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危急时刻

书名:盛世的崩塌本章字数:3989

日后复盘来看,安禄山一定会对自己攻克潼关之后的作为懊悔不已。六月初九攻克潼关后,他由于担心兵力不足,命令崔乾祐等人在潼关停留了十天,等后续部队跟上了,才命令孙孝哲进取国都长安。

此时的长安早已经被溃兵和乱民掠夺一空,甚至连皇帝的左藏库都已经烧了。更可惜的是,玄宗皇帝早就过了散关,进入了茫茫蜀道之中,而太子也早已经到了平凉,等待官兵的集合。即便这样,孙孝哲在占领了长安之后,还是没有拟定像样的西征策略,反而陷入了破城军队通常容易犯的错误之中——他们开始了对城市的劫掠。

士兵们劫掠的是金银财富,而统帅们看中的则是文武百官、宦官、宫女等。安禄山要求,每发现数百个官员、宫女等,就要一起押送到洛阳去。那些未随玄宗和太子离开的官员的家属都会被杀死,安禄山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

大量的官员在被押送到洛阳后,投降了安禄山。其中最著名的是与杨国忠一同担任宰相的陈希烈,以及前宰相张说的儿子张均、张垍(也是驸马)等人。这些肯投降的官员重新得到了任命,比如陈希烈和张垍就都担任了大燕的宰相。与此同时,安禄山为了给儿子报仇,还展开了两场复仇行动。在七月中,安禄山指示在长安的孙孝哲在崇仁坊残杀了玄宗的姊妹霍国长公主、永王妃侯莫陈氏、义王妃阎氏、陈王妃韦氏、信王妃任氏、驸马杨朏,以及杨国忠、高力士等人的党羽,一共八十三人。崇仁坊位于皇城东面景风门外,靠近尚书省的选院,它的西南角又和东市相连,所以安史之乱前,这里聚集着大量的文人墨客,昼夜喧嚣,灯火不绝。这里有一个院落叫作礼会院,凡是公主或郡主出嫁,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玄宗逃走之后,那些受到冷落的王室成员都聚在了这里,比如霍国长公主,她与丈夫离婚多年,没有再嫁,皇帝也没有将她带走。这一批人在崇仁坊被抓后,都被折磨致死。

十七日,安禄山再次下令将抓获的皇孙和郡主、县主二十余人杀害。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随着两都的陷落,唐朝大势已去,即便玄宗退到了四川,也只能做一个偏安的小政权。如果仅仅是唐朝的故吏这样看,那么对安禄山是好事,但是就连安禄山本人以及他的将军们都这么看。这就导致叛军在长安作威作福,只占领了附近的一些城镇,却没有进一步扫荡西部。

此外,安禄山本人留在了洛阳,将洛阳作为他的都城,因此长安在他的规划里的重要性已经降低了,这也给西部忠于唐朝的势力留下了空间。

二十六日,一支忠于唐朝的民兵部队袭击了被安禄山军队占据的扶风,杀死了两百多人。二十八日,陈仓令薛景仙又进攻扶风,杀死了叛军的守将,夺取了扶风。这些小型的战斗都表明,叛军在长安以西的控制力非常弱,这就给唐朝留下了一条通道,连接起了南面的四川和北面的朔方。

不过,虽然叛军在西部犯了错误,在东部的河北地区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潼关失守之前,郭子仪和李光弼在河北地区已经进入了扫尾阶段,大部分的郡都已反正。潼关失守时,李光弼正在围攻博陵。可是,随着潼关丢失的消息传到河北,李光弼知道大势已去,立刻放弃了围攻,向南撤退。他且战且退,与郭子仪会合后,率领军队从井陉撤回了山西地区。他们只留了少量的人守卫景城、常山等地。

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原本想袭击安禄山老巢范阳,但不想史思明在击退了郭子仪、李光弼后迅速回军,将刘正臣击败。颜真卿原本等待着与郭子仪、李光弼会合,见他们离开,不得不独自抵抗。

当安禄山在洛阳经营时,河北地区就成了史思明的狩猎场。郭子仪到了太原后,被肃宗皇帝紧急召往灵武,他率领五万军马前去。这支军队的到达让皇帝第一次感到了力量,却削弱了山西的实力。李光弼在太原只能以守成为主,无暇东进。而山西的削弱又导致没有人能够救河北了。

八月初十,史思明攻克了九门县,杀害了数千人。二十日,攻克藁城县。九月初一,史思明围困赵郡,初五攻克赵郡,之后又拿下了在河北西部最重要的常山郡,杀死数千人。

在获得了河北西部之后,安禄山大将尹子奇围攻河间四十多日。到了十月上旬,史思明率军与尹子奇会合,将河间攻克。随后他们攻克了景城,招降了乐安。当他们进攻东部的中心平原郡时,颜真卿知道打不过对手,于十月十八日放弃了平原,渡过黄河向南逃走。

史思明以平原为基地,进攻清河、博平等地,并一一拿下。接下来他又招降了信都。最难攻克的城市是饶阳,事实上,安禄山的军队已经数次围困饶阳,却始终无法拿下。但到这时,饶阳已经成了孤城,再也无力抵挡叛军。城陷后,史思明招降未果,将饶阳的守将张兴锯死在木头上。

在攻破每一个城池的过程中,叛军都将城内所有财物、女人掳掠一空,凡是壮年男子都被抓壮丁,老弱病残则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到饶阳攻破后,河北地区唐军已经完全被叛军肃清。当颜氏兄弟起兵反对叛军时,史思明只带来了三千人马,之后他与颜氏兄弟、李光弼、郭子仪,以及唐朝各个郡中军队轮番厮杀,直到河北完全被他占领。这也可以看出,从谋略上讲,史思明是远超安禄山的。他的军事策略甚至超过了唐军主将郭子仪和李光弼,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为什么安史之乱进入到史思明阶段之后,战争的难度反而加大了。

协助肃清河北唐军的叛军大将尹子奇继续渡过黄河,率领五千骑兵横扫了现在的山东地区,这个地区当时属于北海郡。之后,尹子奇想从北海郡向南进军,直达淮河、长江流域。但就在这时,唐朝获得了北方同罗人的帮助,袭击了叛军老巢范阳,尹子奇才率众北归。

尹子奇的撤退让唐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特别是位于雍丘和睢阳的张巡。叛军获得河北之后,本来有机会扩大战果。如果他们迅速南下,占据淮河和长江流域,那么给唐朝剩下的地盘就非常有限了。而尹子奇的北归让唐军在南方得以巩固防线。

但是,当叛军意识到他们浪费了机会时,又杀了回来。这时的唐军南方防线,特别是睢阳的张巡和南阳的鲁炅,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呢?

首先看鲁炅所在的南阳地区。早在潼关丢失之前,鲁炅的军队已经从叶县撤往了南阳,在南阳构筑了第二道防线。他在南阳抵抗到第二年的五月十五日,才撤往下一个防御点——襄阳。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法让叛军始终被阻止在南襄隘道上,无法继续向两湖地区前行。这不仅仅是土地的得失问题,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鲁炅守住南阳的更大的意义。那就是,襄阳掌握在唐军手中,可以让皇帝建立起另外一条连接关中与江南的通道,否则唐朝就分崩离析了。

鲁炅的南阳经受住了考验,而更加重要的地方是雍丘和睢阳的张巡防线。一旦这里被叛军突破,就意味着他们可以长驱直入淮河地区,再从淮河地区借助运河通道直下扬州,完成对唐朝江南地区的征服。在唐朝已经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四川一带的益州虽然足够富裕,但比不过扬州所在的长江地区的财富。叛军若是获得了江南,就意味着最富裕的江南和华北将置于他们掌握之下,同时他们还控制着关中的平原地区,唐军即便掌握了一些战略地点,却缺乏足够的粮食供应,要想反攻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淮河地区极为重要,由此才引出了张巡可歌可泣的故事。

长安城还没有陷落时的五月份,投靠了安禄山的令狐潮(原雍丘令)再次进攻雍丘。到太上皇到达成都时,双方已经相持了四十多天。在这期间,雍丘对于朝廷的消息一概不知。

首先得到玄宗消息的是令狐潮,当他听说玄宗皇帝已经去了四川,立刻写信给张巡。这件事在张巡的军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有六位高级将领找到张巡,表示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甚至连皇帝都不知死活,不如投降。张巡表面上答应了他们的请求。第二天,他在大堂之上设立了天子的画像,瞒着六人率领士兵们朝拜,慷慨激昂处,人人都流下了眼泪。张巡这才把六人找来,痛斥他们忘记了大义,将他们斩首。

张巡与令狐潮的斗法甚至可以称为攻城和守城的教科书案例。当城上没有了箭,张巡就在夜间用稻草人伪装成士兵,放下城去,远处的敌人以为他们乘夜间偷袭,连忙射箭,“草人借箭”就帮助张巡获得了数十万支箭。等到后来张巡再放人下去时,敌人以为又是草人,在一边大笑不已,不想这一次放下去的却是五百名敢死队士兵,他们乘叛军不备,大败叛军,将叛军追出了十余里。

张巡治军极其严格,他的大将雷万春在城上和令狐潮喊话,脸上中了六箭,却岿然不动。

张巡数次击败令狐潮,擒获了不少人马。对于俘虏,他也是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把远道而来的胡兵全部杀死,因为认为他们是侵略者;近处被胁迫参军的都放回,不予惩罚。这样的做法让周围的百姓纷纷赶来参军。

张巡的战略眼光非常敏锐,不仅守卫雍丘城,还注意到了周围的敌军。八月份,叛军派出李庭望率领两万余人袭击宁陵、襄邑,他们夜间驻扎的地点距离雍丘只有三十里。张巡率领三千士兵偷袭,杀死敌军一大半,李庭望只好仓促逃离,放弃了进攻。

十月初四,令狐潮再次率领万余骑兵进攻雍丘,被打败后离开。

十二月,叛军终于有了收获。在久攻不下之后,他们首先在雍丘以北设立了营寨,断掉了张巡的粮草,之后派出了数万大军包围,而张巡的部队到了后来只剩下千余人。唐军在河北和山东的失利,也给了张巡新的压力。十二月,随着叛军扫荡山东地区,鲁郡、东平、济阴等地接连沦陷。叛军顺着山东地区南下,向着雍丘袭来。与此同时,他们派出了两万人,试图进攻雍丘以东一百二十里的宁陵,从后面包抄张巡。这一次,张巡终于被迫离开了雍丘,但抢在敌人前面到达了宁陵。宁陵与更东面的睢阳已经不远,雍丘和宁陵都属于睢阳下属的县。张巡与睢阳太守许远联络后,双方联军在宁陵西北,与叛军战斗,斩杀了万余人。敌人再次逃窜。

第二年正月二十五日,叛军大将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尹子奇率领十三万人进攻睢阳,许远请求张巡援助,张巡率领三千人从宁陵进入睢阳,与许远一共凑了六千八百人。他们与叛军大战十六日,擒将六十余人,杀死敌兵两万余人。

就这样,张巡放弃了雍丘和宁陵,与许远在睢阳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保卫战。在更东方,则是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所在的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彭城位于睢阳的后方,只要睢阳还在,彭城就不会受到威胁。只要彭城在,河南的旗帜就还没有倒。因此,到了至德元载底,虽然安禄山的叛军占领了很大一部分郡县,但由于攻不破睢阳,唐军依然牢牢地守住了淮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