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5 明代的宦官之祸(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明清沧桑本章字数:2520

知识拓展

明朝太监的权力

明朝的太监职权以司礼监为首,司礼监的权力来自明朝特有的票拟与批红制度。内阁大臣代皇帝审阅官员们的奏章并给出“票拟”,呈送给皇帝。皇帝确定最终意见后,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用红笔批写在奏章上,称为“批红”。奏章批红后,再交给掌印太监审核盖印。最后,才是交给内阁据此撰写诏书颁发。因此,掌握了批红、盖章大权,实际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从权力大小上来讲,掌印太监这个“盖章的”,权力还要大于秉笔太监这个“抄写的”,是太监中当之无愧的老大。

一开始,大臣们对刘瑾这些太监并没有在意,以为不过是带皇帝找点乐子罢了。等到皇帝都被鼓动去“搞房地产”,乃至不顾朝政了,他们才发现八虎的危害,于是纷纷上书,要求罢黜刘瑾等人。但此时的正德哪里听得进去?没有了刘瑾,他去哪找乐子?

当正德皇帝的心思都在玩乐上面时,朝政大权就落在了刘瑾等太监的手中。在皇帝的宠信下,刘瑾开始结党营私,权势熏天。为了立威,刘瑾用廷杖和重枷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大臣,甚至很多大臣被刘瑾指使锦衣卫用廷杖打死,或者折磨致死。刘瑾为了掌握更多的权力,就跟皇帝玩弄各种心思手段。他往往在皇帝玩得高兴的时候,拿出奏章请皇帝批示。皇帝玩得正在兴头上哪有工夫处理,就对刘瑾说:“我用你是干什么的?别拿这些事烦我,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朝会时皇帝坐在龙椅上,刘瑾就站在旁边。大臣们都知道,刘瑾才是那个最后决策的人,于是暗地里称正德为“坐皇帝”,而称刘瑾为“站皇帝”。

刘瑾爱财,不但大肆受贿,甚至不惜拿大明王朝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作为敛财工具。正德三年会试,大学士王鏊为主考官。就在试院的大门已经上锁,准备考试时,刘瑾递进来一张写了50个人名的小纸条,要求王鏊录取他们。很显然,这些人不是刘瑾的朋党,就是向刘瑾行贿的人。王鏊心里虽不情愿,却也没有办法,碍于刘瑾的权势只得答应下来。不过他还算有良心,不愿因为这50人而影响其他考生的前途,就在这科的录取中多加了50个名额,这一科的进士竟然多达349人。

刘瑾的专权,最终引来了其他太监的妒忌,他们联合那些不满刘瑾的大臣们,向皇帝揭露了刘瑾总共17条大罪,而且证据确凿。正德皇帝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刘瑾也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第二天,正德皇帝亲自跑到刘瑾的家里抄家,从中查抄出大量的金银财宝,共计黄金250万两、白银5000余万两,其他珍宝细软无数。如果当时的明朝要评选首富,那么刘瑾肯定会当选。即便是这样,正德皇帝还是不想杀他,直到从刘瑾经常手持的扇子中发现了两把匕首,知道刘瑾可能要刺杀自己、阴谋造反,这才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

“九千九百岁”魏忠贤

在中国古代,天下臣民尊称皇帝为万岁。然而在明朝,有一位太监被人称为“九千九百岁”,离皇帝的万岁只差100岁。他就是明朝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太监——魏忠贤。

魏忠贤原名魏进忠,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没钱给他读书,不读书识字也就没法考取功名,只能整天在街上厮混。有一次,他跟人赌博欠了很多钱,又没有钱还债,听说当太监能够飞黄腾达,一狠心就挥刀自宫,然后进宫当了太监。

刚入皇宫时魏忠贤的日子并不好过,直到他巴结上了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因为这层关系,魏忠贤很快就迎来了人生的转机。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天启帝。一个月后,天启帝封客氏为奉圣夫人,十分宠信,魏忠贤也跟着沾光,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所谓秉笔太监,就是帮皇帝抄写批示意见的,然而魏忠贤不识字,这样的人怎么能胜任呢?但因为天启帝宠信乳母客氏,魏忠贤得以破例。于是,文盲魏忠贤开始了他恶名昭著的太监生涯。

天启帝执政初期,朝廷中的大臣们多是东林党人。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他们势力庞大,是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最大障碍。魏忠贤为了扫除这个障碍,授意自己的亲信举报东林党人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天启帝热衷于在宫中做木匠,将朝政都交给魏忠贤。于是在魏忠贤的授意下,东林党大都被编进了奸党名单,锦衣卫大肆抓捕,将他们投入监狱,严刑拷打,很快就把全国的东林党人打压殆尽。

仗着天启帝的宠信,魏忠贤在皇宫内遍布爪牙,宫外也有众多的文臣武将依附于他。文臣有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称为“五虎”,武将有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主杀戮,称为“五彪”。另外还有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寺少卿曹钦程等人,称为“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等名号。可以说,从内阁、六部到四方总督、巡抚,遍布着魏忠贤的死党。与此同时,魏忠贤还利用锦衣卫、东厂等特务组织监视全国,但凡有人对他稍有不满,很快就能掌握。据说,有四个人夜里在密室饮酒,其中一个人喝醉之后谩骂魏忠贤,另外三个人吓得不敢出声。等那个人还没骂完,东厂的爪牙已经到了,将四人押到魏忠贤的住所。结果,那个谩骂者被处寸磔,另外三人则赏以金子。这三个人茫然地捧着金子,已经被吓得魂不守舍了。

各地的官员为了讨好魏忠贤,几乎无所不用其极。在大肆贿赂魏忠贤的同时,官员们还做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创举——给太监建生祠。所谓生祠,就是为活人建祠堂以做纪念和供奉。此风一开,各地官员不甘落后,纷纷为魏忠贤建立生祠。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明朝的大地上就树立起40多座魏忠贤的生祠。甚至有人上书称,魏忠贤可与孔子相提并论,建议把魏忠贤的像请进孔庙,与圣人孔子并尊。他的理由还很“充分”,说孔子著《春秋》,魏忠贤著《要典》;孔子诛少正卯,魏忠贤杀东林党人。更过分的是,这个建议竟然得到了主管教育的国子监官员的认可,准备马上施工。要不是很快魏忠贤就倒台了,恐怕孔子这位儒家圣人,在千年之后真要与一个太监并列。

在魏忠贤的党羽和各种马屁精的吹捧下,魏忠贤的地位越来越高,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大臣们对他行跪拜之礼,尊称他为“九千岁”,更有甚者尊称他为“九千九百岁”。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一个泼皮无赖出身的破落户,在皇帝的宠信下,不但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甚至还要和孔子并列,这样的荒诞即便在封建专制社会,也可以称得上“妖孽”了。

然而,魏忠贤的权势是皇帝给的,换一个皇帝就可以把它收回。明熹宗朱由校死后,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史称崇祯皇帝。他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魏忠贤。但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积重难返,到了要覆灭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