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3 官渡之战(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南北激荡本章字数:1782

官渡之战

汉献帝建安四年六月,袁绍挑选了精兵10万,准备南下进攻曹操,兵锋直指许都,因为汉献帝就在那里。其实早在一年前袁绍就想起兵南下,但有谋士对袁绍说:“我们现在是进攻皇帝还是进攻曹操啊?好像有点师出无名。再说我们刚刚跟公孙瓒打完,需要休养生息。”袁绍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等到第二年,所谓的董承、王服奉汉献帝“衣带诏”暗杀曹操事件爆发,袁绍终于“师出有名”了,自称是奉诏讨伐曹操,并让手下文士陈琳写了一篇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遍了。袁绍和曹操两家,这才算正式宣战。

知识拓展

衣带诏

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被曹操挟持,迁都许昌。随着双方矛盾加剧,汉献帝用鲜血写了一份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因此对外宣称接受了皇帝衣带中的密诏,与刘备等人筹谋诛杀曹操。事情败露后,董承等人被杀,刘备投靠袁绍。袁绍趁机讨伐曹操。

陈琳: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陈琳代袁绍写的《为袁绍檄豫州》,历数曹操的罪状,且对曹操的祖宗三代进行辱骂。文章气势酣畅淋漓,传说曹操正患头风病,读了这篇文章,吓得病都好了。后来陈琳成为阶下囚,曹操责问他为何要辱及曹氏先人,陈琳回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意思是我为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呀。就像箭已经搭在弦上,容不得不发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用来比喻形势十分紧迫,已经到了不能不采取行动的地步。

在得知袁绍率大军前来时,曹操阵营也是人心惶惶,因为袁绍的实力强过曹操十倍,很多人并不看好曹操,甚至为了后路,开始偷偷与袁绍联络。但曹操则认为,胜利必定是属于自己的,因为他对袁绍很熟悉,两人童年时就是玩伴。他曾这样评价袁绍:“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曹操认为袁绍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虽然军队很多,却指挥不明、政令不一,对击败袁绍颇有信心。

其实在袁绍和曹操交战之前,曹操刚和刘备打了一仗。刘备兵败,手下大将关羽也被曹操俘虏,自己只身投奔了袁绍。曹刘交战时,袁绍的谋士建议袁绍赶紧下手,趁着曹操无暇顾及后方,大举进攻曹操的地盘。袁绍却说:“我小儿子病了,最近我没心思打仗。”错过了这个时机,很快曹操击败刘备,回师官渡,得以从容与袁绍对峙。

袁、曹两军以黄河为界。为了掩护大军南渡,获取一个据点,袁绍先是派颜良围攻黄河南岸的白马。颜良不过是一介莽夫,有勇无谋,早就有谋士劝说袁绍,不可用颜良为主将,袁绍没有采纳。果不其然,颜良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曹操所率援军击败,顺带把自己的脑袋送给了关羽。之后曹操西撤,袁绍又派出文丑追击曹操,且兵力远胜曹操。曹操略施小计,丢弃辎重,趁文丑军队哄抢战利品时,突然发起进攻,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两军初战,虽然曹操占了很多便宜,但袁绍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依旧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袁绍的谋士沮授献计说:“两军相持,拖延战事,我们可以耗死曹操。”袁绍仍然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亲自率军直逼官渡。

袁曹两军相持于官渡一带,但曹军兵少粮缺,形势对曹操很不利,甚至曹营中有很多人开始投奔袁绍,曹操大为忧虑,准备退回许都,谋士荀彧劝他再坚持一下,寻找时机以出奇制胜。就在此时,一个小人物和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却撬动了战争的胜负大局。这个小人物就是袁绍的谋士许攸。许攸的家人因为犯法被袁绍抓了起来,许攸因此背叛袁绍,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奔,光着脚就跑了出来,高兴地说:“子远来了,大事可成。”许攸确实没有让曹操失望,他带来了一个绝密的情报——袁绍的军粮都储存在乌巢,而且防守松懈,只要派兵奇袭乌巢,烧其粮草,袁绍必定大败。此时曹军只有不到10天的存粮了,许攸的到来,让曹操起死回生。

曹操采用了许攸的计策,亲率五千精锐,冒用袁绍的旗号,连夜赶小路奇袭乌巢,并与乌巢的袁绍守军展开了激战。袁绍得知消息后,兵分两路,一路救援乌巢,一路进攻曹军大营。战争抢的就是谁先得手,这次,曹操先得手了,在袁绍援军抵达之前,曹军击败了乌巢守军,放火烧掉了袁绍所有的粮草。袁绍大军顿时人心惶惶,袁绍派去进攻曹军大营的部将张郃、高览,干脆投降了曹操。就这样,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袁绍军队崩溃,他本人仅仅带着几百名骑兵,逃回了河北。

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袁绍的惨败结束。这一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在此之后,曹操屡战屡胜,彻底扫清了袁绍的势力,并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