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眼镜说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代主流的历史学家大多认为,发生在欧洲——特别是英国的这场技术革命,并不是突然或偶然出现的,而是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
“从前一个婴儿在马槽里降生,令人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事件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这是哲学家怀特海介绍伽利略和望远镜出现在“现代世界”舞台时所说的话。
从某种意义上讲,眼镜的诞生标志着现代的开始。
正如美国传媒学家波兹曼所说:人类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12世纪眼镜的发明不仅使矫正视力成为可能,而且还暗示了人类可以不必把天赋或缺陷视为最终的命运。眼镜的出现告诉我们,可以不必迷信天命,身体和大脑都是可以完善的。”
从历史影响来说,眼镜的发明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一步。但如果说眼镜是印刷的副产品,或许会让很多人感到惊奇,这就如同说显微镜和望远镜是眼镜的副产品一样不可思议。
眼镜虽然出现得很早,但只有在谷登堡发明印刷术之后才得到重视。廉价的印刷书使阅读人口迅速增加,然而印刷字一般要小于手写字,而且早期的压印也没有手写清晰,再加之当时的照明采光条件不好,印刷书在扩大阅读的同时,也造成了常见的视力疲劳和近视眼,眼镜便很快成为读书人的日常用品。
最早的眼镜片是矫正远视的凸透镜,后来出现了矫正近视的凹透镜。眼镜制造业的兴旺,带动了玻璃光学技术的发展,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凸透镜、凹透镜,以及多镜片组合的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而显微镜和望远镜又引发了光学、医学、生物学和天文学等新学科的革命。
古人所说的邪气、瘴气、瘟疫、恶魔等,在显微镜下其实都是微生物;完全可以说,没有显微镜就没有微生物学,这一切其实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据说,望远镜是荷兰眼镜制造商汉斯·利珀希发明的,时间是1608年。
后来,伽利略“把望远镜改良到能将物体放大1000倍,将此镜转向天空,他惊讶地发现一个新的星辰世界,比以往目录所列的多出10倍”。伽利略将他的发现写成《星界的报告》并出版,人们惊呼“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宇宙”。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技术是和理性、知识相关联的创造性行为。正如中国罗盘引发了大航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层出不穷的新工具或新机器催生了工业革命,而催生这些新工具、新机器的,却是看似不起眼的仪器——比如眼镜、放大镜、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真空泵,甚至钟表。
即使在艺术领域,也可以说没有工艺复杂、集所有机械技术之大成的钢琴,就不会有肖邦这样的天才。
如果说眼镜大大延长了钟表匠的职业寿命,那么放大镜则使钟表的小型化成为可能,更加小巧的怀表和手表使时间得到更好的掌控。
在这些历史的细节中,如果说钟表改变了人们的时间观念,那么望远镜和显微镜则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有人这样问:望远镜看不到的地方,显微镜却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哪一种视野更大呢?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伟大之处是它们打破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借助这些“神奇”的机器或仪器,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几乎得到了无限延伸;唯有触觉的局限依旧停留在自然时代。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用最短的时间将最长的距离置于他之后,人在最小的范围内将最大的距离置于他自身之后,因此也将万物置于他之前。但是,这种所有距离的仓促取消没有带来任何亲近;因为亲近并不在于距离的微小度”。
新科学最后终于获胜,主要是因为它有了可以利用的仪器,其中望远镜和显微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迟在14世纪,也就是文艺复兴初期,许多新工具、新流程、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技”;而且这些新事物的传播速度之快,与现代发明相比也毫不逊色。
以眼镜为例,其发明可以追溯到1270年左右英国圣方济会修士罗杰·培根的光学实验。当时眼镜仅作为老年人阅读之用。
眼镜于1290年传到法国,1310年就已经通过海路传到中国。《桃花扇》的作者、清代的孔尚任曾写诗称赞:
西洋白眼镜,市自香山墺。
制镜大如钱,秋水涵双窍。
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
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
直到光绪年间,用玻璃制成的西洋眼镜仍属珍稀之物。有人写诗说:“玻璃眼镜最为高,作阔由来是富豪。”张爱玲在1943年犹感叹:“交际花与妓女常常有戴平光眼镜以为美的。舶来品不分皂白地被接受,可见一斑。”
玻璃是西方在物理领域领先于中国的为数不多的技术之一,《后汉书》中如此惊奇地描绘罗马皇帝的宫殿:“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中国虽然是瓷器大国,并有古老的琉璃技术,但却没有实用的玻璃。这或许是因为审美,中国文化对不确定的、神秘的东西有一种特殊偏爱,半透明的瓷或者玉都比透明的玻璃更受青睐。
明清时期也有眼镜,但基本都是用水晶打磨而成,价格不菲,一副眼镜与一匹良马同价,而且极其稀少,“或颁自内府,或购之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正如“镜鉴”二字的偏旁所示,中国镜子一般都是金属制成,即磨光的铜镜;为了保证镜子的使用,须经常研磨抛光。因镜子稀缺,很多人甚至没见过自己的长相。
事实上,直到一百多年前,玻璃镜子仍是少数富人的奢侈品。
至于玻璃被装到中国平民的窗户上,是1971年我国生产出第一块浮法玻璃以后的事儿了。在此之前,一般人家只能用纸糊窗户,这既不保温,也不隔音,更不透光。
在西方,玻璃镜子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镜子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让人们能够看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正确地认识自我,这也是新个人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水晶宫建成之前两个世纪,玻璃在英国就已经是寻常之物。玻璃窗既保温,又能得到最大的采光,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1676年,雷文斯克·罗夫特发明的铅晶质玻璃不仅透明度好,而且很容易切割。到他20年的专利期结束时,英国已经有100多家玻璃制造商利用他的方法大量生产价廉物美的玻璃,并使英国超越威尼斯,成为欧洲的玻璃制造中心。到1783年,英国玻璃贸易每年利润可达63万英镑。
早在哥伦布和麦哲伦时期,欧洲人就常常用玻璃珠子和小镜子,从原始部落那里换取食物和黄金。玻璃远不及玉石珍贵,但如果没有玻璃,钟表就无法在海上使用,也不会有温度计和放大镜。玻璃不仅催生了光学和现代化学,甚至可以说,没有玻璃就没有现代科学。
明清时代的中国拥有庞大的天文观象台,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玻璃透镜。仅仅从玻璃来说,古代中国就缺乏工业革命的物质基础。
1793年,英国派马戛尔尼访问大清,带来了很多代表当时最新科技水平的礼物,如牛顿发明的反射望远镜,其望远能力是前人做梦也想不到的。但得知望远镜和透镜是由玻璃而不是玉石制作后,乾隆便不屑一顾。
100年后,清王朝已经日薄西山。当时的中国几乎成为万国商品汇聚的大集市,来自西方的三种玻璃制品彻底改写了中国人古老的生活方式。在那一两代人眼里,它们也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物。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这三大件都是中国新娘的重要陪嫁品,直到后来被新的“三转一响”取代。
1880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进入中国,当时普通中国家庭的照明方式还跟几千年前一样:以陶瓷或铸铁作灯具,以菜油或豆油为燃料;这种油灯亮度很低,灯光如豆,摇曳不定,还有难闻的气味和浓浓黑烟,动不动就会熄灭。相比之下,美孚煤油灯要亮好多倍,而且亮度可调,加上玻璃罩,也不怕风吹。因此,这种新式灯具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立刻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新风尚。
其实,美孚灯传到中国时,爱迪生已经发明了灯泡。在某种意义上,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泡只是美孚煤油灯的升级版,它们都有一个明亮的玻璃罩。后者之所以能流行中国将近一个世纪,只是因为中国很多乡村地区一直没有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