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善妒者和平相处
1
嫉妒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各种文学、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因为嫉妒而酿成人生悲剧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而自己又无法超越对方,最后气郁而死;《天龙八部》中的康敏,嫉妒让其丧心病狂,一直在意自己的美貌,却惨遭阿紫毁容,最终忧愤而死……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里也感慨道:“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
2
嫉妒,俗称“红眼病”,是指人们为了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的态度,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混杂了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怨恨、敌对等多种情绪。
就内在感受来讲,嫉妒的前期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败感;后期则表现为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敌对的发泄行为。
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身材、容貌以及聪明才智等方面的优势,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和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因素,都容易成为别人嫉妒的对象……简单而言,一个嫉妒心强的人,天生就是一个极易被引爆的炸弹,别人的各种优点不会引发他的欣赏和钦佩之情,反而会使他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引发他的攻击性和破坏心理。
3
嫉妒心是如何形成的?
人人都有嫉妒心,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嫉妒心强烈的人,通常是由不良的母婴关系或亲子关系造成的。一个人在婴儿时期的全能感若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在小时候父母的爱和照顾发生了偏移,他就可能陷入无助、恐惧的心理状态中。长大后,为了避免类似的不良体验再度出现,他便衍生出了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即嫉妒。
在善妒者的心里,有一种别人的优点或优势会威胁到自己的价值的逻辑。这种逻辑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在他们长大后基本进入无意识状态。所以嫉妒心的产生,往往是善妒者不自觉的习惯,并且在以前的生活中,他们借由嫉妒获取过不少好处,因而更加强化了这种逻辑,导致善妒者的嫉妒心越来越强。
善妒者极其自卑,因为他们无法肯定自己的价值。对他们来说,自我的价值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他们非常在意周围人的眼光,经常拿自己跟别人进行比较。所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就生起了恨意,而且在他面前你不能提及别人的好,一旦提及,他的心理就会产生波动,因为别人的任何优点都会让他联想到自己的无能。
总之,善妒者总是拿别人的优点惩罚自己,为了不让自己太难受,他们只能去反向攻击嫉妒的对象,破坏嫉妒对象的优势,以此来缓解自我惩罚的痛苦。
善妒者往往把自己的无能、无价值感归因于别人的优势。他们认为,只要摧毁别人的优势,自己就会重获全能。
4
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善妒者相处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辨别嫉妒心强的人。嫉妒心强的人一般心胸狭窄、言语刻薄,经常在背后对别人的长处进行讥讽。遇到这样的人,建议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谨记不要在其面前炫耀、暴露自己的优势,尽量保持低调、谦虚,以免引发其嫉妒之火,从而引祸上身。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嫉妒心强的人面前尽量暴露自己的短处,这样会让他们找到安慰,以免使他们心理失衡。
当然了,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其保持距离,避免深交。
其次,当你的长处暴露在外,而被嫉妒心强的人盯上时,你也不要胆怯。善妒者发动攻击时,会说一些中伤你的话,或明里暗里发出挑衅。你要明白,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让你难受、栽跟头,以缓解自己的无价值感。他们发起的攻击有多猛烈,他们的内心就有多煎熬,此时的你一定要保持冷静、淡定。你越冷静,他们越拿你没辙,你若完全无动于衷,他们反而会对你产生敬畏之心。如果伤不了你,他们转而就会更加怀疑自己的价值。
俗语说:“不遭人妒是庸才。”若遭人嫉妒,那说明你很优秀,所以换个角度想,你完全可以将别人对你的嫉妒当作一种最好的赞赏。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认识到善妒者的真实心理。在善妒者的攻击下,有些人还是中了招,沦为受害者,使善妒者的阴谋诡计得逞。比如,当善妒者发出“你哪里哪里不好”“你哪里哪里很差”之类的信号时,有的人由于内心不够强大,于是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变得恐慌而不自信。
当你因为善妒者的贬低而大呼小叫、恐慌辩解时,善妒者内心正在暗自得意,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证明你也“不过如此”。这时你所有的恐慌和辩解,无疑都证明自己已钻入他们的圈套。他们强行让你接受他们的逻辑,然后再用丰富的经验将你打败。
那些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会像抖掉雨衣上的水珠一样,将善妒者发过来的贬低信号从容地抖落在地,决不让自己沾染任何污水。他们清晰、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就是那件具有保护作用的雨衣。
最后,对付善妒者的最厉害的绝招大概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善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攻击情绪,当他们伤害不到别人,反遭别人奚落嘲笑时,这种攻击就会指向自己,从而加剧他们的无能感。
不过,最后这一招建议慎用,就算是无辜遭到别人的嫉妒、陷害,若非忍无可忍,不必置其于绝境。
那些嫉妒心强的人未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心理会产生多大的隐患,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将自己活成了“嫉妒”这一不良习性的奴隶。
众生皆苦,正因为了解了嫉妒背后的心理机制,若再遇到嫉妒心强的人,就最好慈悲对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