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饮中八仙(1)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白诗传本章字数:1850

进入翰林院之初,李白是意气风发的。

唐玄宗对他的重视让他在长安城声名鹊起,王公大臣见了他笑脸相迎,一些势利之辈对他讨好巴结。

这本是人之常情,宫廷是繁华之地,也是险恶之地,天子一言九鼎,让一个人生就生,让一个人死就死。王公大臣对那些能够接近天子之人,哪怕是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也不敢轻易得罪。李白三天两头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写诗、赴宴。他骑着御厩飞龙马,穿着御赐宫锦袍,手持御赐珊瑚白玉鞭,有时在皇宫的卧榻上睡大觉,有时皇上亲手给他调羹吃,有时呕吐拿过皇上的手巾就擦嘴……这样的待遇,王公大臣都很少享受过。

天真的李白不明白宫廷繁华背后的黑暗。他以为,王公大臣对他的趋奉,证明他已经接近成功人士了。

有一天,李白跟着唐玄宗从温泉宫游宴回来,遇到一位老友。老友看到李白春风得意,非常羡慕。李白跟他说:“这是因为我诗文写得好,皇上很赏识我,赐我以锦袍。将来我也把你推荐给皇上,咱们一起飞黄腾达。”这就是《温泉侍从归逢故人》中的内容。此诗神采奕奕,颇为自负。

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从温泉宫回来后,李白给他的朋友杨山人写下了这首《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他回顾自己当年在安陆时,风尘仆仆干谒权贵名人,总是失望而归,空有管仲、诸葛亮之才,而没有用武之地。现在他终于飞黄腾达了,那些权贵都来跟他结交,可是在他心中,还是跟友人最知心。等报答了皇上的知遇之恩,他就远离荣华富贵,跟友人一起求仙问道。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竟谁许?长吁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李白很快发现这只是他一个美好的梦想,唐玄宗仅是把他当作一个文学侍从来看待,仅是期望李白给他的宫廷生活增光添彩,没有授予李白实质性的官职,李白的政治抱负仍然无法施展。

唐玄宗是在血雨腥风中登上帝位的。唐玄宗少年时,生活在奶奶武则天的盛威之下;八岁时,他的母亲窦德妃被武则天处死;二十一岁时,他的伯父唐中宗发动政变软禁他奶奶武则天;五年后,他的伯母韦皇后与堂姐安乐公主联手害死他伯父;二十六岁的唐玄宗与姑母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杀死韦皇后与安乐公主;之后,他再次发动政变,逼迫姑母太平公主自杀。他的父亲唐睿宗与大哥李宪先后让位,他才当上皇帝。

一个在这样险恶环境中上位的皇帝,空头理论对他没有吸引力。

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一定不能是天真的,他对人性的阴暗理解得越透彻越好,但他又不能陷入黑暗,陷入黑暗就会成为恶魔。他即使站在万丈深渊,也要心向光明;站在一片光明之中,也要知道脚下有深渊。

李白好像永远不能洞察人性的黑暗。他永远生活在有光的地方,哪怕是暗夜,他也能吸附月光。他的诗,永远是亮闪闪发光的。

这次奉诏入长安,李白已经年过四十。一个人哪怕年轻时天马行空,过了四十也应该脚踏实地。美好的政治梦想怎样才能落到实处?这个问题,李白想都没想过。

李白可能想的是,像春秋战国或者秦末汉初、三国、十六国时期的一些谋士、说客那样,出奇计、献奇策,通过一个点子,一举成名,留名青史。

这个办法不是不可行,而是适用面太窄。

天下大乱,秩序未定时,乱世里的人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碰,碰撞出种种可能性。有时一番言辞,就能打动一个关键人物,一个计谋,就能影响某段历史的进程。

如今大唐立国一百余年,一切在固定轨道上按部就班运行,不存在这种可能性了。况且说客、谋士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只是因为富有传奇性,被人们夸大了。

那些真正参与历史进程的谋士,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王猛等人,都是冷峻而踏实的。

客观地说,李白头脑聪敏,能言善辩,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许会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某个人物。可春秋战国直到秦汉,人们都是质朴的,一个人稍微有点心计,就能成为阴谋家;稍微口齿伶俐点,就能成为说客。李白身上的游侠气质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随着儒家思想在民间普及,到唐代,一些家族世代读书,已经具备很高的文化修养与辨识能力,他们踏实而理性,谋定而后动,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

在西域生于平民家庭的李白,与政治是绝缘的,他只能从前人故事中想象政治的运作。

百无聊赖中的李白,只能寄情于酒。他在长安结交了很多酒友。

大唐士子文人是狂放的,他们带着后世士子文人很少有的生命热度,他们爱诗,爱酒,爱花,爱月,爱这繁华人世间。

长安的酒肆里,达官贵人的豪宅里,经常会见到他们举杯痛饮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