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到广西
洪秀全的勃然而兴
道光二十三年,春天某日。
广州街道上,因昨宵一夜风雨,地上铺满了吹落的枯叶。岭南的气候正是如此。四季常青,深秋不见枯黄飞叶,春天却往往两三天内落叶满地,但枝梢之间,同时即有迅速冒出的嫩叶。它们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地面深绿发干的叶子还未腐烂,树木间已经燃烧般腾满了鲜绿。
一位在岭南人群中显得高大虚胖的男人(约一米七八,八十公斤重),蜡黄的脸上满是阴郁。他揪了揪自己已经多半花白的胡须,望着国子监外张贴的有中举弟子名字的榜文,狠狠地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用广东(府)话骂了句:“丢佢老母黑!”接着,他又急速地用旁人难解的客家话骂了几句什么,愤然转身离开了。
这位看上去样貌平平、再普通不过的广东男子,其实刚刚三十岁,正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自道光八年开始,十六岁的洪秀全就开始应试,很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现实极其“残酷”,经历了道光十六年、道光十七年的连续失败,一直到道光二十三年,他前后应试了四次。十五年间,他终日苦读,屡败屡试,屡试屡败。一股无名怨毒之火,窜腾于这位岭南士子的胸中。
洪秀全生于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出生地是广东花县一个名叫“福源水”的地方,后迁至官禄埗村。此地距广州几十公里,现在的花县称为“花都”,已经并入广州市。洪秀全原先的名字叫“洪火秀”,依排行又名“洪仁坤”,后来的“秀全”是他为自己起的“号”。
这位“洪秀全”,出身绝非贫雇农,而是富裕中农。其父洪镜杨,是本分的种田汉,客家人,其祖籍是广东梅州(清时称嘉应州)石坑镇。洪秀全有兄弟姐妹五人,其排行第四。由于儿时聪颖好学,小火秀深得父亲喜爱,七岁时即被送入私塾念书。十六岁时,洪秀全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名落孙山之余,家境也中落,加上父亲年高力衰,生活每况愈下。
第四次落第后,洪秀全怒火攻心,咬牙切齿,似得狂疾。回到家里,他终日困兽般在院子里疾行狂走,口中念叨不停:“再不考清朝试,再不穿清朝服,老子以后要自己开科取士!”怒狂之下,他手持锄头,把家中所供的孔圣人牌位砸得稀烂。
谁也没料到,这么一个花县落第青年,日后竟成为开挖清朝第一锨墓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