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非偶
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齐国遣使至郑、卫、鲁三国求救。至六月,大破戎兵,齐僖公派遣大臣向驻守在齐国的各国兵士馈赠食物。不久,回来的大臣向齐僖公报告说:“臣已按照鲁国确定的次序,先后向鲁、卫、郑三国兵士进行答谢,他们也向主公您表示感谢。”
齐僖公笑道:“好,他们都是此次战役胜利的功臣,一定要厚待他们,以表我大齐答谢之心。”
那位大臣望着满脸喜色的齐僖公,犹豫良久才终于回道:“只是,郑国公子……公子忽似乎对这赠送不太满意。”
这让齐僖公有些纳闷:“难道是对我们的赠礼不满意吗?”
“不是!”那大臣摇了摇头,道,“据臣猜想,公子忽应当是不满意这赠送的次序。”
“为何?此次答谢是依照鲁国确定的次序,鲁国是最知周礼的,难道有何不妥吗?”
大臣叹了口气道:“虽然鲁、卫、郑都是姬姓,但郑国是伯爵,鲁国与卫国都是侯爵,依照周礼,郑国确实应该排在末位。可是国君您想想,那公子忽是何人,岂愿屈居人后?况且此次战役中,郑国出力最多,不仅斩下了北戎三百多兵士的脑袋,而且还俘虏了北戎的两位主帅大良和少良,是最大的功臣。若是这样看来,将郑国排在最后赠礼,确实不太妥当。”
听了这番话,齐僖公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刚毅果敢的公子忽形象。当年,郑公和周天子因信任问题交换质子,公子忽便被作为郑国的人质送到王都。
小古文
《左传·桓公六年》节选
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于齐。于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后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太子曰:“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到了王都后,公子忽不但没有受到周天子的刁难,反而得到两任周天子的喜爱。因为每当郑公与周天子发生矛盾,公子忽总能从中调停,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子忽除了果敢,还有着不同常人的聪慧与机敏。齐僖公自己也十分看重这位公子。齐僖公还记得,曾经自己开玩笑似的对公子忽说,要将自己的女儿文姜嫁给他,却被他一口回绝了。齐僖公打听之后才知道,公子忽拒绝他竟然是因为齐国强大,不愿落得攀附大国的口实,这真是让他感到既好气又好笑。这公子忽是个有骨气、有魄力,且有远大志向的人。这一次他带领郑国的士卒击退了北戎,也显示出了他的统军作战能力。真羡慕郑公啊,有这样一位有才干的公子。
然而郑国有才干的公子何止公子忽一人呢?听说郑庄公宠爱的夫人雍姞是宋国壅氏女子,历来受人尊敬,她也为郑伯诞下一子——公子突。据说这公子突也是聪明伶俐,且十分受郑伯喜爱。二子都如此具有才干,如果相互扶持必能使郑国强大,但假若二子相争相残,那郑国恐怕得陷入无休止的内乱吧。
“主公!”正想着,大臣出言打断了他的思绪,“为今之计,该如何弥补?”
齐僖公想了想道:“为今之计,定是要好好安抚郑国公子的情绪,让他觉得我齐国并未有丝毫看轻他的意思。”顿了顿,齐僖公继续道:“这样,你再亲自带着寡人的口谕前去,说公子忽乃青年才俊、人中龙凤,寡人愿将我齐国的公主宣姜许配给他,以结齐郑之好。”
成语在线
齐大非偶
“齐大非偶”这一成语出自这个故事:在春秋时期,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郑国公子忽认为自己和文姜不匹配,两国联姻不可行,所以辞婚。公子忽的态度和言辞有理有节,不由令人赞叹。从文姜以后的种种作为来看,公子忽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这个成语后来常被辞婚者用作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
那大臣领命再次来到公子忽的营帐中,将齐僖公的话一字不落地转述给他,并还添加了诸多赞美之词。但是公子忽听完,仍旧是义正词严地拒绝:“多谢齐公美意,只是如今齐国强大,郑国弱小,若是郑国的公子娶了齐国的公主,难免会落人口实。齐国虽然强大,公主却终究不是我的良配,不敢高攀。”
大臣见始终无法说动公子忽,便叹了口气默默退出营帐。郑国大夫祭仲见齐国使臣退出,终于忍不住说道:“公子,为何您要拒绝齐国的一番美意?您要知道,在郑国,虽然您是公子,可是国君更宠爱壅氏所出的公子突,且公子突乃智勇双全之人,要是他与您抢夺君位,公子该当如何?如今齐侯如此赏识您,愿意将齐国的公主许配给您,要是有齐侯这样的大国君主做国丈,您就无须担心公子突了。”
然而公子忽只是笑了笑,一脸肃穆地说道:“祭父不必忧心。男儿立于世,应当靠自己的本事,哪能事事仰赖他人?与其依靠他人,受他人掣肘,不如依靠自己,所受的福惠反而更多。”
祭仲深知公子忽是心志坚定的人,此番既已说得这样清楚,想来是不会改变主意了,便也只能作罢。翌日,齐僖公再次派遣使臣前来向公子忽赠送金帛作为犒赏,公子忽便带着这些金帛回郑国了。
不过,正如祭仲所说,公子突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虽然郑庄公为避免兄弟相残,将公子突送去宋国,最终让公子忽继承郑国君位,但公子突却依靠宋国夺回了王位。而公子忽因为没有强大的后盾,当得知祭仲在宋国的胁迫下要拥立公子突,只能狼狈地奔逃到卫国。其后,郑国一直内乱不止,在不断的内耗下,郑国小霸主的地位就此宣告结束。
给孩子的话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公子忽是一个有真本事的人。战场上,他作战勇敢,大破戎兵,显示了统兵作战的能力;朝堂上,他机智聪明,善于应变,多次成功化解郑国和周王室的矛盾,体现了斡旋国事的智慧。同时,公子忽是一个有骨气的人,并不因为齐国是大国,就以联姻的方式攫取自己的政治资本,凡事都凭自己实力去获得。但也有人说他缺乏政治家的眼光,两次拒绝与齐国联姻,少了巩固王位的后盾,落得最终逃奔卫国的下场,郑国也因此而衰落。你是怎样看待公子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