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从鸵鸟政策到怀柔远人

书名:盛世的崩塌本章字数:3009

唐朝开元盛世的到来,还和对外关系的转变有关。

在经过了太宗和高宗时期的南征北战之后,唐朝击溃了突厥势力,影响力直达中亚地区,同时在朝鲜半岛也灭亡了高句丽。但是,游牧民族并不会因为一两次战争的失败就整体消失。突厥系的东西突厥虽然灭亡,但到了调露元年,东突厥的残余爆发了一次叛乱,这次叛乱持续了两年多,导致唐朝丧失了十八万四千九百匹马、一万一千六百头牛,八百余平民被杀害。叛乱最终被大将裴行俭镇压,但是,残余势力却在一位叫作骨笃禄的人率领下,前往现在的蒙古国,建立了一个国家,史称第二突厥汗国(也称后突厥汗国)。

这个新的突厥汗国时而与唐朝对抗,时而又选择和平,直到玄宗时期依然强盛,加上它的旁支突骑施和附庸奚、契丹,对唐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除了这个敌人之外,吐蕃也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吐蕃不仅灭亡了吐谷浑,武后时期,由于唐朝专注于对内斗争,放弃了扩张,甚至两度放弃了安西四镇,吐蕃又得以占领四镇。之后,由于西北的丧失对唐朝影响太大,武后不得不出兵再次驱逐了吐蕃人,重新占领了四镇。在更加靠西的位置,吐蕃则占据了位于现在巴控克什米尔的吉尔吉特和斯卡都地区的大小勃律,将这里打造成进攻新疆西部的基地。

在云南地区,兴起了另一个势力:南诏。南诏时而依附唐朝,时而联合吐蕃,也成了唐朝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地缘角色。

在西方,阿拉伯帝国崛起,到了玄宗时代,它已经来到了中亚地区和印度,并截断了唐王朝和印度之间的交通,两大帝国的冲突也无法避免。

武后专心内斗,对于外事往往采取鸵鸟政策。一方面,她为了渲染自己的盛世,让许多居住在长安的外来人口扮演外国友人,将他们用在庆典上。另一方面,她对那些不友好的游牧部落的反应却往往是孩子气的,也是应激式的。

万岁通天元年五月,原本与唐朝友好的北方小部落契丹首领孙万荣和李尽忠叛变了唐朝。他们之所以叛变,是受不了营州都督赵翙的侮辱。这位都督性情刚愎,当东北地区发生饥荒时,他不仅不赈济,还将酋长们当作奴仆一样呼来喝去。两位契丹酋长联合邻族奚人,起兵杀掉了都督,占据了位于现在东北地区的营州。李尽忠自称无上可汗,而孙万荣作为他的前锋,与唐军展开厮杀。

武则天大怒。但她对这件事第一时间的处理,竟然是给孙万荣和李尽忠改了名,将孙万荣改为孙万斩,李尽忠改为李尽灭。在接下来一年中,孙万斩和李尽灭带着滑稽的名字顽强地出现在史书中,他们两次大败唐军,杀死了唐军大将王孝杰,后来后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在背后袭击了他们,帮助唐军将叛乱镇压了下去,这两位酋长死于非命。可是,营州却依然没有收复。

然而,默啜并非是出于帮助唐军的目的,而是为了扩张自己的实力。很快,突厥人的扩张又超越了唐朝能够忍受的程度。在突厥人的不断骚扰下,武则天又气急败坏地将默啜可汗改为斩啜可汗。

武后时代的对外政策在一次次的应激中摇摆,也表明唐代在这个时期一直处于收缩之中。

玄宗即位前,由于前两任皇帝(中宗和睿宗)都在处理内务问题,对外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唐朝与吐蕃、突厥两大敌人之间的关系恰好处于一段平静期。一方面,后突厥汗国默啜可汗前来求亲,唐睿宗经过权衡,答应了双方的联姻。在吐蕃方面,由于金城公主的和亲,唐朝承认河西九曲之地(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地区)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属于吐蕃,通过割让一部分争议地区,双方进入和平时期。吐蕃在开元二年派人前来请求结盟。而奚、契丹与突厥帝国关系紧密,随着突厥与唐朝关系的和解,两部落也承认自己为唐朝的附庸。

这本来是一个有利于和平发展的时代,但玄宗刚上台,这样的局面就出现了反复。由于执政初期地位还不稳固,从形势上看,玄宗需要战功来产生政权的凝聚力。他上台后,首先拒绝了突厥默啜可汗的和亲请求。默啜可汗只好退而求其次,为儿子提出和亲,这次得到了玄宗的同意。

然而就在这时,唐朝与奚、契丹的关系却出现了恶化,并改变了唐和突厥的形势。这首先是因为延和元年三月,玄宗即位之前的一次人事任命。

奚、契丹与唐朝的交界主要在幽州。幽州大都督薛讷镇守该地二十年,在李尽忠和孙万荣事件后,一直采取了保守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久而久之,双方达成了一种军事平衡,这对于边境地区的人民非常有利。幽州大都督是该地的军政官员,在幽州城内还有民政当局燕州刺史。任刺史的李琎和薛讷关系不睦,于是把薛讷的行为报告给了户部尚书刘幽求。刘幽求于是推荐左羽林将军孙佺来取代薛讷。睿宗皇帝任命孙佺为幽州大都督,薛讷被调到了并州出任长史。

孙佺到任后,立刻改变了薛讷不主动出击的办法,而是要寻找机会为国立功。在武后时期,虽然最后击败了奚、契丹,却无法完全消灭他们,皇帝最终只能对两个部族采取怀柔政策,营州也一直没有办法回归唐朝。孙佺认为只要能拿下营州,他就可以向皇帝邀功去了。他派遣步兵两万、骑兵八千前去攻打两部。在路上,唐军的四千骑兵先遣部队遇到了奚部的八千骑兵,唐军战败。此刻,原本准备去打胜仗的孙佺却退缩了,他虽然率领着主力部队,却不敢去救先遣队,也不敢说是来打仗的,只好向两部落谎称是奉皇帝之命来招慰对方的。他送上礼物,获得了对方允许,率军撤退。不想撤退却变成了溃退,一路上军队逃得连阵形都没有了,孙佺也被奚人抓住,送给突厥默啜可汗,默啜将他斩首。这件事让原本与唐朝维持和平的奚、契丹,变得与突厥人更亲近了。

玄宗即位后,这件事情继续发酵。开元二年初,玄宗派遣并州长史(原幽州大都督)薛讷进攻契丹,还命他兼任同紫薇黄门三品,也就是宰相职务。六月,薛讷率军六万进攻契丹,但在檀州外的滦水山峡中遭到伏击。薛讷带数十骑突围。看到薛讷的逃跑行为,契丹人给他起了个新外号叫作“薛婆”,于是薛讷也被免职了。

这两场战争之后,奚和契丹两个民族眼看就要站到唐王朝的对立面。一旦产生了对立,很可能导致突厥势力的加强,甚至会有一场新的入侵。与此同时,吐蕃也开始了另一轮异动,于同一年袭击唐朝的临洮一带。如果处理不好,唐朝会在刚刚结束内斗之后,立刻陷入一场外部纷争。

此时唐玄宗的宰相明智地选择了息事宁人。不管是姚崇还是宋璟,虽然都不免参与局部性的冲突,但又都认识到最终还是要恢复和平,从而让帝国财政更加健康,继续休养生息的政策。皇帝本人是一个热衷战功的人,但在统治的初期,他依然选择了相信宰相,放手让宰相处理问题。

与此同时,皇帝的武将也很争气。刚刚在北方战败的薛讷临时受命,在西方打败了吐蕃,斩首一万七千,获得马、羊二十万以上。当战场取得胜利之后,玄宗皇帝立刻同意与吐蕃继续结盟,保持住了战胜成果,又维持了双方的“友谊”。

在契丹和奚的问题上,玄宗皇帝也选择了和解的姿态。由于后突厥汗国内部此刻突然出了问题,让奚和契丹无法投靠,玄宗皇帝乘机向两部落发出了和平倡议,甚至赐给他们丹书铁券,获得了两部的归顺。不久前还在激化的形势突然之间又发生了逆转。

与此同时,后突厥的默啜可汗死了。在他死前,唐朝乘着突厥的衰落打了几个胜仗。他之后的毗伽可汗忙于内部整合,与唐朝虽然没有休战,但战争规模始终是可控的。到了开元九年,突厥人终于决定向唐朝求和。

从这一年开始,唐朝又享受到了久违的和平环境。这种和平不是靠武后的鸵鸟政策达到的,而是建立在实力以及平等地位之上的。这样的和平往往更加长久,并能赢得对手足够的尊重。

正是国际关系上的缓和,使得开元盛世有了基础。军事是古代政府最花钱的项目,战争一旦发生,政府总是很难取得财政平衡,不得不向民间加税。由于军事需求小,开元时期的前半段让民间获得了足够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