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自古分裂的次大陆

在未来数十年内,随着中国成长为制造业大国,以及中国居住和制造成本的增加,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讨论世界经济发展的下一个梯度问题。

在经济的梯度转移理论中,经济发展是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传递的。每一个国家相当于一个水池,经济如同水一样,当一个池子灌满了,就向下一个池子里转移,直到所有的池子都有了水。以亚洲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先发展起来的是日本,因为它距离美国的资本和技术最近,随着日本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日本社会的注意力转向了其他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于是,资本和技术之水就转移到了下一个梯度,也就是韩国和中国台湾。接着,当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后,下一个梯度就轮到了这个巨型国家的其他地域。

关于谁是中国的下一个梯度,人们似乎看好两个地区,一个是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但这个水池的体量不够大,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印度将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梯度。印度和中国的对比也成了一门显学。

关于印度和中国的对比,可观察的角度有很多。这两个国家人口相当,但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30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中国的13。不过,中国的国土面积有将近一半是高原、沙漠和草原,并不适合发展工农业,而印度的土地相对平坦,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国土面积较小。印度还有中国地理上不具备的优势:它恰好处于国际贸易的一条中心线路上,自古以来,印度的南部就参与了丰富的国际贸易,连接了东亚、东南亚、波斯湾和阿拉伯,甚至欧洲的航线。由于贸易网络的发达,印度对世界的影响力很长时间内是强于中国的。以东南亚为例,除了越南北部属于中华文明影响范围外,其余的东南亚地区接受的大都是印度教和佛教文明,近世以来又从印度接受了伊斯兰教,这表明古代印度的影响在这个区域是大于中国的。印度对于非洲的影响在现代之前也远大于中国,整个东非片区居住着大量的印度裔,他们已经在东非定居了上千年,而中国只有在郑和时代,才对这些遥远的地区有了惊鸿一瞥。

即便到了现在,印度由于靠近波斯湾,它的能源安全环境也是好于中国的。中国远航舰船必须绕过印度、安达曼海和马六甲,这遥远的距离一直是中国能源问题挥之不去的痛。

综合比较,印度的经济潜力不下于中国,因此,有人早早地宣称印度一定会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梯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中国的地位。这在一些方面是对的,因为印度的经济体量实在太庞大了,只要稍微快一点发展,就一定能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之一。

但另一方面,这样的说法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前,人们就对印度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几十年后,印度似乎又辜负了人们的期望。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印度的发展一直是被中国甩在身后。现在,人们又在鼓吹印度的发展,到底是这一次真的不一样了,还是印度固有的问题还有待解决?为什么印度这几十年的发展比中国慢?在未来,它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不妨将印度和南亚次大陆作为一个整体,去探讨这片土地的前世和今生,看一看它的经验和教训。

1947年8月14日,在印度次大陆上有一个国家自治了,它叫巴基斯坦,从这一天起巴基斯坦从殖民地变成了英联邦的自治领。第二天,印度也宣布自治。两个国家成为自治领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渡期,到了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实行了和中国完全不同的制度,特别是印度不断以民主国家自居,由此人们认定印度的发展将非常可观。但是,当印度被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远远地甩开时,人们又开始反思印度的民主制到底是拖累了它,还是成就了它。

但这个思考题背后,却掩盖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要比印度和巴基斯坦简单得多。也就是说,印度和巴基斯坦从独立开始,虽然确立了国家的名义,但要形成一个国家的实质,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为了说明难在何处,就要从英国统治之前开始谈起。

中国自从秦朝第一次形成集权帝国之后,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统一的。除了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过几百年的分裂之外,自从唐朝建立后,中国分裂的时间就越来越短,五代十国等碎片化时期都只持续了几十年,就进入了下一个统一时代,即便南宋时期天下两分,但人们依然向往着统一,并欢迎统一的到来。

与中国不同,印度虽然位于一块次大陆上,但它的历史却是分裂远远大于统一的。印度最早的文明是在印度河流域(现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因此被称为印度河文明。这个文明是由一种肤色较深的人种创立的,但到了公元前1000多年前,一支中亚的印欧人种(雅利安人)入侵了从波斯到印度的广大区域。在印度,这支人种成了统治者,建立了婆罗门教体系(后来成为印度教),这个体系并没有消灭原来的印度河文明的人种,而是将他们向南驱赶,并把他们压制在低种姓之中,供雅利安人组成的高种姓人驱使。到现在,印度南部依然有广大的达罗毗荼人占主导的地区,达罗毗荼人肤色黝黑,与白肤色的印欧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也就是说,从雅利安人建立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开始,印度就已经分裂成了高级人和低级人,而种姓制度又将这种分裂固化了,维持了3000多年保留了下来。

雅利安人到来后,印度相对统一的历史只有四小段,分别是对应于东周和秦汉初期的孔雀帝国、对应于东汉的贵霜帝国、对应于东晋南北朝的笈多帝国,在这三段之后,印度的历史分裂了上千年,才又出现了一个接近于大一统的莫卧儿帝国。

对于这四个帝国,也有着巨大的争议。首先,四大帝国并没有统一印度,在印度的南部区域内,一直有着许多独立的国家,有的甚至很强大。比如中国古籍中记录的朱罗国,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甚至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朱罗国和北方的印度是一体的,因为从中国去(北)印度要通过西域才能前往,而朱罗(南印度)是通过南方的海路与中国联系。四大帝国时期,印度大陆南方的国家都很活跃,帝国的首脑曾经发动过无数的远征,都无法将南方区域纳入统治之下,最多只能获取名义上的宗主权,却无法干涉对方的内政。四大帝国的核心区域都在以恒河为代表的北部区域,有时甚至可以扩张到阿富汗和中亚,却无法兼并南方。

其次,四大帝国中,现代印度承认的事实上只有两个半,其中孔雀帝国早期信奉婆罗门教,后期信奉佛教,印度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本土帝国。而笈多帝国由于信奉婆罗门教,被认为是印度的正宗。至于信奉佛教的贵霜帝国,却是由印度之外的游牧民族(贵霜人来自于阿富汗北部,甚至可能追溯到从中国甘肃出发的大月氏人)建立的,正宗的印度教徒认为它是一个外来政权,印度只是被占领了而已,因此不算是印度的帝国。

至于剩下的半个,是最后的莫卧儿帝国。莫卧儿帝国的开国者巴布尔是来自中亚的穆斯林,他的父系来自蒙古的帖木儿,母系来自成吉思汗,他本人是中亚费尔干纳的王储,被赶出来之后,反而征服了印度。因此,作为外来人和穆斯林,这两点让印度人都不愿意承认莫卧儿帝国。只是因为莫卧儿帝国实在过于强大,并且在印度留下了许多优雅的纪念物(比如泰姬陵),其艺术价值远超印度本土文明,印度人不得不承认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罢了。

莫卧儿帝国衰落时,也是英国人到来的时候。不幸的是,莫卧儿帝国就算在最强盛的时候,也无法统一印度,在印度的南方甚至中部,都有着许多的反抗政权。当帝国衰落后,印度依然是一盘散沙。英国人到来时,这里是一片充斥着各种小邦的土地。

1857年,印度发生了反英大起义,这次起义被镇压后,英国人彻底废黜了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接管了印度的统治权,英国女王也由此变成了印度女皇。但是,英国人的统治是复杂的,一方面,它以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德里为依托,将大量的土地直接置于女皇的统治下;但另一方面,印度依然有许多小邦存在,它们只是承认英国的宗主权,却还是有资格统治自己的国土。

直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那些独立的邦国仍然存在,并在表面上维持着自主权。所以,这时候的印度(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还不像一个统一的共和国,虽然它23的领土直接从英国人手中继承(英国人直接控制的领地),但还有13的领土实际上是属于各个邦国的。

不管是印度还是巴基斯坦,都因为印度殖民地缺乏统一的传统而付出了巨大的整合代价。这里先不提印度是如何整合这些国家的,先来看印度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也是英国人给印度制造的最大麻烦:宗教分裂问题。

有人说,英国人最大的功劳就是把一盘散沙的印度小邦国捏成了一个统一的印度,但在临走前,英国人却又把印度分裂了,在印度的旧国土上出现了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来,巴基斯坦又分裂成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于是,印度次大陆变成了三分天下。如果不分裂,那么现在的印度将是一个人口达到17亿的大国。

历史上没有“巴基斯坦”这个名词,“巴基斯坦”来自一位伊斯兰民族分子的创造,这位叫拉马特·阿里的人,利用旁遮普、阿富汗省、克什米尔、信德的首字母,以及俾路支斯坦的尾音,创造出“巴基斯坦”这个名字。

然而,英国人也是无奈的。这同样是因为印度的复杂历史。711年,阿拉伯人占领了中亚的布哈拉,并将出现不到100年的伊斯兰教传到这里。同时,阿拉伯人也在如今巴基斯坦境内的信德地区建立了桥头堡。唐代后期,前往印度的中国僧人已经看到了伊斯兰教对于西印度(即巴基斯坦南部)的影响。

在这之前,印度已经有了本土宗教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伊斯兰教的到来让印度宗教更进一步复杂化。

但伊斯兰教真正开始大规模传入印度,却是在10世纪以后。位于阿富汗和伊朗的加兹尼王朝国王马茂德在短短的25年里,一共发起了17场战役,让印度人感受到了伊斯兰教徒的残酷。但由于印度过于庞大,真正被伊斯兰教占领,已经是1206年,由阿富汗古尔王朝的奴隶将军库特卜建立的德里苏丹国。就这样,在莫卧儿王朝建立之前,信奉伊斯兰教的德里苏丹国控制印度北部达300多年,将印度的北方伊斯兰化了。莫卧儿王朝到来后,征服了印度的大部分领土,使得伊斯兰教直达印度的中南部。

英国人到来后有意扶持印度教,但是,伊斯兰教同样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于是印度慢慢独立的过程中,除了代表印度教的国大党之外,又出现了一个由真纳领导的穆斯林联盟。两个教派政党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迫使英国人制订了蒙巴顿方案,决定让两个国家分别独立。

但这样的做法依然无法维持和平,当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独立后,双方立刻大打出手,这主要是两方面的争斗。

第一,由于北方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大都是杂居的,当两国划定了边界之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立刻开始了互相驱逐。印度一侧的人们将穆斯林驱赶走,而巴基斯坦一侧的人们将印度教徒赶到印度境内。由于印度的领导人甘地呼吁和平,他竟被极端印度教徒刺杀身亡。这次冲突造成了上千万的难民和几十万的死者,就连印度首都德里都挤满了难民。

第二,在决定双方的国界时,许多土邦都可以选择自己希望属于哪个国家。对于大多数土邦,这是没有问题的。一个土邦包括了王公和人民两个组成部分,大部分情况下,王公的宗教信仰和民众的宗教信仰是一致的。但也有特例,比如最大的两个邦国查谟—克什米尔和海得拉巴,还有一个小邦朱纳格特,邦主和人民的信仰并不一致。

海得拉巴和朱纳格特的民众大部分信仰印度教,然而他们的王公却信仰伊斯兰教。王公们从自己的信仰出发,希望邦国加入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但这两个邦国身处印度腹地,与巴基斯坦的两部分领土并无交界,所以,印度政府决定采用武力迫使它们加入印度。

1947年底,印度军队进入朱纳格特,赶走了王公,并于次年举行公决,宣布朱纳格特并入印度。而对于海得拉巴,由于这是全国第二大邦国,不能以赶走王公为目标。然而,印度共和国政府的军队还是在1948年9月进入了海得拉巴,迫使王公同意加入印度。王公被形势所迫,找了个替罪羊,免去了首相的职务,在保留自己地位的前提下加入了印度联邦。

克什米尔则与前两个邦国相反,克什米尔的大部分居民信奉的是伊斯兰教,其王公哈克·辛格却是印度教徒。更令情况复杂的是,克什米尔处于印度、巴吉斯坦、中国、阿富汗四个国家的交界地带,不像海得拉巴一样是块飞地。这种情况导致了印巴两国的武装冲突,从此以后,克什米尔分成了印控和巴控两块。

印度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还包括印度教和锡克教的矛盾。锡克教是一支年轻的宗教,创始于15世纪末,曾经在旁遮普地区有属于自己的国家,以现代城市阿姆利则为中心,这里至今依然有锡克教最神圣的金庙。

在印度独立后,锡克教也制造了许多灾难性事件,让印度显得更加支离破碎。

总结起来,印度次大陆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分裂的,这种倾向一直保留到了独立之时。同时,由于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的矛盾,让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更是雪上加霜。

从印度和巴基斯坦几十年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两个国家的许多精力事实上并不在于建设,而是在于捏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