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天才(2)
即使有了高效率的轧棉机,棉花种植仍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土地广袤、人口稀少的美国来说,要扩大生产并获得高利润,最好的办法是使用不要工资的奴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等于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
在当时,美国种植园主每养活一个奴隶,一年只需要20美元,而其通过轧棉机创造的纯利却达80多美元。因此,随着轧棉机的发明,奴隶数量开始迅速增加。1790年,美国黑奴数量不到70万人;到1810年,已经超过100万人;到1860年已经翻了两番,增至400多万人。在美国当时的600万白人中,奴隶主占35万人,不足6的白人拥有将近75的黑奴。这些奴隶主基本都是南方的棉花农场主。
在轧棉机出现之前,奴隶制度在美国尤其在南方正逐渐走向衰落,早在1787年就已投票废除奴隶贸易,因为奴隶制度在经济上无法超越自由劳动和机器的结合。但是,轧棉机使种植棉花成为一项利润极大的生意,棉花是“最适宜使用奴隶劳动的一项农产品”。南方奴隶制经济因此获得转机,不仅成为南方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而且将“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高地棉变得远比制造业更为有利可图”。于是,奴隶制从衰落中复活、发展到加强,南方宁愿进行战争,也不愿和平地放弃其“特有的制度”及其可观的经济利益。
历史就是如此令人惊讶,一台小小的轧棉机竟然造成了如此罕见,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没有轧棉机,美国就不会有那么多黑奴,奴隶制也会更早地解体;这样的话,美国的内战或许也不会爆发。
据说在当时的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奴隶制是轧棉机的燃料。实际上,奴隶制不仅是美国轧棉机的燃料,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燃料。
当一艘美国船只于1784年载着包括8大捆棉花的货物抵达利物浦时,英国人还不知道美国也能种棉花。有两位观察家报告说:“海关官员没收了棉花,因为他们不相信棉花是在美国种的!”到了1806年,美国棉花占据了英国市场53的份额。
从后来的结果看,那场为了奴隶制而进行的南北战争,其所造成的影响是世界性的。英国纺织工业的繁荣完全是依靠轧棉机和奴隶生产的廉价原棉支撑的。美国内战爆发后,美国棉花出口锐减,国际市场的原棉价格翻了一番,结果导致英国兰开夏郡大量工人失业,很多工厂破产倒闭。
“当棉纺织工业在英国引起儿童奴隶制的时候,它同时在美国促使过去多少带有家长制性质的奴隶经济转变为商业性的剥削制度。”虽然马克思对奴隶制度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但并不否认棉花经济对美国这个新兴国家的重要意义。“同机器、信用等等一样,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奴隶制使殖民地具有价值,殖民地产生了世界贸易,世界贸易是大工业的必备条件。可见,奴隶制是一个极重要的经济范畴。没有奴隶制,北美这个进步最快的国家就会变成宗法式的国家。如果从世界地图上把北美划掉,结果看到的是一片无政府状态,现代贸易和现代文明十分衰落的情景。消灭奴隶制就等于从世界地图上抹掉美洲。”
棉花产业的繁荣给美国带来了崛起的机会。在18世纪80年代棉花繁荣开始之前,北美在全球经济中一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随着全球对棉花的需求增长,这个新生国家开始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
几乎在惠特尼发明轧棉机的同时,塞缪尔·斯莱特将阿克赖特工厂成功地复制到了美国。美国的棉花不仅为英国兰开夏地区的工厂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也为美国北方新兴的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棉,使初生的美国获得了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新英格兰地区,棉纺厂被誉为“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依靠南方的棉花和北方的棉纺织工业,这个崭新的国家很快由农业社会迈向了工业社会。
“我想见识一下机器的力量。”一位来自南方田纳西州的议员专程拜访了位于波士顿的洛厄尔棉纺工厂,他想看看“北方人是如何买我们的棉花带回家,加工成布匹带到南方,以超过一倍的价钱卖掉,既生活得好,同时又赚钱”。
洛厄尔棉纺工厂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停止生产。后来的研究者指出,洛厄尔是开创美国工业时代及其在全球工业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功臣之一,它将机械化制造与共和主义价值观相融合,创造了一个商业乌托邦,以及一种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模式。它使人们达成新的共识,即机械化和大型企业将提高生产力,并实现进步。当洛厄尔的工厂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时,美国人已经坚定地接受了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未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