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贤相(一)
玄宗皇帝上台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宰相。在政变中,宰相集团一多半被杀,让人们又看到了一次政治混乱的序幕。而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宰相就是掌舵人,一个政府是否宽容,是否秉公执法,除了皇帝之外,就在于宰相了。宰相的任命,往往是未来政治走向的风向标。
唐代的宰相称号非常复杂,在唐初是三省长官担任宰相。唐代的中央官僚系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也就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书,而尚书省负责执行。在尚书省下又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这六部就是中央政府的触手,负责具体的业务。最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也就是说,从唐朝一开局,宰相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可以参加政务会议,负责政事的决策。
还有一些官员虽然不是三省长官,但皇帝也希望他们参与政事,于是皇帝就会授给他们一些临时的官衔,比如“知政事”“参预政事”“参知政事”等。这些临时的官衔可以理解为一种使职(特使),即皇帝派他作为特使出席政务会议,这些人也因为这种头衔而被称为宰相。
到了高宗、玄宗时期,以三省长官出任宰相的已经不多了,反而是通过各种加衔出任宰相的越来越多。此时的加衔也不再是“知政事”,而是更多采用“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种加衔。
除了加衔制,唐代的宰相群体人数也是不固定的,少时可以两人,多的时候有七八人。在早期,不管是什么头衔,在大部分时候,某位大臣要出任宰相,都必然是功勋卓著的。但是这种规矩在武后时期被破坏了,随着政治的混乱,“宰相”这个职位也受到了玷污,许多佞臣挤入了这个集团。再到中宗和睿宗时期,随着内斗的激烈,宰相又成了一种政治平衡的工具,关键看属于谁的派系,所谓的功勋反而成了次要的。
先天二年七月,唐玄宗消灭太平公主一派时,他的七个宰相中有四个死于非命,皇帝开始考虑新的宰相人选等相关问题。
由于刚刚经过混乱的几十年,皇帝最需要的官员是那些宽宏大量、懂得照顾民间、采取宽松的政策让社会和经济恢复发展的人。幸运的是,不管是武后还是她的两个儿子,虽然任命了许多佞幸,但也任命了一批有操守的人。执政初期的唐玄宗也起到了表率作用,他率先自我约束,使得人们看到了恢复秩序的希望。
首先是官员的赦免问题。在玄宗刚执政时,许多官员都归属不同的派别。就像当初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要整合哥哥、弟弟的势力一样,唐玄宗也不能再追究这些人的责任,甚至还需要根据个人的才能给予重用,才有可能让人们安心。事后来看,玄宗并不是一个善于宽恕的人,但他在最初执政时还懂得放权的道理,而担任宰相的陆象先也帮助他完成了这一步。
陆象先原本是太平公主提拔的宰相,但并没有依附于公主。皇帝送给陆象先一句话“岁寒知松柏”,表达了对他的信任。
铲锄太平公主之后,大臣们一直在要求对公主的党羽进行穷追猛打,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一大批官员都要被追究责任,但最后的审理权落在了陆象先手中。他在审理案件时,将许多人暗地里保护了下来,使得针对太平公主集团的清理没有扩大化,为接下来的治理开了一个好头。
但仅仅靠陆象先并不足以支撑起执政群体。既然宰相群体已经支离破碎,那么朝廷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寻找新的合格宰相。但是,到底任命几个宰相,又要用谁呢?皇帝也并不清楚,只能不断地试验。于是,接下来的一年就成了唐代宰相变动最剧烈的时期之一。
首先,原有的三位宰相相继去职。陆象先虽然受到了皇帝表彰,但他没有得到玄宗的欢心,处理完太平公主的党羽问题,他当月就不再担任宰相,而是被皇帝派往四川地区担任益州长史、剑南按察使。这个官职并不低,在唐代属于平级调动,表明皇帝并没有惩罚他。但由于身处地方,陆象先显然失去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下一个被清理的,是利用军权帮助皇帝获得了胜利的郭元振。他虽然是皇帝的亲信,却是武将出身,一旦恢复了和平,他担任宰相也是不合适的。三个月后,皇帝将其贬黜。皇帝的借口并不高明,只是因为在军事训练中士兵的军容不整,就将这位宰相罢免了。郭元振被流放到了偏远的新州,无法再参与朝政。
剩下的一位宰相魏知古,他虽然一直是睿宗、玄宗的嫡系,却由于缺乏才干而在一年后也被罢相。
为了任命适合担任这个帝国最高级职位的官员,唐玄宗进行了一番考察。
首先入相的是张说和刘幽求。
武则天时代对唐朝最大的贡献,在于她将科举作为一种入仕手段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由此让众多文人获得了当官和晋升的途径,这些人中就有张说。张说在武则天时期策试中举,最初被授予太子校书,后来转为右补阙,而他的主要任务则是修撰《三教珠英》。张说不以行政能力著称,而是一个典型的才子。在武则天时期,他不肯依附于宠臣张易之构陷他人。中宗即位后,张说先后拜兵部员外郎、工部侍郎,进入高官之列。睿宗即位后,张说由于担任了太子(后来的玄宗)的侍读,受到了重用,于景云二年第一次担任宰相。
在睿宗时代,张说是太子的坚定支持者,曾经劝说睿宗避免宫廷斗争,尽快让太子监国。后来睿宗将皇位让给儿子,张说也是主要支持者。正因为这样,他得罪了太平公主,丢掉了相位,转为尚书左丞,被派往东都。但张说依然在为玄宗出谋划策,甚至给新皇帝献去佩刀,告诉他当断则断。玄宗根除太平公主势力后,也投桃报李,重用了张说,于先天二年七月十四日拜张说为中书令(即宰相),封燕国公。
刘幽求,也是科举出身。在中宗末期,他参与了年轻的李隆基对韦后的政变,是政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由此在睿宗时代拜为宰相。但由于其后策划的针对太平公主的政变失败,他差点死于太平公主之手。玄宗除掉太平公主之后,想到了这位功勋卓著的手下,于是再次请他出山,拜为宰相(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但是,这两人担任宰相后,很快就让皇帝感到不满意了。他们都是典型的文人,受到重用更多是因为和新皇帝的关系。从本性上来说,他们都具有武后时期官僚们的普遍特点,那就是善于斗争、精于算计。现在皇帝希望找到能够治理国家的人——不管他们是否才华出众,只要能够治国——可两人缺乏的偏偏就是决断力,从这个方面来看,他们的能力都是不足的。
到底谁有能力帮助皇帝治理这个经历了多年动荡的国家呢?皇帝看中的下一个人选,是一位经历了数朝的老官僚——姚元之。
姚元之原名姚元崇,字元之。长安四年,突厥人叱利元崇造反,武后对人的名字特别敏感,不愿意让大臣和叛臣同名,于是不准他再用“元崇”作为名字,以后把“字”当“名”,人们从此称他为姚元之。不想这个名字依然不顺,当玄宗确定了开元年号,姚元之又发现自己的名字和年号冲突了,为了避讳,只好把“元”字去掉,但如果一个人叫“姚之”,听起来也很奇怪,于是他又用回了本名,但是把“元”字省略了,改名为姚崇。于是,姚元之(姚元崇)就以“姚崇”这个名字成了玄宗时期第一大名相。
姚崇比张说大十六岁,也是科举出身。由于年龄更大,成名更早,他在武后时代就担任过宰相。他之所以知名,在于敢承担责任。武后执政时,曾经重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授予他们生杀予夺的大权,可以随时施用酷刑。通过这种非常规手段,几乎让所有被陷害的人都屈打成招。而宰相们由于怕牵连到自己,往往闭眼不看这些酷吏的作为。当周兴、来俊臣都死后,武后反思这一段历史时,恰好是姚崇当宰相。他告诉武后,所谓谋逆大罪,都只是屈打成招,酷吏没有了,也没有人起来造反,这说明前面的谋逆之罪都是假的,所有的人都是被冤枉的。姚崇押上了身家性命向武后保证,宽容地对待大臣,不会导致大臣的反叛。武后被张柬之等人逼迫还政中宗时,所有的人都欢欣鼓舞,只有姚崇为武后流泪,他也因此遭到了贬黜。
到了睿宗时代,姚崇再次拜相,但由于他得罪了太平公主,又被贬到了地方任职,先后担任申州刺史、扬州刺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
他没有参与玄宗对太平公主的政变,但在武后和睿宗时期,姚崇都有着能吏的名声,他担任过兵部尚书,同时还兼任宰相,这使得皇帝认为他才是更加合适的宰相人选。
但皇帝起用姚崇,却充满了困难。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所有的开元名相都属于一个集团,他们团结起来与所谓的“聚敛集团”做斗争。但事实上,经过了武后时代,官场已经变成了一个人人相害、没有永久朋友的场所。官员之间戒备重重,后来人们认为的名相们,在当时都是斗争高手。他们你推我踩,掌握着斗争的精髓,甚至不惜置对方于死地。在玄宗初期,由于四个宰相刚刚死于非命,官员们更是缺乏安全感,拼命地阻止自己的敌人上台。
在开元名相群体中,最著名的冤家对头就是姚崇和张说。他们两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姚崇死亡,唐代的笔记中总是兴致勃勃地记载两人相争的故事。此外,姚崇和当时还在担任宰相的魏知古也算不上朋友。在当时的三个宰相中,两人都反对起用姚崇。
皇帝属意姚崇,首先让张说感到紧张。他连忙找人推荐姚崇担任河东总管,因为河东总管也是要职,对姚崇来说也属于重用,但姚崇一旦赴任河东总管,就无法担任宰相了。皇帝识破了张说的阴谋,同一年十月十四日,乘自己出门田猎时召见了姚崇,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列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