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收拾旧山河
朱元璋的个人“奋斗史”
朱元璋,今人言及这位大名赫赫的皇帝,往往和“骇人听闻”这个四字成语联系起来,人们总是指斥他诛杀功臣的千古凶暴和个人性格方面的阴鸷沉猜。确实,这位明太祖立法严酷,尽揽朝中大权于己手,建立锦衣卫皇家特务组织,禁锢百姓思想。为了诛除功臣,他机关算尽,大肆罗织,戕害无数无辜人命。
在朱元璋时代,帝王皇权不仅仅被神化,也被推至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顶尖地位。同时,文臣士大夫再无“尊严”可讲,随时会被皇帝或者太监一声令下,按在朝堂上当众被“杀威棒”一样的“廷杖”击打。看见众臣士大夫在殿下翻滚哀号,朱元璋脑海中很有可能幻化出他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形象:一位步履匆匆、惊惶四望、衣衫褴褛、手提打狗棒、四处乞讨的和尚。
所以,看见自己的臣下被卫士们用大棒乱打,朱元璋那变态的心中,肯定会涌起无限的快意。
但无论如何,朱元璋在开国者最基本的“道德”方面,却无任何令人指摘的地方:明朝得国,正大光明!
中国历史,自上古三代之后,得国最正的,只有汉朝与明朝。刘邦与朱元璋,皆平头百姓出身,一刀一枪拼打出国家,化家为国,由匹夫而成为天子。其兴兵之始,本来就是荒乱末世活不下去,原意并无欺上造反之心和狡诈乱世之意。而且,他们两个人又不似曹操、司马懿、刘裕、萧道成、赵匡胤之流,那些人凭借在手中的掌国大权,篡夺老主人的国家。
当皇帝后,朱元璋忌讳多多,唯独不忌讳自己“匹夫”的苦出身身份,在诏书中多次自称发迹前是“淮右布衣”,总忘不了自比刘邦。也甭说,史书上记载,朱元璋“先世家沛(地),徙句容,再徙泗川。父(朱)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不知是朱元璋授意还是当时记实录的史臣“希旨”,连他的“老家”也与汉高祖刘邦同籍。
当然,时代在进步。史臣笔下,朱皇帝他妈不像刘皇帝他妈是被“神龙”摁在地上受的孕,而是“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
古人每当涉及记载皇帝之诞生,想象力总是贫乏,刚刚在“神龙”“神虎”梦奸帝母的叙述上有些“改进”,笔势一转,又归流俗:“(朱元璋)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这些当然纯属瞎编滥造。朱元璋家穷得叮当乱响,不可能连夜烧柴煮鸡蛋。果真数夜屋里发光,也早被元朝政府的探子上报加以铲平。无稽之谈,帝王附会罢了。
朱元璋自濠梁起兵以来,定东南,平“汉”,灭“吴”,击降方国珍,打败陈友谅,收取两广,而后收拾队伍,鼎力北伐,平秦晋,取大都,继而收蜀取滇,十五余载苦战经营,终成大一统的明朝。
所以,史臣这句话,绝对不是拍马屁:
“明太祖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