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两本书的人生,开挂又开心
01
看了综艺节目《你说的都对》的第一集,我最大的观后感是,每周读两本书的人,活得就像开了挂。
一位嘉宾提到某位经济学家的名字和论文时,主持人蔡康永给他按灯加分,并且另类地夸奖他:“你的阅读范围广泛到无聊的地步。”
阅读面和知识面有广度、有深度的人,大多都思维灵活、谈吐有料、自信发光。其实对于读书这件事,每年读一百本书,相当于每周读两本,我们这些普通人,努努力还是能做到的。
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而根据第十七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公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均有所下降,成年公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组数据催促着有志青年们,“为国争光”的时候到了。
近三年来,我过着每周读两本书的人生。这并不是学霸或精英的专利,像我们这种上班族,也能毫不费力地坚持每周读两本书。
不常看书的人乍一听,觉得自己做不到,但逐步将其内化为习惯后你会受益匪浅。我推荐“每周读两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读书很重要,二是频率完全适宜。
03
读书是颜值加速器。
如果你觉得“腹有诗书气自华”听上去有点玄的话,微博上的“春灯公子”有更接地气的解释:“读书读得多就意味着出门少,不会被晒;读书读得多就意味着经常犯困,睡眠好;读书读得多还意味着没有机会谈虐心的恋爱,不会因为心事太重而产生皱纹。”
读书是解忧杂货铺。
记得有一次我和老公吵完架后,我进书房,他去卧室,分头冷静。正在气头上的我看到手边有本敞开的书,顺手拿起来就看入迷了。
过了半个小时,老公找我求和,看到正在看书的我早已忘掉刚才的不快,他觉得自己不仅没看书,还白白多气了半个小时。
读书是自卑终结者。
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她爸赌钱输了,她妈妈跟别人跑了。有一天,她爸醉倒在街边,被发现时已经过世了。后来,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师同学都担心她会变得内向、自卑,但她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阳光开朗。
读了很多人物传记和经典名著的她,并没有在原生家庭的阴影里钻牛角尖,而是转头扎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中。
读书真的很重要,因为一本本书就像一节节脊椎,稳稳地支撑着读书的人。
04
台湾地区的文案天后李欣频每天都要读一本书。她说,阅读是最大的资产,没有人可以拿得走,你每天看一本书,一年就能与别人有365本书的差距。
她的身份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而增加,广告人、作家、教师、演讲者、主持人……读书不仅让她的事业像开了挂,还让她活得更开心了。
她的家里到处都是书,“浴缸边的书,是我在泡澡时陪我说话的情人;床边的书,是哄我入睡的心灵伴侣;电话边的书,是让我接到话多、无趣又无法打断的电话时,可以暂时把我的耳朵、脑袋假释出来的保释官”。
我也曾试着学她一天看一本书,但如果书籍厚、内容深、时间紧的话,我就会因为做不到而倍感压力,而且对我来说,看得太快容易囫囵吞枣,过目即忘。
后来,我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读书频率与效果之间的关系。考虑到自己业余时间才有空看书,看完还要梳理读书笔记,经探索与调试,我觉得每周读两本书最适合我。
我喜欢拿出早起的一两个小时或周末这种“成块”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因为碎片化的时间让我感觉好像还没深潜就得浮出,有点进入不了读书的状态。
通常情况下,我在工作日可以不疾不徐地翻完一本,周末抽出半天时间也能看完一本,时间充裕的话还可以多看一些。
05
作为一个每周读两本书的既得利益者,我来分享三点心得:
1.每个月至少去一次图书馆
我高频地在微博上晒书,曾有读者问我,买书是笔不小的开支吧?
首先,我觉得,一本书通常还没一杯咖啡贵;其次,我读的书,半数以上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我经常去的图书馆书籍更新较快,图书证借书额度是10本,我每月至少会去一次。
我平时发现想读的书就会去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馆藏查询”里找,如果图书馆里有这本书,我就会把查询页面截屏保存下来。
每次去图书馆前,我心里会有一个大概的借阅计划,会先去找平时截屏保存的书,然后再去自己感兴趣的分类书架上挑别的书。
我精选出10本书,自助办理借书手续,然后放进图书消毒机里杀菌后再放进书包,背回来慢慢看。每次可能有一两本没看,其余的看完、做完笔记后一起还掉,然后我再去图书馆借。
2.争取读一本书就有一本书的收获
我读一本书时,会想象和这本书产生一定的连接感,做读书笔记就很有效。如果是买来的书,我会拿各色笔在书上写批注、画重点、记联想;如果是借来的书,我会在草稿本上简单记下内容提示和所在页码,方便读完以后做读书笔记。
除了做读书笔记,我还“不择手段”地创建连接感,比如遇到不同于作者的看法时,我的内心会开展一场辩论赛;看到好玩有洞见的地方,我会讲给老公听,并和他讨论一番;看完整本书后会翻回目录,尽量复述出书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看音乐家传记时会放他的歌曲,看建筑师传记时会搜他设计的建筑图;有时还会把书里介绍的方式或方法,有的放矢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读书时和读书后创建的连接感越多,读书的收获就越大。
3.从每周读一本书开始
我的一个女同事,以前很少看书,失恋后,常来找我聊天,想让我开导开导她。我借给她几本情感类的书,一开始她不想看,后来无聊中翻着翻着就看进去了。从那以后,她再也没让我开导过她,我猜她在书里找到了比我更懂感情问题的高手。
正如蔡康永所说:“去参加一个朋友的聚会,你能够遇到一些厉害的人,但能够遇到讲话惊为天人的人的概率极低。可是,只要你打开一本书,就会立刻被他们吓到。阅读最大的乐趣就是你会读到厉害的世界,里头还有许多厉害的骨肉丰满的人。”
对于很少看书的人,不必一下子就要求自己每周看两本。凡事讲究循序渐进,你可以先从解决自己困境的书切入,根据工作性质和时间安排,从每周一本甚至每月一本开始,慢慢确立每周最佳的阅读量。
不必钻数字上的牛角尖,不必和其他人比较,任何进步对自己来说都意义重大。当读书的感受从有用转变为有趣后你会发现,读书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宁、生活的激情和优质的独处时间。
远离浮躁,观照内心,可以获得一种更加高级的开心。每周读两本书不只会让人生开挂,更会让人活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