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10 开元盛世(2)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隋唐长歌本章字数:1927

人人歌颂的盛世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这首诗为我们直观地展示出开元的盛景。

“小邑犹藏万家室”表明,当时的人口相较唐朝初年,已经有了很大增长。据史料记载,开元年间唐朝的人口为707万户,到了李隆基统治的后期,人口更是增长到900多万户,已经达到了隋朝鼎盛时期的数量。而且米价也极为便宜,一斗米在开元中期只要13文,后来也基本保持在20文左右,所以才能有“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现象。社会环境十分安定,出远门也不需要带兵器防身,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出现农民因为重税和战乱四处逃亡的现象,一切也都如诗中描写的那样。

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在这个时期十分勤勉,又虚心纳谏,颇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风采和气度。他施政得当,革除了很多社会弊端,澄清了吏治;又任用姚崇和宋璟这样的贤臣作为宰相,为开元盛世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姚崇为人行事的特点是讲求务实。起初,他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包括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唐玄宗一一应允之后,他这才同意出任宰相。开元四年,北方发生了超大规模的蝗灾,吓得地方和中央的官员束手无策,只能祈祷蝗虫自行退去。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迷信地认为蝗灾是天谴,人力不可抗衡。只有姚崇力排众议,坚定主张对蝗虫进行扑杀,这才将蝗灾控制住。姚崇对当时官员泛滥的现象下了很大力气整顿,又对过于膨胀的僧侣道士群体进行压制,指出过度的宗教活动对国家没有好处。这些举措都对开元盛世的出现做出了很大贡献。

宋璟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大臣,在武则天时期他就以正直闻名,就连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也很怕他。唐玄宗皇后的父亲去世,唐玄宗想把这位岳父的坟墓建得高一些。宋璟认为这不符合制度规定,不能因为事情涉及皇后就破坏了制度,因而对这件事予以坚决阻止。宋璟的劝谏让唐玄宗无话可说,只能称赞他道:“我也想以身作则,让大家都遵守制度的规定。对皇后有所偏私这事儿,别人都不敢劝我,而你却敢,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宋璟担任宰相时期,对官僚队伍做了进一步整顿,他任命的官员都很称职。唐玄宗对宋璟十分尊敬,对于他提出的劝谏,即使不合自己的心意,多数也会采纳。

姚崇和宋璟任宰相时期,革除了很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弊病,也反对玄宗发动对外战争,让他终止没有意义的开疆拓土行动,让人民能够安心从事生产活动。唐玄宗听取了他们的意见,注意改善同吐蕃、突厥和契丹等周边民族的关系,唐朝的边境很快就安定下来。他们二人的贡献对开元盛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后世经常将他们同贞观时期的名臣房玄龄、杜如晦并称为“唐朝四大贤相”,以此来肯定他们的功绩。

唐玄宗即位初期,国家的财政短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他祖母武则天执政的末期,社会上的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再加上他伯父唐中宗李显一家胡作非为,就使得这些问题更加严重了。因为唐前期实行的税收制度依旧是隋朝实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土地兼并和流民让政府控制的土地和户籍数变少了,进而影响了政府的税收。于是唐玄宗便任命宇文融开展“括户”和“括田”的运动,将大量被豪强大户隐匿的人口和土地搜查出来。据记载,被查出来的隐匿人口有80万户之多,相当于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同时,政府允许流民就地落户并征收户税和地税。这两种税渐渐取代了原先的租庸调的征税体系,让国家的财政变得充实起来。

唐玄宗十分注重文化建设,他在位期间组织文人将各种图书搜集起来,经过整理后,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方法编纂成《群书四录》。这是一部包含近5万卷图书的大典,这种规模的图书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他还组织编纂了《唐六典》和《大唐开元礼》两部书。其中,《唐六典》可以看作是唐代的行政法典,《大唐开元礼》则是礼仪法典,记载了唐代各种礼仪的执行规范。这两本书是现在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著作。

强大的国家需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唐朝前期的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随着国家人口日渐增多,政府手中掌控的可以用于分配的土地逐渐减少,很多在均田制下应该得到政府授田的农民没办法再得到土地,均田制面临瓦解的危机。因此,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也渐渐地不合时宜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隆基听从宰相张说的意见,通过招募的方式,建立了一支12万人的常备军来保卫京城。他们作为职业军人,需要常年服役,史称“长从宿卫”。在边境上,采用相同措施建立起来的军队称为长征健儿。这样渐渐地,募兵制就取代了府兵制。募兵制在建立初期确实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镇压内部叛乱上起了很大作用。

靠着这一系列举措,唐朝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