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改革运动(一)
印度开国时,在英国的影响下步入了半计划经济的轨道。
在尼赫鲁担任总理,以及他的女儿担任总理的三十几年中,父女两人虽然在政治框架上打造了印度,但采取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却并不算成功。
在外交上,一个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现成的做法是和前宗主国发展紧密的联系,这可以说是成本小且可靠的做法。但由于殖民地心态,尼赫鲁却一直在提倡一种自主外交,提倡所谓的不结盟运动,而在实践中又和西方疏远。这个运动让印度在世界范围内成了领袖,却无助于它解决人民吃饱饭的问题。
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尼赫鲁和世界上其他新兴国家领袖一样,采取了计划经济的做法,他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特别在农业上垄断了印度的农业采购,官僚集团不可避免地从盘剥中获益。直到今天,印度总理莫迪才试图废止这种做法,却依然遭遇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在工业上,印度将大量的国计民生行业都收归了国有,比如采矿、钢铁等,到英迪拉时代,又把银行也收归了国有。另外,对于民间经济的许可证制度使得民间如果要开办企业,必须拿到无数的许可,这些许可又掌握在腐败和低效的官僚手中,因而民间几乎不可能顺利开展正常的商业活动。
在对外贸易上,由于印度的殖民地记忆,使得尼赫鲁对于外贸充满了警惕,几乎抵制一切进口,把进口替代的重要性无限放大,采取了一种闭关锁国的制度。
这种经济制度的建立,使得印度变成了一个低效的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处处充斥着腐败,也决定了印度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仍处于贫困之中。
在英迪拉和父亲统治的这几十年里,印度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发展困境,经济增长率长期在3.5左右徘徊,如果算人均GDP增长,则只有1.3左右。印度在尼赫鲁—甘地父女统治期间不仅没有实现富裕,反而和世界水平拉得越来越大,远远落后了。
此外,印度虽然控制了经济,与中国相比,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项——教育。中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要求适龄儿童都必须去读书上学,中国人的识字率从而大幅度提高。当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正是由于大部分的人都识字,经过训练很容易就进入了工厂,造就了世界上最勤奋的工人。但印度由于传统社会的束缚,加上中央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使得印度的文盲率远高于中国。对于一个人来说,识字和不识字就是最大的鸿沟,决定了他能否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在尼赫鲁时代,印度虽然经济上采取了计划主义,但在政治制度上,尼赫鲁却受英式民主的熏陶,坚决地采用了议会制,避免了独裁。虽然作为国父,他拥有着极大的权威和近乎独裁的权力,但仍然小心翼翼地使用权力。
然而,当尼赫鲁和过渡总理夏斯特里死后,新上台的总理英迪拉的背景却和老一代完全不同。她虽然在印度独立之前就已经成年,但在1942年才真正参与到印度的社会活动之中,没几年印度就独立了,她缺乏英式民主的熏陶和实际演练,更加迷信权力,也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
所以,从英迪拉的执政方式中,能够看到天不怕地不怕的蛮干,并且不尊重竞争对手,甚至不惜把竞争对手关入监狱。而这些蛮干也的确获得了一定成就,比如,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对抗,成功地将孟加拉国(东巴基斯坦)分裂了出来,成立了单独的国家,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实力。同时,发动了“绿色革命”,也就是印度的粮食革命,通过引入良种来增加粮食产量,将印度从粮食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印度国土面积只有3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13,人口已经与中国接近,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够出口,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但在其他方面,英迪拉的执政显得并不成功。她的国有化政策比父亲更加彻底,却使得印度的工业步入了困境。她宣布要向贫困宣战,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然而由于官僚体系的作用,这些经费大部分被浪费掉了,并没有用到真正的贫困人口头上。要解决贫困真正需要的是放松经济管制,让人们可以做生意赚钱,她却走相反的路,加强了管制。
在政治上,她的政府变得更加不透明。也正因为这样,她被对手抓住了把柄,指控她为了连任,利用政府资源为选举服务。这时候,英式民主的威力显现出来了,当争议送到了最高法院,法官裁定英迪拉因为动用公共资源参与议会选举从而使得她的议员席位无效时,整个印度政坛哗然了。
根据判决,不仅选举无效,英迪拉还被禁止在6年内参加议会选举。而印度法律规定,只有议员才能担任总理,英迪拉一旦失去了议员身份,她不仅立即丧失了总理的资格,还在6年内都无法担任总理。
英迪拉决定反抗。此刻,民主制度本身已经成了她继续执政的障碍。命运在逼迫她下台的时候,又给她留了一条路,根据宪法规定,总统可以宣布紧急状态,从而授权总理冻结宪法进行执政。此刻的总统是英迪拉的盟友,于是,他们宣布了紧急状态,民主程序被冻结了。也正是因为此,她成了千夫所指的独裁者。
不但如此,她甚至用手中的权力直接打击反对党控制的邦政府。泰米尔纳杜邦和古吉拉特邦由反对党掌权,英迪拉利用总统管理权将邦的管理权收归中央,进一步破坏联邦制的同时,将自己的控制权延伸到了全国的各个角落,她也在独裁的道路上滑得越来越远。
英迪拉甚至不惜打击和逮捕她的政敌,并干涉媒体,使之为自己服务。这时,高高在上的铁娘子坚信自己的作为是正确的,一切为了人民。她认为自己的统治除了一小撮反对者之外,大部分都是支持她的。
这种自信让她宣布在1977年(实行紧急状态近两年后)举行一次选举,好让她将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取消紧急状态。
然而,这一次,她被自己控制的媒体和民意欺骗了。不仅她的党丢失了一多半的席位,就连她和儿子山奇也失去了议员席位。此前的民意告诉她,她是最受欢迎的政治家,然而,民意转身就把票投给了她的竞争对手,因为对方一直在警告,如果继续选择英迪拉执政的话,印度就失去了民主的标签。
但就在人们认为英迪拉已经日薄西山时,轮到她的对手犯错了。民主制度的有效,在于政治家可以免受对手的迫害。而此刻,对手们急于报复英迪拉,迫不及待地对她提起了诉讼,她被捕入狱了。
英迪拉的入狱让底层的民众突然间又爆发出了无限的同情心。当外界以为她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时,3年后,她竟然卷土重来了。1980年,英迪拉的重新上台也让人民党政府短暂的自由化告一段落,印度重新回到了管制的轨道。此刻的英迪拉显得无比强势,在政治上,她打垮了对手;在经济上,虽然印度依然贫困,但对于国有经济命脉的控制却让她不用担心混乱。对于锡克人宾德兰瓦勒的“蓝星行动”虽然备受争议,但在军事上却是成功的。英迪拉通过这次行动也树立起了更加强势的形象。
但英迪拉的突然死亡,使印度又获得了一次机会。1991年,英迪拉的儿子拉吉夫也遇刺身亡,尼赫鲁—甘地家族陷入低潮期。但拉吉夫的死亡也让印度国大党暂时摆脱了一个家族的控制,开始了新的转向,这次转向中诞生了印度的经济改革。
当拉吉夫·甘地被刺身亡后,这个成立了40多年的共和国已有了衰败的迹象。分离主义势力猖獗、政治不稳定、贸易上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内的经济也是一团糟,国民经济增长率长期徘徊在3.5上下,印度的经济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两个甘地的死亡让国际上对印度失去了信心,这在印度演变成了一场经济危机,印度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GDP的8.5,外汇储备不足10亿美元,这个国家实际上已经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