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初现(2)
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自己: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五岁,李白一家刚刚在绵州安顿下来,李客就安排李白读书了。五岁的李白,读的是唐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六甲”。
“六甲”是什么?有多种说法。李长之的《李白传》中说是道家书。清末学者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引顾炎武曰“六甲者,四时六十甲子之类”,又引清代诗人周寿昌曰“犹言学数干支也”。《汉书·食货志》中说“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南史·隐逸传》写顾欢“父祖并为农夫,欢独好学,年六七岁,知推六甲”。
一个五岁的孩子不太可能去读道家的书,很可能是背诵人们用天干地支编的歌诀,学习天干地支的推算。这既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推算能力,又能让孩子学到实用的学问。
《周礼》中说小孩八岁入小学,李白五岁就学“小学”的内容,比别的孩子启蒙时间早了三年。
十岁,很多孩子“六甲五方书计”还没弄明白,李白已经开始阅读诸子百家著作。李白的求知欲、理解力,都是惊人的。
十五岁,李白开始“观奇书”,写难度更大的“赋”。
李白在《赠张相镐》中说自己“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奇书”是什么?从李白的生平经历来看,应该是道家、阴阳、纵横之类的书。
至于李白的赋是不是“凌相如”,我们看看李白早年的《拟恨赋》便可知晓。
晨登太山,一望蒿里。松楸骨寒,宿草坟毁。浮生可嗟,大运同此。于是仆本壮夫,慷慨不歇,仰思前贤,饮恨而没。
昔如汉祖龙跃,群雄竞奔,提剑叱咤,指挥中原。东驰渤 澥,西漂昆仑。断蛇奋旅,扫清国步,握瑶图而倏升,登紫坛而雄顾。一朝长辞,天下缟素。
若乃项王虎斗,白日争辉。拔山力尽,盖世心违。闻楚歌之四合,知汉卒之重围。帐中剑舞,泣挫雄威。骓兮不逝,喑哑何归?
至如荆卿入秦,直度易水。长虹贯日,寒风飒起。远仇始皇,拟报太子。奇谋不成,愤惋而死。
若夫陈后失宠,长门掩扉。日冷金殿,霜凄锦衣。春草罢绿,秋萤乱飞。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
昔者屈原既放,迁于湘流。心死旧楚,魂飞长楸。听江枫之袅袅,闻岭狖之啾啾。永埋骨于渌水,怨怀王之不收。
这篇赋模仿南朝文学家江淹的《恨赋》,虽然写得不错,但与司马相如的赋相比,还是有距离的,放在今天,不过是一篇优秀的中学生作文。
在别的诗中,李白说自己“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这个“十五”,不一定是整十五岁,而是十五岁左右。十五岁左右的李白不屑于观百家,而是观奇书、好剑术、游神仙,德智体全面发展,忙得不亦乐乎。
但真实的李白,未必如他诗文中展示的那样轻松自如,自带仙气。
诗歌的高度抽象化,让它很难分寸恰当地展示一个人的真实世界,美化、夸张、省略、隐瞒,这是人之常情,亦是诗人之惯用手法。
《李太白全集》记载着这样一件事: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令妻怒,将加诘责,白亟以诗谢云: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
李白被招募到县里当小吏。有一天,他从大堂下赶着牛经过,县令的妻子大怒,呵斥李白,机智的李白连忙吟了一首诗,借用牛郎织女的故事,恭维县令之妻,意思是县令之妻一定是织女下凡,要不怎么会引来牛呢。
《李太白全集》中还记载,有一天山上发生山火,县令吟道:“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吟到这里卡住,李白接上说:“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又一回河里发大水,县令去看涨水,看到一个女子溺死水中,便吟道:“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珠。”念到这里又卡住,李白续道:“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
李白这时的诗歌已经初步显现天分。一是才思敏捷,出口成诗;二是有画面感,细节描摹精细入微;三是富有联想力,能够由此及彼,把有相似性的事物联系起来;四是色彩饱和,富有层次;五是有故事性。
李白家乡附近的小匡山上,有一块宋碑,碑文云:“唐第七主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止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坪有十载。”
李白二十五岁出蜀漫游,上推“十载”,李白最迟十五岁在小匡山读书,他当小吏最迟应当在十五岁。李白很可能是在县衙当文书。他年龄虽小,但诗文俱佳,当个小文书是没问题的。
李白不甘心在县衙做一辈子小吏,新鲜感过去,他辞职回家,继续读书去了。读书改变命运,古今皆然。李白想通过读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