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早岁已知世事艰(二)

于是,和尚更思人间事,小朱在佛前掷卜三次,终于为自己出去做“贼”找到了心理凭依。至正十二年三月十五日,朱元璋穿件破烂僧服,直抵濠州城下,要见当时占据此城的“城大王”郭子兴。

郭子兴,原籍曹州。其父乃一走方郎中兼算命师傅,年轻时为谋生在定远一带转悠,最后,他娶县中一老财主瞎而胖的闺女为妻,家财益饶。腰中有了钱不算,瞎老婆还为郭生下三个儿子,其中老二就是日后的郭子兴。郭子兴长大后,任侠好施,喜筵宾客。如此的“惹事精”,赶上乱世,定为一方英雄。

乱起之时,郭子兴聚数千青年人,一举攻克濠州,一时间声名大振。与郭子兴同为事头的,还有郭德崖等四个人。五位爷各称“元帅”,谁都不服谁。郭子兴本人土豪出身,另外四位百分之百的“流氓无产者”,粗鲁野蛮,日行剽掠。郭子兴很看不起他们。

四人不悦,合谋想搞掉郭子兴。

濠州门兵见朱元璋这样一个粗头大脸的怪和尚要见元帅,以为是间谍,立刻把他五花大绑并通禀郭子兴。结果,郭子兴见来人状貌奇伟,聊了几句,很投脾气,大悦之下,他把和尚任命为自己的贴身亲兵,立刻就让朱和尚当上十夫长。

日后,凡有攻伐,郭子兴皆让朱元璋打头阵。小朱运气不错,往往旗开得胜。由于当时郭子兴与四帅倾轧,正需贴身卖命的心腹,他很快就把自己的义女马姑娘嫁给小朱为妻,正式为他起名为朱元璋,字国瑞。

成为郭元帅的乘龙快婿后,朱元璋在军中地位日益提高,人皆呼之为“朱公子”。至于他的老婆马氏,乃郭子兴老友宿州人马公之女,十余岁时父死,入郭家为义女。

“朱公子”个人事业有成,但当时“红巾军”的形势却一派大坏:十月间,元朝丞相脱脱亲率兵马,在徐州大败义军“芝麻李”。赵均用、彭早住(彭大)两部人马也被击溃,一起窜入濠州。赵、彭二人喧宾夺主,入濠州后地位反而在郭子兴等“五帅”之上。

“五帅”见风使舵,郭子兴尊礼彭早住,孙德崖等人拥推赵均用,各自拉帮结派。城外,脱脱派贾鲁率大批元军把濠州围个水泄不通。

大乱当前,濠州城内诸人互相算计。孙德崖挑拨赵均用,说郭子兴眼中只有彭大。赵均用愤怒,设计诱执郭子兴,捆起来准备杀掉。朱元璋当时正在淮北带兵,闻讯大惊,忙回濠州向彭大诉怨。彭大怒,拍胸脯说:“有我在,你岳父肯定无事!”于是,两个人拥兵而行,直冲入赵均用府邸,把浑身枷锁的郭子兴救出。

麻秆打狼两头怕,赵均用没敢吱声。只有孙德崖心中暗恨没杀成郭子兴。

还好,濠州被围七个多月后,元军主将贾鲁病死,围解。城内的赵均用和彭大来了精神,一个称永义王,一个称永淮王,关上门当起王爷来。

朱元璋处于“创业”期,很注意招募人才,陆续得淮西二十四将为自己效力。这些人的名字一定要记住,除汤和外,再除去明朝建国前战死的,其余皆在功成后被朱元璋整族诛除。他们是: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常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材、张赫、周铨、周德兴。

带着这些人,朱元璋南攻定远,软硬兼施,连蒙带骗,收降附近占山据寨的红巾军近三万人,“军威大振”。

不久,定远人冯国用、冯国胜(又名冯胜)兄弟也率众来投。与其他苦大仇深的起义军首领不同,冯氏兄弟地主出身,读过书。特别是冯国用,很有政治头脑,向朱元璋建议道:“金陵虎踞龙盘,帝王之都。您应该先拔金陵,定鼎之后,命将四出,救生灵于水火,施仁义于远近,切勿贪妇子玉帛之小利,如此,天下不难定也!”

朱元璋闻言大悦。

继冯氏兄弟之后,定远儒生李善长也来投靠。此人与朱元璋一见倾心,气味相投,马上就被任命为“掌书记”,军政大事皆咨之而后行。

红红火火之际,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也来归附。当时李文忠年仅十二,牵着二舅的衣服不放,朱元璋感动:“外甥见舅如见母呵。”就把他和沐英等少年兵皆“赐”姓朱,养为义子。每逢大乱之世,诸将皆喜养“义子”自固。日后,朱元璋有义子二十余人,有名的除李文忠、沐英外,还有朱文刚、平保儿等人。这些义子并非只是充任朱元璋保镖那么简单,日后朱元璋“生意”做大,义子们又兼“监军”之用,监视诸将。

朱元璋庄稼汉出身,统驭人才却很有一手。除义子外,他攻下金陵后又实施主将留家眷当“人质”的做法,逐渐使之成为制度,以防将领叛变。而且,冯氏兄弟、李善长等“知识分子”给予他很大启发,为防止手下大将身边也有“诸葛亮”出谋划策,朱元璋严禁诸将手下置儒生,只允许设办事员一类的吏来处理公务。

濠州方面,彭大、赵均用二人裹胁郭子兴等人,窜往泗州。其间,彭、赵二人争权,士卒内斗,彭大本人竟中箭而死。由此,赵均用一支独大,兼并彭大手下部伍,又开始打郭子兴算盘,时刻想整死他。

在外掠地的朱元璋闻之,遣人劝解:“赵王您当年落魄趋濠州,倘若郭公闭门不纳,必死无疑。入城后,您又踞位其上,以势凌之。郭公乃无大略之人,容易对付,所可虑者,乃郭公手下驻滁州将领。”

赵均用思之,甚觉有理,加上收受朱元璋大笔金宝孝敬,便放郭子兴去滁州。

郭子兴人到滁州,朱元璋立刻率两三万人马来归。郭感觉很好,也想过下当王爷的瘾,想立刻称王。

朱元璋劝阻:“滁州四面皆山,舟楫商旅不通,非求安立国之地。”

郭子兴悻悻,但不得不听。

郭的为人,枭悍善斗,个性刚强不容人,待人寡恩。每俟事急,郭总召朱元璋谋议,亲如左右手一样;事解,则马上轻信人言,戒备这位屡立大功的女婿。

入滁州才一个多月,郭听信谗言,剥夺朱元璋一切兵权,并要召女婿的文胆李善长为自己做事。李善长厚道人,涕泣不行,依旧待在朱元璋身边。

在这种危急情势下,朱元璋发挥其天性中“大奸似忠”的品质,对老丈人“事之愈恭”。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妻子马氏从家中拿出大把金银珠宝往自己干妈那里送。

枕边风最硬,郭子兴老婆天天在老公面前说干女儿、干女婿的好话,终究使得朱元璋免于被杀的命运。

至正十四年冬,元朝丞相脱脱率大军进攻高邮的张士诚,分兵围六合。六合守将心慌,遣人来求郭子兴出手相援。

张士诚本人不是红巾军出身,郭子兴与六合守将多有旧怨,根本不愿发兵。

朱元璋劝说:“唇亡齿寒,六合一破,滁州不能独存,何必因小而失大!”郭子兴醒过味来,连连称是,询问诸将谁愿领兵救六合。

当时,元军号称百万,众人皆畏,无一人愿往。

朱元璋自告奋勇,提数千人东去,坚守瓦梁垒。元军势大,不久攻下六合,直逼滁州,朱元璋赶忙回防。

其间,朱元璋用计,命部将耿再成佯败,引元兵来攻。元兵追击,朱元璋忽然掉头反击,埋伏的兵马四起,滁州兵又冲出,大败元军。

得胜后,朱元璋忙派人把缴获的马匹悉数还与元军,送酒送牛慰劳,表示滁州城内皆是大元良民,目的是完城自保,对官军没有恶意。

元军有了面子,又攻不下滁州,就上报说“招安”了滁州,径直参与高邮围城战,放了郭子兴、朱元璋一马。

可笑的是,高邮城内张士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之时,元廷内讧,顺帝一纸诏书解除丞相脱脱兵权,散罢其兵。一时间,高邮围解。

朱元璋方面,此时得到虹县壮士胡大海入伙,此人长身铁面,智力过人,立即被任命为先锋将。

眼见归附人马日多,滁州乏粮,朱元璋就建议郭子兴南攻和州。郭子兴同意。于是,朱元璋派胡大海领兵,一鼓而下和州。郭子兴大喜,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至此,十夫长变成了总兵官,朱元璋终于有了发家的大本钱在手。

为了经营“根据地”,朱元璋整肃军纪,严禁掠人妻女。于是附近百姓大悦,都把他的军队当成人民的队伍。

刚刚消停了几十天,濠州“五帅”之一的孙德崖率部下拥至和州就食。朱元璋见老上司来,不敢不让他进城,连忙热情招待。

身在滁州的郭子兴闻讯大怒,率众兵前往和州,想与老对头孙德崖火拼。孙德崖听说郭子兴气势汹汹而来,心里也惊,忙指挥人马往外撤。

朱元璋觉得过意不去,亲自送部队出城,并让孙德崖率军殿后,镇抚己军,免得与郭子兴的入城先头部队发生冲突。

不料想,郭子兴怒气冲冲来得快,正赶上孙德崖往城外走。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两支友军登时交手,杀得你死我活,孙德崖被郭子兴活捉。

朱元璋闻变,策马欲逃,被孙德崖手下军将一棍子打落马下,捆个结实,拥之而行。半路,众人遇见孙德崖弟弟,一起商量,准备杀掉朱元璋泄愤。

彼时,日后的朱皇帝命悬一线,只要有哪位急红眼的孙德崖部下上前给他一刀,日后中国历史就会全然改变。

关键时刻,孙德崖部中有一位张姓将领上前全力阻止杀人,认为现在还不知道孙德崖死活,如果杀掉朱元璋,主帅也必死无疑。

和州城内,郭子兴正高兴逮住孙德崖,准备千刀万剐了这个“老战友”以泄愤。忽听女婿朱元璋被对方生擒,他快乐顿成郁闷,如失左右手,立即派汤和为“人质”换回朱元璋。又是那位张姓将领力争,孙部兵将释放了朱元璋。无奈之下,郭子兴只能放掉孙德崖,不久汤和也从孙部得归。

此次遭遇,险过剃头,如无那位张姓将领,朱元璋早就被砍掉人头。可叹的是,这位张姓将领并未留下名字,日后再无出现于史书之中。一是可能在混战中死亡,二是可能隐姓埋名。否则,朱元璋就会和他儿子朱棣一样,也有一个“恩张”了(事见朱棣传)。

值得一表的是,作为堂堂一方统领,郭子兴因放走孙德崖一事郁闷至极,终日咬牙切齿,自己和自己较劲。三个月后的一天,他酒后越想越气,一下子脑溢血,死了。

当时,红巾军中势力最大的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号“小明王”,改元“龙凤”。自然,刘福通以“大龙头”自居,行檄天下,也派使者到和州招抚,任郭子兴之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有三子,长子战死,次子郭天叙,三子郭天爵),以张天佑和朱元璋为副元帅。这个张天佑是郭子兴的小舅子。

《明史》和《实录》等书上讲,太祖(朱元璋)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即拒绝接受刘福通的“任命”,“然念(韩)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这完全是日后朱元璋“阔”了翻脸不认人的瞎编派。

当时接到这种任命,几个人乐得屁颠屁颠。与方国珍、张士诚不同,那些人有与同元朝讲条件受招安的“本钱”,而朱元璋等人当时的身份是“群贼”,翻来翻去想找一条粗腿来抱。他们巴结不上大元,好歹先靠上一个韩林儿这样的“皇帝”,混个名号,心理上也好受些,四处攻掠更有借口和凭恃。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从前在滁州时见干妹夫声名日盛,当时就想以毒酒害死朱元璋。朱元璋当时不说穿,如期与二人一起赴宴,中途忽然勒马跃起,往复再三,仰头向天空喃喃自语,煞有介事似在与“神人”谈话。而后,朱元璋变脸大骂:“我怎么对不起你们两个人,空中神人告诉我,你俩要用毒酒杀我!”

这两人不察是消息泄露,真以为有神灵佑护干妹夫,骇汗浃背,自此再不敢对朱元璋萌生害意。后来,郭天叙与另一个副元帅张天佑均死于陈野先之叛。郭天爵被韩林儿任为中书右丞。朱元璋得势后,找个借口把这位干小舅子杀掉。由此,他干老丈人郭子兴就成了绝户。不过,郭子兴有一妾生女,后被朱元璋享用,封为惠妃,还生下蜀王、谷王、代王三个儿子。这样讲的话,郭也有幸使血脉得延。洪武三年,朱皇帝追封老上司郭子兴为滁阳王,终于了却他当王爷的耿耿“夙愿”。

势之在起,人人从龙。虹县人邓愈、怀远人常遇春两位神勇之将即来投附。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很有政治权谋和御人手腕。他知道常遇春乃武装头目刘聚手下,便说:“汝因部队无粮来归,然汝故主在,吾安得夺之。”

常遇春顿首泣诉:“刘聚剽掠盗贼,胸无大志。如能效力于您,虽死犹生!”

当时,朱元璋正要渡江发展,便激言道:“能相从渡江乎?取太平之后,归我未晚也。”

本来,朱元璋坐屯和州,一直想渡江开辟新领地,却找不到渡船。之所以忙着渡江,重要原因之一是军粮问题。虽只一江之隔,对面的太平路周围皆是产米区,乃鱼米之乡。如果部队得进,吃穿不愁,日后的发展肯定就是硬道理了。

恰在此时,廖永安、俞廷玉一伙人,率领一帮人马船只泊于巢湖结水寨自保,遣使向朱元璋表示投附之意。朱元帅大喜,“此天意也,机不可失”,亲自率兵至巢湖与廖永安等人会合。接着,他登舟前行,在黄墩大败元军水师,打通了通向长江的水路。

1355年夏,朱元璋集结大军,直攻采石矶。常遇春身先士卒,在牛渚矶大显神威,单人持戈跃上岸边,所向披靡,攻克采石矶。大军乘胜,径冲太平。元朝太平路平章完者不花等人弃城遁逃。

在太平,朱元璋定下攻取金陵方略,又得儒士陶安、汪广洋等人,开帅府,立规模,移文仍用龙凤年号,旗帜战衣皆红色,俨然一支正规的红巾军。

但是,太平一点也不太平,城四周元朝军队密布,元将蛮子海牙等人以巨舰拦截采石矶,中闭姑孰口。元朝地方民兵武装头领陈野先进攻最积极,与其将康茂才水陆分道,充当元军先锋,直杀太平城下。

岂料,朱元璋早有准备,命徐达、邓愈出奇兵突出其后,在襄阳桥设下伏兵,一举生俘了陈野先。

朱元璋释之不杀,陈野先表示降附,但他心中仍然想帮元朝灭红巾军。于是,他写信给蛮子海牙等部以及屯于集庆路附近的元军“招降”,表面上是招降之辞,实则意在激之,想激发这些人的血气和斗志反攻。

不料,各路元军本就怀有二心,见到这位陈猛将都投降了,皆无斗志,一时间真有许多人前往太平向朱元璋投降。

自悔失计之余,陈野先暗嘱其老部下,待红巾军攻集庆时不要卖命,并声称自己有机得脱的话,一定复归元军。朱元璋闻之,也不强留,纵之使还。

溧阳、句容、芜湖等地,皆在朱元璋掌握之中。

陈野先被朱元璋释放后,纠集旧部,在秦淮河附近集结,暗中与元军集庆主将福寿联络。此时,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与舅舅张天佑两人均领兵,先于朱元璋对集庆展开进攻。攻了几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陈野先部根本不卖力,郭天叙和张天佑手下又无猛将,双方在集庆呈胶着状态。

陈野先以商议军事为名,请都元帅郭天叙和副元帅张天佑来自己营中饮酒。二人不知是计,欣然前往。刚一落座,大刀横飞,两位主帅前后脚进地府报到。

陈野先与元将福寿立刻对红巾军败军猛打,边杀边追,一直追击到溧阳。

岂料想,溧阳的元朝地方武装只知道陈野先投降的事情,认定他是“贼”,听说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来,立刻准备上好的埋伏圈,正好把陈野先候个正着。见到迎前的一伙人皆元军装束,陈野先还没在意,刚要张口打招呼,对方箭飞枪掷,自己成了血蜂窝,死于马下。

即使有了陈野先的“前鉴”,朱元璋仍旧礼待元朝官员。太平陷落后,元朝贵族哈纳出(木华黎后人)被俘,天天郁郁不乐。朱元璋对他说:“人臣各为其主,何况你又有父母妻子,还是放你回去吧。”这些小伎俩,日后证明效果奇佳。

1356年春,大将常遇春又出奇兵,在水上大败元朝蛮子海牙的水军,自此,元军扼江阻遏之势遂衰。四月,朱元璋率领诸将,水陆并进,向集庆发动猛攻。

朱元璋部下勇猛,又无陈野先这样的人诈降与城内里应外合,一下子就把驻守城外的元军陈兆先部打得大败投降,得数万降卒为己用。

为了表示自己宽宏大度,朱元璋故意从这数万降兵中挑出五百精壮之士为自己的护卫,并在夜间解甲而寝,安睡达旦,以示不疑。此计管用,新降兵士疑惧顿消,铁定心要为朱元璋卖命。

几天休整后,红巾军尽力攻城,冯国用将五百兵为先锋,在蒋山大败元军,直抵城下,诸军拔栅竞进。元将福寿督兵力战,终于不敌,兵败身死,集庆最后落入朱元璋之手。

元将康茂才率部投降,蛮子海牙逃归张士诚。

有了集庆这块风水宝地,朱元璋终于为帝业奠定了最稳固的根基,不仅获形胜之地,又平添兵民五十万。

于是,他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并设天兴、建康翼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上报韩林儿后,“朝廷”升任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索性让朱元璋做了江南行中书省平章,诸将不少人也获封为元帅。

此时,元朝大军正和刘福通诸部周旋,所以朱元璋暂时还很安全。

当然,应天府周围,东有元将定定,西有徐寿辉,南有元将八思尔不花,北有元朝地方武装青衣军,而且东南还有张士诚势力,皆虎视眈眈,想不居安思危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