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茶叶与鸦片

在世界史上,工业革命是一道分水岭。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也在英国成为一种组织与运动,在17——18世纪落地生根。跟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样,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深深地介入中国历史中。

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到中国时正值清朝。1715年,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粤海关设立商馆。

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东印度公司不仅垄断了英国与中国的贸易,还在1792年促成了英国对中国的首次外交访问;马戛尔尼一行的全部费用共计8万英镑,都由东印度公司承担。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同时,中国茶叶在英国也风靡一时。从1760年到1800年,英国与中国的贸易额增加了10倍以上;从1775年到1799年,东印度公司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从22574担猛增到157526担。

重商主义追求的是垄断。英国东印度公司除在印度拥有政治垄断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货运的垄断权。但是,进口中国茶叶对英国造成了巨大的贸易逆差,以1834年为例,英国的茶叶消费量达到了5300万磅。对此,英国东印度公司遂以鸦片取代棉花,从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以谋取暴利。在19世纪的前40年,中国的鸦片贸易量增长了10倍。到1839年达到3万多箱,其中英国占据了300万英镑交易额的80。

鸦片远比茶叶更易成瘾,而且中国市场比英国更大。鸦片贸易的利润更是高达900,这比贩奴贸易更有暴利,英国东印度公司因此获得了极大的贸易出超。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功”引发了中国的不安,一是持续的贸易入超,二是鸦片走私造成大量关税损失。这场贸易争端最后以一场战争结束。虽然战争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已经被取消了贸易垄断权,但其实这仍是一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战争,它为此投入了44艘战舰。著名的蒸汽铁甲战舰“复仇女神号”也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出资修建的。

1757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动的普拉西战役开启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之后印度便沦为英国棉纺工业这个新生儿的“奶妈”,不仅提供原料,也提供市场。接下来,英国用印度的茶叶取代了中国的茶叶,还用印度的鸦片从中国抽取大量的白银,《南京条约》标志着这种侵略的成功。

英国就这样崛起了,而印度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家,则先后沦为牺牲品。

在1688——1695年间,英国股份公司的数量已经从22个增加到150个。这些公司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则发展壮大,成为百年老店。英国东印度公司存在了274年,而成立于1670年的哈得孙湾公司至今依然存在。

甚至可以说,马萨诸塞公司和弗吉尼亚公司作为北美殖民地的开拓者,孕育了后来的美国。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英国最具独创性的贡献,是构建了大纳税人参与决策的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体制的本质就是商人出钱,政府打仗。在商人和政府之间有一个共赢机制,这个机制叫议会。议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就是预算,就是公共产品的价格。事实上,正是这个公共财政体制导致了英国在100多年时间里在全世界战无不胜,并最终获得了产业革命的成功。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脱离常轨的投资狂潮,引发了股价的暴涨暴跌和随后的大混乱。大科学家牛顿事后也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南海公司”事件使英国议会通过了《泡沫法案》,规定未经议会直接授权不得成立股份制公司;这使得工业革命时期的创业者只能采取合伙制或单一业主制,直到1825年该法案才被废止。

经济学家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结束语中写道:“所有权结构在尼德兰和英格兰业已发展,从而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必需的刺激。它们包括鼓励创新和随后工业化所需要的种种诱因。产业革命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它是提高发展新技术和将它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私人收益率的结果。”

有限责任公司堪称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之一,如果没有它,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必然会大打折扣。有经济学家说,没有工业革命,就可能没有现代公司存在的必要性;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现代公司的存在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快速进程也可能不容易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