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早期的边患
在中国几个大王朝的对外关系中,汉朝是一个幸运的王朝,在大部分时间里,汉朝都只有一个主要的外部敌人。作为对比,唐朝却是一个不幸的王朝,在它存续时,周边的形势要复杂得多。
隋唐政权本身继承的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就属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甚至隋唐时期的宗室和大臣,也多多少少都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在中原的北方和西方,也有着不少的游牧强权,在如今属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蒙古共和国和中亚的土地上,上演着一幕幕争霸戏剧。
首先继承了匈奴霸权,可以被称为帝国的,是柔然。人们也因此将柔然称为匈奴之后和突厥之前的第二游牧帝国。但是,柔然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名气不大,主要原因是它的出现,恰好处于东西方强大政权的间歇期。在西方,罗马帝国已经崩溃,而在东方,汉帝国崩溃后也一直处于纷纭扰攘之中,这导致周边文明没有兴趣记录这个庞大的游牧帝国。到了隋代中国再次统一后,柔然帝国却又已经衰落了,中国北方和西方已经是突厥帝国的天下。
唐代时,中国周边的敌人更加复杂,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不止一个。我们可以将周边政权概括为突厥系、吐蕃系、朝鲜系,以及更加遥远的大食帝国。
在突厥帝国崛起之前,中亚地区除了柔然,还有一个叫作铁勒(即高车,后被柔然击败)的部族。到了公元6世纪中叶,当中国北部还处于东、西魏的分裂状态时,突厥取代柔然成了西部的霸主。
西魏废帝元年,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北周明帝二年,突厥西半部的室点密可汗联合波斯,将中亚的另一个霸主嚈哒人(主要居于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击败。在短短六年间,突厥人就在太平洋、里海、贝加尔湖和兴都库什山之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然而,也正由于疆域过于庞大,突厥无法在如此广大的地区建立统一的行政机构。到了隋开皇三年,突厥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与隋朝的战争中继续分裂,东突厥向隋朝投降,西突厥则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
隋文帝对突厥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态度,成功地维持了突厥的分裂状态。但到了隋末炀帝时期,随着中原地区的战乱,两突厥都重新崛起。隋大业七年,西突厥在射匮可汗的领导下完成了复兴,建立了西突厥汗国,形成了以中亚和西域为核心的强大游牧国家。
同样是在公元611年,东突厥也迎来了一位新的可汗——始毕可汗。在这之前,东突厥已经成了隋朝的臣属,但随着隋朝的衰落,始毕可汗加强了与隋朝的对抗。仅仅四年后的大业十一年,为了应付突厥人煽动的北方边疆各民族起义,隋炀帝率军北上,却在雁门被始毕可汗的数十万骑兵围困长达一个月,后由于援军的到达而解围。这次事件也预示着中国北方的霸主,已经从中原转移到了东突厥。
到了隋末大乱,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整个中国北方防线上各路诸侯几乎都以突厥人为宗主。除了李渊之外,向突厥称臣的军阀不下九人,有的甚至还接受了突厥人的封号。事实上,李渊在起兵后,为了防止突厥以及他们的附庸在背后突袭,也备了大量的礼物,放低姿态向始毕可汗称臣,并向突厥许诺一旦获得了都城,他们只要人和土地,金银财宝都归突厥所有。李渊父子依靠与突厥的和平,引诱突厥放弃对其他附庸的支持,占领了长安,最终统一了中原。
到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突厥立刻感觉到出现了机会,在投降他们的汉人鼓动下,率领十余万人向长安进发。他们来到长安附近渭水上连接两岸的便桥以北,接下来,就有了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故事。
按照这个故事所说,刚刚即位的太宗李世民率领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来到了便桥以南,与突厥人隔水相望,太宗在马背上义正词严地指责突厥乘人之危,这样违背道义的事情怎么可能获胜?果然太宗的指责有了效果,第二天,感到理亏的突厥人前来请和,双方在便桥上斩白马而盟,之后突厥人回兵,放弃了进攻。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仁义之主”,唐太宗在突厥人回兵时并没有掩杀,甚至当群臣问他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突厥的军队时,他还说了一大通道理。原来,突厥人来的时候,太宗已经派人抄了他们的后路,形成了夹击的局面,可以借此打败敌人,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突厥人才不得不选择了求和。而皇帝之所以不在对方归途中进行袭击,是考虑到自己刚上位,要与民休息,不要随便打仗。
通过这一段话,唐太宗仁义之君的形象跃然纸上。然而这样的说辞却可能掩盖了另一种可能性:作为当时更强大的一方,突厥人之所以撤退,并非是感受到了唐太宗的仁义,而是因为接受了贿赂。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这次便桥之盟反而让唐太宗意识到,突厥人才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是从这时开始,唐朝开始采取合纵连横的方式对付东突厥。与此同时,由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间发生了冲突,导致东突厥内部发生了分裂,突利可汗投靠了唐朝。之后,各个部族纷纷背叛了颉利可汗,唐朝乘机出兵。在李靖、苏定方等人的率领下,唐军最终击败了东突厥。就在便桥之盟四年后的贞观四年,强大的东突厥就消失了。
而西突厥也在和唐朝的战争与和平中起起落落,最终显庆二年被唐太宗的儿子高宗皇帝击灭。
在与突厥的战争中,唐朝面向突厥故地的四大都护府也逐渐建立了起来,它们分别是贞观十四年建立的安西都护府、贞观二十一年建立的安北都护府、永徽元年设立的单于都护府、长安二年设立的北庭都护府。
在这些都护府中,最重要的是面向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安西都护府。它所辖的区域内主要包括了四个军镇,最初是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在高宗时代西突厥灭亡后,四镇又设在了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延伸至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境内。因此,安西都护府辖区也往往被称作安西四镇。到了玄宗时代,此地成为著名的安西节度使辖区。
在唐代初期,战争的对手除了第一突厥帝国分裂之后的东西突厥人之外,还有位于现在青海湖南岸的吐谷浑人,以及朝鲜系的三个国家,之后则是新崛起的吐蕃人和大食人。
吐谷浑原本是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鲜卑人的一支,在流徙中来到青海湖南侧建立了国家。到唐朝建立时,吐谷浑已经存在了三百年。唐太宗即位后,也曾经与吐谷浑作战,双方战战和和。到了龙朔三年,西藏地区崛起的吐蕃击败了吐谷浑,将它的土地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吐蕃取代了吐谷浑的地位,成了唐代西南地区的心腹大患。
根据藏族史书记载,藏族人源于一个叫作雅砻的部落。到大业十三年松赞干布出生时,这个部落已经从位于现代西藏山南地区的雅砻谷地出发,征服了苏吡、象雄,成了广大藏域的主人。
松赞干布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成了新的赞普。在他统治时,吐蕃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除了统一藏域之外,他还迁都拉萨,创造了文字,并进行了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将吐蕃从部落变成了一个集权式的国家。
贞观八年,唐朝的宫廷里第一次迎来了吐蕃的使者,唐太宗随即派遣冯德遐跟着使者前往吐蕃抚慰。随后,两个国家发生了初步冲突,但还是决定对对方采取友好的姿态。贞观十五年,唐太宗选择了一位宗室女子,封为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位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然而两国的友好并不持久,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他的儿子唐高宗继位。第二年(永徽元年),吐蕃的松赞干布也去世了。继任赞普的是他未成年的孙子,而权力则落到了大论禄东赞的手中。永徽三年,唐朝接受了吐蕃的敌人吐谷浑的附庸。不久,吐蕃决定对吐谷浑开战。未几,禄东赞去世。在和唐朝的关系上,他属于“鸽派”,他去世后,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就越打越烈,吐蕃最终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战争也持续了上百年。
除了吐蕃之外,唐朝在西方的另一个敌手是阿拉伯帝国,也就是中国历史中记载的大食。人们总是认为唐朝的崛起已经非常迅速,但阿拉伯帝国的速度却更加惊人。
武德五年,穆斯林的先知穆罕默德等离开故乡麦加,去了另一座城市麦地那。这时的阿拉伯依然是一盘散沙。之后阿拉伯人开始了南征北战,从北非直达中亚,到了永徽二年,阿拉伯人完成了对波斯的征服,最后一位波斯皇帝叶兹德吉尔德三世在波斯帝国东疆的古城木鹿(位于今土库曼斯坦境内)附近被杀。到这时,仅仅一代人时间,西方就出现了一个横跨亚非的庞大帝国,从北非经过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直达伊朗、阿富汗。
但阿拉伯人并没有就此罢手。公元652年到653年,阿拉伯大军进攻吐火罗斯坦,征服了整个地区。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呼罗珊总督屈底波越过阿姆河,对北方的中亚河中地区用兵,于景龙三年夺取了布哈拉,先天元年获得了撒马尔罕。在开元元年和第二年,阿拉伯部队甚至接近了位于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喀什噶尔,也就是大唐时期的疏勒国的辖地。
阿拉伯人与唐朝的实际军事接触很少,即使有怛罗斯之战,对唐朝的军事破坏也是有限的。但是阿拉伯帝国的存在,又对唐朝的西域政策造成了足够大的影响,让中亚和西域地区的政权多了一种选择,也让唐朝的征服难度加大。特别是阿拉伯人以宗教来同化中亚地区,其过程中产生的宗教连接让中亚地区在此后事实上与中华文明完全分离了。
不过,在唐太宗末年,吐蕃和大食只是崛起,和大唐王朝的冲突并没有全面爆发。唐太宗在他的一生中南征北战,将突厥系势力降伏,被誉为一代雄主。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名声赫赫的皇帝到了晚年却差点儿因一个小国栽了跟头,明君形象险些毁于一旦。这个小国就是当年坑苦了隋炀帝和隋朝的高句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覆亡,但在唐太宗治下,也发动了三次对高句丽的远征。唐军的出征与隋炀帝的结局也很类似,劳民伤财,却突破不大,这证明了中国古代王朝对于战争问题的徒劳无功。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第一次出征高句丽,十万大军在他的率领下向东北进军。最初唐军取得了局部的胜利,但是对方却采取了紧缩防守的策略,依靠着冬天严寒的天气击退了唐军。这一次,唐军的人员损失不大,但军马损失了80。在中国古代,军马就是最重要的军事装备,而且由于中原气候不适合养马,军马的恢复周期特别漫长,最高保有量不过几十万匹。在战争中损失了八成的军马,即便在基本面上显示不输不赢,实际上已经是一次巨大的败仗。
两年后,不甘心失败的唐太宗再次发兵。唐军水陆并进,攻击高句丽,仍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到了贞观二十三年,太宗决定再派三十万大军前往征讨。他在陕州(河南西部与陕西交界地带,现三门峡市所在地)和山东半岛一带大量储存军粮,又在南方聚集了庞大的舰队。
出征高句丽的舰船要在四川境内制造,再顺长江而下,驶入东海,前往朝鲜半岛。另一部分则是将四川境内采集的木料沿江运至浙江一带制造,但造船的钱出自四川,每艘船的成本大约为一千二百匹缣。
这一次军事准备给中国境内带来了持续的恶性影响。朝廷对四川加税引起了当地的骚动,邛州、眉州、雅州的本地人开始造反。为了镇压,唐太宗又从现在的甘肃、陕西、重庆、湖北一带调兵。于是,东征高句丽变成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调动。熟悉历史的人可能已看到了隋末的影子。事实上,隋朝的衰落也恰好是因为隋炀帝不计代价地出征高句丽,却屡屡无功而返,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不过,唐太宗比隋炀帝幸运得多。这不在于他有多能干,而是因为,就在全国将要大乱时,他去世了。太宗死后,他的征服计划也随之搁浅。全国又进入了另一次休养生息阶段,唐代也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混乱。
高句丽又存在了近二十年,直到其国家内部出现了衰落,才在乾封三年被唐朝征服。
对于唐朝来说,太宗出征高句丽是一次巨大的教训。此前唐朝往往是利用合纵连横,并且必须等到对方的衰落期才出兵的。如果时机不对,即便是高句丽这样的小国都会对庞大的唐帝国造成巨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唐朝的军事力量甚至无法应付一个小国呢?答案不完全在于军事,而是在于隋唐以来不完善的财政制度。
与唐朝发达的社会和经济相比,唐朝的财政制度是极其落后的。当战争打破了财政平衡时,尽管皇帝想表现得英明神武,但财政却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