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遭连夜雨(一)
内忧外困下的崇祯帝
崇祯帝朱由检是明光宗第五子。由于早年丧母,身边没有任何可信赖的家人,在童年所遭受的孤独感、被遗弃感、挫折感,决定了他日后猜疑、偏激、固执的性格。
崇祯帝唯一比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明熹宗强的,是他酷爱读书,从小一直受着正统的儒家教育。
继位后,崇祯帝轻而易举地铲除了魏忠贤阉党毒瘤。放松之余,骄矜之气溢满胸膛,他顿觉自己是个天纵英明的帝君。
自损栋梁——枉杀袁崇焕
登基之初,由于早闻其名,崇祯帝对袁崇焕非常信任,命其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元年秋八月,袁崇焕入京觐见,在皇帝面前许诺五年之内可恢复全辽境土。崇祯帝闻言更是大悦。
崇祯二年夏七月,袁崇焕至旅顺,杀掉了皮岛的明朝大将毛文龙。崇祯帝闻毛文龙被杀,登时大骇。镇守一方的大将被杀,确实出乎意料。但由于当时正倚重袁崇焕,崇祯帝只得降旨褒奖,认定他杀得好,并下诏宣谕毛文龙罪状。后来,这反而成为袁崇焕被杀的一条罪名:擅杀大将。
当时与后世,均有好事者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中了后金的反间计,自剪羽翼,亲痛仇快。这些人往往以东江镇日后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叛明降清为口实,认为皆是由于毛文龙之死引致。其实,袁崇焕杀毛文龙仅仅几个月后,皇太极就从长城逾入内地,为此,袁崇焕急忙携军救援。
崇祯帝偏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自毁长城,杀掉了袁崇焕。如果袁崇焕不死,依他的指挥控制能力,东江镇兵将肯定会被打造成为一支恢复辽东的劲旅。而假如毛文龙不死,这个跋扈明将必定会叛明降清,日后被乾隆帝编入《贰臣传》。
毛文龙被杀三个月后,皇太极率兵绕过山海关,由蓟镇长城的长安、龙井关、洪山口毁边墙入侵,并攻占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城。
后金军忽然出现在北京城外,对北京展开围攻,这就是明代人口中的“己巳虏变”。
乍闻后金军逼近京师,明廷震骇,立刻调诸路兵马入京来援。袁崇焕闻讯,在先派出赵率教入援的同时,即刻率祖大寿等人急赴前线,步步为营,途经抚平、永平、迁安、丰润诸城,皆留兵营守。
不久,明将赵率教战死的消息传来,后金兵也蜂拥而至。袁崇焕大惊,急引兵趋至北京城下,在广渠门外立营。虽然袁崇焕手中仅有不到两万人,但他们斗志高昂,数次与后金军交战,皆得胜而还。
见袁崇焕营盘坚固,无隙可乘,一直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便欲施用“反间计”来除去袁崇焕。当时恰好营中有两个先前在城郊牧马厂被俘的明朝太监杨春、王德成在押,他遂命令汉人降将高鸿中与鲍承先两人趁黑坐在这两个明朝太监的营帐外,假装酒醉,放言说城内袁巡抚与大金有密议,准备里应外合。夜间,哨兵故意放两个太监逃脱。
这两人一回城,像兔子一样跳到崇祯帝面前,把这件“天大的秘密”讲与皇帝听。刚愎自用的崇祯帝竟然中了皇太极这种最简单的诡计,很快就派人逮捕了袁崇焕,打入诏狱,严刑拷问。
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为此惊惶至极,出城后即拥兵向辽西奔逃。幸亏袁崇焕在狱中写信召唤祖大寿,他当时才没有叛变。
由于山海关、宁锦一线仍在明朝掌握中,加之后来的孙承宗御敌有方,皇太极只得率兵退走。北京有惊无险。
后金退兵后,明廷开始审查袁崇焕一案。
当时,大学士钱龙锡持正,得罪了不少暗藏的阉党成员。阉党王永光时为吏部尚书,引其同党御史高捷等人猛烈攻击袁崇焕,诬称他暗中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引清兵入关。这些阉党本意是想以袁崇焕兴起一件新的大“逆案”,顺便攀引钱龙锡,于是,他们大造舆论,讲袁崇焕杀毛文龙是由钱龙锡主使。
最终,袁崇焕被判凌迟,其兄弟妻子长流三千里,抄其家产归公。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刚过中秋,袁崇焕被剐于北京闹市。
袁崇焕被杀,乃是天大的冤案,但不少无知的北京市民却信以为真,恨极了这个引狼入室的袁巡抚,纷纷上前高声责骂,甚至生食这位耿耿精忠烈士的身上之肉。
千刀万剐,明朝就是这样对待袁崇焕这样一个大忠臣的。
被杀前,袁崇焕作《临刑口占》,依旧对大明朝忠心耿耿: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仍旧守辽东。
大英雄被剐之时,紧咬牙关,欲哭无泪,只能仰望苍天,让冤屈激荡于胸中!
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的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最终为袁崇焕“平反”的,竟然是“鞑子”皇帝乾隆。这真是个历史的黑色幽默!如果罗贯中地下有知,知道自己的《三国演义》多年后被后金的首领皇太极当作“兵书”来用,学习“蒋干盗书”的计谋,让崇祯杀掉了大明顶梁柱袁崇焕,罗老先生肯定会愤怒高呼不已。
遍地烽烟——以油浇火的“平贼”
崇祯帝继位以来用人不当,这自然是他不可推卸的主观责任,但罕见的自然灾害也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客观原因。坏运气是每个王朝灭亡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朱由检继位的第二年,即1629年,陕北突遭大旱。十余年间,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山东,无年不旱。倒霉的是,大旱后,蝗灾与瘟疫接踵而至,赤地千里,十河九干。由于乏食,最终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天灾加上人祸,小民无生路可寻,此外,官员贪污,横征暴敛,百姓只能走一条路:造反!
同时,明朝发展到晚期,土地高度集中,宗室、勋戚、官绅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愈演愈烈,贫者益贫,富者益富,社会的两极分化达至惊人地步。自嘉靖帝开始,“竭天下之财以奉一人”,万历帝变本加厉,天启帝有样学样,明朝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只得通过不断加派赋税来榨取民财。各级官吏巧取豪夺,竭泽而渔。由于农民纷纷抛荒逃散,造成水利失修,河患日甚,恶性循环下,天灾人祸不绝。军制方面,更是法久弊生,军屯、商屯均有名无实,士兵被拖欠军饷,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诸大将除身边亲兵可用外,基本上没有能信得过的兵校。军纪败坏、索饷哗变,几乎成为明末军队中的“主旋律”。
早期暴动的参加者,无非是一群想找口饭吃的乌合之众,无组织、无纪律,无任何明确目标,看似成千上万,实际上是一大帮拖家带口的饥民、流民,明朝正规官军如果认真应对,这些人马上就会作鸟兽散。而且,领导暴动叛乱的人中,不少是当地土豪世家子弟或者是明朝边军的中下级军官,为避免事发后暴露身份连累亲族,他们纷纷自起诨名、绰号。农民战争发展到中晚期,声势渐炽,首领们纷纷以本来姓名示人,绰号使用得越来越少。
明末农民暴动,最早当推崇祯元年延安的府谷人王喜胤,因当地大饥荒,他率杨六、“不沾泥”等人四处掠抢富民家里的粮食,“相聚成盗”。与白水县王二会合后,这伙人已有五六千人的规模,他们攻破宜君县城,大肆抢劫一番,窜入延安一带的黄龙山。后来的“大西王”张献忠,就加入了王嘉胤的队伍。
张献忠有待考证是延安卫人,年轻时可能在延安府当过捕役,也可能当过边兵,在榆林卫的洪承畴手下卖过力,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绝非一般因饥而反的平民,应该是在衙门或军门里当过差,有不少入世经验的“老油子”。由于在与官军作战中勇敢冲杀,他很快有了一支自己的武装,自号“西营八大王”。
至于李自成,虽然多年来一直说他是“农民领袖”,其实他并非农民出身,而是一个“下岗”驿卒,是有铁饭碗、吃官家饭的“城里人”。他生于陕西米脂,小名黄娃子,成年后到圁川驿充当驿卒。
明代,十里置铺,六十里置驿。驿站能为政府官员提供舟车、马匹、夫役、邮传服务,是很有必要的“公有”设施。随着明朝社会的全面腐化,驿站日益成为不少官员谋利的工具。他们往来经过时,常常敲诈勒索驿站,损公肥私。明朝驿夫、马户为了应付“官家”的差事,有时甚至倾家荡产。举例来讲,大驿站一年应该供银五万,但实际发下来的只有一两千两,县官扣下四百后,剩下的交给驿站。这点儿银子根本不够日常开支。即使如此,明政府内有人还打驿站的主意。
崇祯二年,给事中刘懋建议整顿驿站。通过整顿、精简,可以节省国家经费开支,抵销新饷。搞了一年多的时间,裁撤了数万驿卒,共省下六十八万两左右的白银——这区区六十八万两白银,事后证明,成为明王朝灭亡的导火索——明朝裁减驿卒,李自成也在其中,百般无奈之下,愤而参加农民军,“奋臂大呼,九州幅裂”。所以,七品给事中的一纸奏文,为大明朝掉入历史深渊加了一把力。
李自成登高一呼,饥民齐集,一天就聚起千余人,转掠四方。由于在政府部门做过事,他很会组织安排,十几天内就发展到数千人,往来奔窜,自号为“闯将”(关于“闯将”的名号,不少当代和明末、清朝的学者,包括姚雪垠先生在内,均认为李自成是“闯王”高迎祥的手下。其实二人根本没有关系,更不是舅甥关系。李自成后来的妻子高氏也和高迎祥无关。“闯王”“闯将”都是造反时用的诨名,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
饥民四处造反,府县官员们都是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总是上报说是“饥民”饿极了惹事,认为到来年春天有活干、有粮食吃时,事情会自动平息。但老天弄人,陕西等地连年干旱,饥荒越闹越大,造反之人越来越多。待明朝中央政府真正重视这件事时,小打小闹抢粮食的饥民暴动已经发展成有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造反了。
崇祯皇帝为解决问题,派左副都御史杨鹤去任陕西三边总督。
由于朝廷刚刚经历了皇太极杀至京城脚下的危机,各地不少精锐部队被抽调至京畿地区。杨鹤眼见陕西各处农民军规模庞大,手中兵少剿不过来,就主张以招抚为主,提出要实实在在解决饥民的吃饭问题,然后使饥民解散,由政府发给耕牛农具,让农民规规矩矩种田当顺民。
这种安抚策略虽然花钱多,但效果大,农民各安其业,不再会复出为盗。农民耕田有收成,生产恢复,政府可从赋税中回收银两,良性循环,应该可以解决问题。
崇祯皇帝觉得有理,发诏照准。由于当时不少农民军已经转入山西境内,陕西只有“神一魁”农民军的势力最大。听说官家招安,自己能当“干部”,“神一魁”率着六七万人到了宁州,正式投降,被杨鹤授予守备一职。入伙的饥民纷纷领取“印票”,领银子后各自回家。
当时,几乎陕西境内所有的农民军首领,包括“点灯子”“满天星”等,无一不受抚,得到相应官职。但是,得官后的农民军首领有的也留有后手,他们私留武器,占据要地,不时派人四处劫掠富户,号称“打粮”。另外,由于明政府只拨十万两白银赈济,杯水车薪,大多数农民仍旧穷饿至极,这些人自然也不愿意就这样回乡等着饿死,照旧团结在首领们身边,恋恋不去。
在此种情况下,朝内“主剿派”群攻杨鹤一方的“主抚派”,指斥他浪费了大笔国帑,最终造成“屡抚屡叛”的局面。崇祯帝是个急性子,花了银子看不见成效,大怒之下罢去杨鹤官职,重新确定剿杀方针。
剿杀之下,稍稍平息的民乱趁势又起。“神一魁”再次造反,攻占宁塞县城。不久,农民军头领们互攻,“神一魁”被杀。
胆识过人的洪承畴被委任为总督,陕西农民军相继被镇压,郝林庵、“可天飞”等人逐一被杀。这位洪总督爱使招降和收买的手段,“以贼杀贼”,铁角城、锥子山等农民军大本营一一被端掉,明军斩首数万人,陕西境内,一时间基本看不见大股农民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农民军并没有被杀光,不少人遁至山西,在那里轰轰烈烈干了起来。
当崇祯朝臣尽力镇压陕西饥民暴动的同时,皇太极在东北地区发动进攻,摧毁了大凌河城。
大凌河之战,明军数万精锐被歼,大量先进火器毁坏,损失不可谓不大。最重要的是,皇太极粉碎了明军东进的战略,迫使明军往后退缩。
崇祯七年,皇太极发兵二次入关打击明朝,总共持续了三个多月,在宣府、大同一带大肆杀劫,掳抢百姓、牲畜不计其数,而后扬长而去。
狂龙入海不回头——崇祯帝轻信农民军“投降”的后患
见陕西境内消停了一些,明廷便下令给临洮总兵曹文诏,让他带领陕西、山西诸将,去山西剿农民军。曹文诏手下兵不多,只有近四千人,立刻从甘肃庆阳开拔,经潼关、过黄河,率先击杀蒲州、河津一带的农民军。
到崇祯六年冬,从各地调至山西、河南、河北一带的围剿官军人数,已达三万多。一直号称“英明”的崇祯帝,此时也走了他前任的老路,派出不少太监到各部队当监军。
明末农民军之所以被蔑称为“流贼”,就是因为这些人善于四处游走,东打一下西杀一下,让官军四顾不暇。但华北地区多为大平原,叛乱者们无险可据,无山可藏。官军势大,进攻不懈。最后,大部分农民军被压制于河南界内的黄河以北地区不能动弹。
见突围无望,年底隆冬时分,“闯塌天”“满天飞”、张妙手以及李自成等人,佯称要投降,向京营总兵王朴递信。王朴和监军太监杨进朝大喜,立刻制止各部官军的围剿,向朝廷上报了六十多名即将接受“招安”的“降贼”名单,自认为兵不血刃,已经立下奇功。
“投降”名单上的人名很有意思,有的像是《水浒传》里梁山好汉的诨名,有的像是《智取威虎山》里匪徒的绰号:
贺双全、新虎、九条龙、闯王(高迎祥)、领兵山、勇将、满天飞、一条龙、一丈青、哄天星(当为混天星)、三只手、一字王、闯将(李自成)、蝎子块、满天星、七条龙、关锁(当为关索)、八大王、皂莺、张妙手、西营八大王(张献忠)、老张飞、诈手、邢红狼、闯塌天(刘国能)、马鹞子、南营八大王、胡爪、哄世王(当作混世王)、一块云、乱世王、大将军、过天星(惠登相)、二将、哄天王(当作混天王)、猛虎、独虎、老回回(马光玉)、高小溪、扫地王、整齐王、五条龙、五阎王、邢闯王、曹操(罗汝才)、稻黍杆、逼上路、四虎、黄龙、大天王、皮里针、张飞、石塌天(当系射塌天李万庆)、薛仁贵、金翅鹏、八金龙、鞋底光、瓦背儿、刘备、钻天鹞、上天龙。
千奇百怪的人名,共计六十一个。
明军放松警惕后,不少兵卒还与即将“投降”的农民军做起买卖来,偷出军营的军靴、棉衣、兵器等物卖与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