临瓶颈,近年来全县在财政增收、产业拓宽上花了大力气,下了狠功夫,发展了中药材、食用菌种植,畜禽养殖等短平快增收项目,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但产业发展现状处于小、散、乱的状态,且缺乏精深加工企业,距‘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这几天你去了党岭、丹东、大桑、聂呷、梭坡、边耳、大小八旺,能感受到我们的进一步诉求;另外,丹巴县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地震、山洪、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等自然灾害多发,下一步巩固提升任务还十分艰巨,不过我们充满信心。”

徐局长道出了丹巴攻坚路上的艰难。丹巴既被称作“地质灾害博物馆”,也是旅游大县。错落有致的藏寨是丹巴最亮丽的风景,但暗藏地质灾害隐患。自2014年以来,省国土资源厅投入3.52亿元,对703户地质灾害危险区的群众实施了避险搬迁安置,对30处威胁群众多、危险性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开展了治理,对45处中小型地质灾害隐患实施了排危除险,为当地脱贫攻坚筑牢地质安全保障。

如今丹巴的五条沟壑纵深的高山、半高山上的盘山公路像温暖的“血管”通往群众的家门口,仅凭这一点,就能体现五年的精准扶贫不是口号,而是国家脱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