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坍塌的世贸大厦(1)

在19世纪西方工业文化方兴未艾时,机械理论家弗朗茨·勒洛却将机械定义为一种残忍的转化器,它将“自然力量无尽的自由”转化为“普通的外在力量不可撼动的秩序与规则”。

机器不仅要复制和模拟自然,而且要获得更大的效率。每一种新技术都是一种尝试,想让自然服从于人的安排,而机器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或者说,机器是一种权力工具,实现了人改造自然的权力,或者说放大了这种权力。这种权力一旦失控,就必然变成灾难。

人类自古以来的历史,一直无法摆脱自然灾难的诅咒。如果说古代危害人类生存的主要是天灾,那么在现代,灭绝人类生存的则主要是人祸。机器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地位,人类自以为从此可以超越自然灾难的时候,却一次次地陷入自己制造的灾难之中。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在各种工业灾难中丧生。

《技术社会》的作者雅克·埃卢尔说:“历史表明,在每项技术的运用中,一开始就蕴藏着不可预料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带来了比没有这项技术的情况下更为严重的灾难。”

在人类使用煤炭和机械之前,灾难就已经存在了,但工业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灾难的性质。在农业和手工业年代,即使发生灾难,人们也会认为是个人的失误或命中注定。但进入工业和工厂时代,生产规模陡然变大,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更多时候,灾难不是由于某个人的疏忽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人或系统性因素所导致。工业化的发展,使灾难从个人层面常常变成一种“产业灾难”。比如对于19世纪的煤矿来说,矿难的发生几乎不可避免,除非放弃采矿。

煤炭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也将英国变成欧洲有名的“黑国”,煤炭燃烧带来的烟雾一直困扰着很多工业化城市。1952年12月5日到10日,伦敦持续数日的烟雾导致4703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1962年12月3日到7日的德国鲁尔区雾霾事件,再次夺取340人的生命。

从瓦特时代起,工业受高压蒸汽机驱动的美国和欧洲每年都要发生数千起锅炉爆炸,几十万人非死即伤。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过多年领航员,他所见和经历过的锅炉爆炸就非常多。

1865年4月27日,美国内战结束后解甲归田的2400名战俘,乘坐“苏尔塔纳号”汽船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时,猛烈的锅炉爆炸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这场当时航运史上最大的灾难甚至压倒了林肯遇刺的噩耗。

1898年2月15日,停泊在古巴哈瓦那港的美国“缅因号”战列舰爆炸沉没。在媒体的蛊惑下,美国人认为西班牙是罪魁祸首。这起事件成为美西战争的导火索,美国一怒之下,不仅将西班牙赶出了美洲,还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菲律宾。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缅因号沉没最有可能是因为煤舱自燃的高温引发弹药舱爆炸。

1912年4月14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蒸汽邮轮“泰坦尼克号”在160分钟内沉没,1500多人葬身海底。

1965年11月6日,因为一块继电器故障,纽约发生大停电,导致600辆地铁停驶,50多万人被困在地下,数以万计的人被困在摩天楼里,数以千计的人被困在电梯里。

自人类在枪炮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来,战争的密度和烈度随之提高,直至发生了空前绝后的世界大战。但实际上,死于汽车的人数远远超过死于坦克的人数。

汽车的出现是基于石油和内燃机,正如火车的出现是基于煤炭和蒸汽机。自从汽车出现之后,工程师们便绞尽脑汁地提高汽车的速度,这就要提高内燃机的性能。为此,单缸改为双缸、多缸,压缩比从0提升到10;为了提高燃烧值,汽油中添加了剧毒的四乙铅。经过这番努力,汽车终于变得风驰电掣,功率强大,但与此同时,汽车尾气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1886年,本茨获得世界第一份汽车专利证书。他发明的三轮汽车采用单缸发动机,功率不到1马力,速度只有12千米小时。

1908年,福特实现了汽车大量生产,福特T型车采用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20马力,最高时速72千米小时。当时莱特兄弟所用的飞机发动机也才12马力,而飞机时速还不到70千米小时。如今SUV正成为汽车主流,其发动机多达12缸,功率高达几百马力,最高速度甚至超过200千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