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地方与中央的角力

立宪派与督抚们“民主”演练中爆发的怨愤

“风雨欲来”这四个字,最适合形容清末的政治气候。

在那个急剧转型的社会变动时刻,如何由传统走向现代,是晚清宪政改革派日思夜想的东西。但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长久以来一直专制而封闭的政治体系来说,渐进的改变,可能比突然的灭亡还要痛苦!

“现代化”这个词语,由于诸多亚洲国家的失败,往往让人们对这个极具西方色彩的概念产生退避的情感。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社会逐渐被取代,机械技术蔚然成风,理性与世俗的观念深植人心,政治、经济、社会、思想都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改变,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其间,工业化、民主化、都市化、世俗化、教育普及化以及传媒的大众化,都会有规律地发生。

仔细推究,在历史政治学意义上的“现代化”,不如称之为“政体发展”更为确切。因为,“现代化”这个词外延太大,太容易引起误解,正如柯拉科夫斯基所言,“现代化”一词,根源是生物性的生存时间,每个时代的人,都可自称为“现代人”,把他们自身的问题视为“现代问题”。而“政体发展”,能有效避免这个字眼在词汇学方面引起的困惑。

政体发展的基础,是民族国家政治方面的首先现代化,亦即政治文化的世俗化,简单说,就是人民有权参与公共事物的处理。当然,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整体发展的结果有时候事与愿违,可能会在某个时期导致政治的衰退,会带来政局动荡、腐败贪污甚至是军事独裁情况的出现——即便如此,这都应该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痛苦代价,是必须要缴纳的巨额“学费”。只要最终结果符合预期,一切都是值得的、令人期待的。

政体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政治文化的崭新世俗化;第二,政治结构和政治分工的复杂化、专门化和自主化;第三,政府控制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我们知道,政体的发展,是传统政治当局在外在压力下开始的。在这种变化中得以稳定的政治体系的发展,政府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力逐渐得到增强,与当时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进而提高社会的普遍教育程度,提升文化价值的新观念,并衍生出一种极善于妥协的民主意识。

没有妥协,就没有民主。这,也就是美国学者科恩所言:“寻求不偏不倚的解决办法,使得冲突各方都能得到某种程度的满意。”(《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现代化蹒跚而痛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莫过于“宪政改革”。在一种宪政体制下,先前那种“受命于天”的传统上层统治,应该变成一种普通大众都能广泛参与的集体政治统治模式。

在这种以宪法为依据的政治范式中,最高统治权威,不再是口含天宪的“天子”,而是宪法和法律。“朕即国家”的武断、粗暴和随意性,都会被降到最低的限度。

一般而言,宪政体制包含下述几种含义:

第一,人民的基本权力得到保障,诸如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方面的自由;第二,政府会受到宪法的有效制约,即“有限政府”的原则的实现;第三,各个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制度化;第四,在合法性的基础上一个权威政府对国家的有效控制。

评价宪政改革结果的标准很简单。首先,要看那个国家的人民权力和政治自由是否得到提高和保障;其次,审查那个国家的政府横向结构的分立情况(三权分立)以及纵向结构的分权情况(地方自治的保障);再次,就是通过制度模式加以验证,亦即人民和政府的“关系”。比如,英国是“协定立宪政体”,美国是“民主立宪政体”,德国、日本是“钦定立宪政体”——从“立宪政体”前面两个字的定语形容词中,可以看出那个国家立宪程度的发展情况。

当然,有一个具体前提,我们首先要清晰,专制国家的“西化”,不一定带来纯粹的进步。对此,托洛茨基曾经讲过:“落后国家通常要吸收先进国家的物质和知识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亦步亦趋,重复历史上的所有阶段……当然,中间步骤不是绝对可以省略的。跳跃的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能力。再者,落后国家在借鉴外来成就、使之适应自身较原始的文化时往往会使这些成就打折扣。因此,这种吸收过程就具有了自相矛盾的性质。例如,彼得一世引进某些西方的(主要是军事和工业方面的)技术和训练方法,却导致了作为基本劳动组织形式的农奴制的强化。欧式军备和欧洲的贷款——二者无疑是一种‘高级’文化的产物——却导致了沙皇制的强化,从而反过来阻碍了俄国的发展。”(《俄国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