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风力与马力(2)
除了人力,畜力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在畜力使用方面,东西方有较大的差异:在东方以牛力为主,在西方则以马力为主。
因为欧洲早期的马轭系在马脖子上,导致马无法充分用力,否则就会窒息。这多少限制了马力的使用,就连马拉战车都很小。虽然重犁在罗马时代就已经出现,但需要很多匹马才能拉动,农业发展缓慢。
直到中国胸带传入欧洲,这种新式马轭才彻底解决了压迫马匹气管的问题,使马力获得了大解放。
西方挽马一直使用传统的“项前肚带挽具”,马脖子是主要的受力部位;中国挽马使用的是胸带肩套挽具,主要受力部位是马的胸骨和锁骨。通过实验发现,使用项前挽具的两匹马,只能拉动500公斤的重物,而使用胸带挽具的马则可以很容易地拉动1500公斤的重物。也就是说,使用新式挽具后,马力的利用率提高了两倍。马蹄铁的普及也让马力得到进一步的充分释放,马在生产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了。
这场马力革命带来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轮式重犁得到普及。以前需要三匹马才可以拉动的重犁,这时只需要一匹马就足够了。对一般农民来说,因为土地产出有限,三匹马的草料消耗根本供应不起,但养一匹马还是可以的。
有了重犁,欧洲许多从前荒废的土地便得到了利用,大量森林和平原被开垦为农田。从以前的两田轮作改成三田轮作后,人们生产了更多的剩余粮食,可以供养更多人口。从10世纪开始,人烟稀少的西欧变得人口稠密起来,一些城市也星罗棋布地涌现出来。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农业以人力畜力为主,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养牛并不划算,除非是大地主。很多时候中国长途运输依赖人工背负,城市交通依赖人力轿子。独轮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流行,也是因为这种车辆无法使用畜力,只有人的技巧才能做到让车子前行的同时,又保证车子不倒。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虽然中国的粮食亩产较高,但欧洲人拥有更多的土地。与牛相比,马的行走速度要快得多,所以马在农业生产中的作业量相当于牛的三四倍。即使养马的成本比牛高,但由于马更加高效,人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其他有更高附加值的工作。
当然,马的用途比牛更广泛,比如坐马车或者骑马可以大大增强人的活动范围,让人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偏僻封闭的乡村。
英国在工业革命前虽然没有蒸汽机,但已经大量使用水力、风力和马力。一个人产生的有效功率只有0.1马力,即一匹马的十分之一。在1695年时,600万英国人口拥有约120万匹马,这些马的劳动力相当于600万到1200万男性劳力,这极大地增强了英国的生产力。同时,这么多的马所产生的肥料也增加了农业产量,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纽科门蒸汽机出现之前,英国煤矿一般都采用马力卷扬机来排水,当然也用它来运煤。后来虽然用纽科门蒸汽机来抽水,但因其耗煤量太大,必须依靠马来给它供应燃料。所以,马力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一直持续到蒸汽机时代,甚至火车的出现也未能取代马在运输中的主力地位。
火车虽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但英国工业革命其实是依托运河发展起来的,而运河航船全部都依靠马力拖行,马道与运河平行,专供挽马行走。借助水的浮力,一匹马可以拖曳重达30吨的运河货船,这是一辆马车载重的十几倍。
其实,早期的麦考密克收割机也是用两匹马驱动的,其收割效率超过30个工人,后来经过改进的大型收割机使用40匹马牵引。在汽车和拖拉机普及之前,马车和马力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即使后来汽车取代马车,但城市道路依然叫作“马路”,而火车轨道的国际标准轨距也是因循传统马车的轮距,即1435毫米。
中国古人说,牛走顺风,马走逆风。东西方之间的大分流,或许可以从牛马之分中看出一点端倪。中国人发明胸带挽具,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欧洲历史,这与马镫的作用极其相似。类似的创新还发生在枪炮、印刷等领域。
一种新技术,往往会引发后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将马视为古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机器”,那么胸带和马镫就是对这部机器的重大改进。这就如同瓦特对纽科门蒸汽机进行的改进一样,改进后的新机器实现了能量突破,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变革。
从人类发展史来说,生产力进步离不开技术进步。在前机器时代,对自然力和畜力这种非人类力量的利用方面,欧洲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根据计量历史研究,到15世纪时,欧洲人成为世界上人均消耗肉类最多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