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积疑成狱”的胡惟庸党案(1)

胡惟庸名列《明史·奸臣传》,对他而言并无不公,此人本来就是一个宵小之徒,为人阴险狡猾,惯于钻营,一旦大权在握便得意忘形。如果按照老百姓“好人坏人”模式来衡量,他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他被处死后株连数以万计的“胡党”,绝大多数却并非奸臣,不少还是功臣。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屡见不鲜,不足为奇。“胡惟庸党案”是此类事件又一次重演,不过奇特得令人震惊,却又迷雾重重。

由于胡惟庸被株连的官员成千上万,官场上一片恐怖气氛,人人自危,噤若寒蝉,文人学者多不敢记载此事。《明太祖实录》大抵是依据当时官方公布的《昭示奸党录》之类官方文书来撰写事件的始末,清朝人编写的《明史》也没有跳出这一窠臼,因此后人阅读这一段历史,不免扑朔迷离。1934年,吴晗在《燕京学报》发表论文《胡惟庸党案考》,才使真相大白:其一,胡惟庸是一个“枭猾阴险专权树党的人”,被“自私惨刻的怪杰”朱元璋处死,是咎由自取;其二,所谓胡惟庸及其党羽企图谋刺皇帝、勾通倭寇之类罪状,一概子虚乌有,是为了株连“胡党”而虚构的。

胡惟庸和李善长是同乡,都是濠州定远人,朱元璋奉郭子兴之命打下和州,他前往投奔,在元帅府当差,后来外放宁国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逐渐晋升为太常寺卿,洪武三年进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这一切离不开李善长的提拔。

中书省是丞相的办事机构,是朝廷的中枢,因此成为皇帝和大臣关注的焦点。当时最有可能取代已经失宠的李善长的是杨宪。朱元璋多次说:“杨宪可居相位。”把他由御史中丞调任中书省左丞之职。杨宪其人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刘基说他“有相才无相器”,是有道理的。史书对他的评价是:“有才辨,明敏善决事,然忮刻,有不足于己者,辄以事中伤之。在中书,欲尽易省中故事,凡旧吏皆罢去,更用己所亲信者。”胡惟庸对这个山西阳曲人耿耿于怀,和左丞相李善长说:“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李善长心领神会,终于抓住了杨宪的把柄。

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鉴于李善长有病,把陕西参政汪广洋晋升为中书省左丞。当时杨宪是右丞,厌恶汪广洋位在自己之上,每每独断专行,不把汪广洋放在眼里。汪广洋初来乍到,十分低调,依违于其间,杨宪仍不满意,嗾使侍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奉母无状”,使其遭到皇帝谴责,调回陕西。杨宪还不罢休,奏请皇帝把汪广洋调往海南,朱元璋很不高兴,对杨宪有所怀疑。李善长抓住时机,上了一道奏疏,指责杨宪“排陷大臣,放肆为奸”。不明内情的刘炳继续攻击汪广洋,朱元璋发觉是诬陷,逮捕刘炳。刘炳终于交代,他所做的一切都受杨宪指使。于是,朱元璋老账新账一起算,处死杨宪、刘炳,召还汪广洋,恢复其中书省左丞之职,后来还加封其为“忠勤伯”。洪武四年正月李善长罢官后,汪广洋出任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出任中书省左丞。胡惟庸的官职低于汪广洋,却“专决省中事”,反过来指责汪广洋“无所建白”,终于导致右丞相汪广洋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朱元璋以为胡惟庸是一个干才,在洪武六年七月升任他为右丞相,并且按照他的推荐,任命陈宁为御史大夫,涂节为御史中丞。洪武十年九月又升任胡惟庸为左丞相,虽然朱元璋再度起用汪广洋为右丞相,对胡惟庸有所制约,但仍改变不了胡惟庸“独相”的局面。《明史·胡惟庸传》写道:

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

在此之前,御史大夫韩宜可就对胡惟庸与陈宁、涂节之流恃宠擅权,有所不满,当面向皇帝递交弹劾奏疏,措辞十分尖锐:“三人险恶似忠,奸佞似直,恃功怙宠,内怀反侧,擢置台端,擅作威福,乞斩其首以谢天下。”朱元璋当时满以为胡惟庸是人才,对他宠信有加,看到韩宜可请求处死胡惟庸、陈宁、涂节的奏疏,大为愤怒,破口大骂:“快口御史,敢排陷大臣耶!”当即把他押入锦衣卫诏狱。不久,国子监助教吴伯宗察觉胡惟庸的奸恶,不愿同流合污,被胡惟庸贬官至凤阳。吴伯宗上书皇帝:“惟庸专恣不法,不宜独任,久之必为国患。”这次似乎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把他从凤阳召回,赏赐衣钞,让他出使安南,返京后调入翰林院。

胡惟庸是个厉害的角色,听不得反对意见,报复心理极强。为大明王朝立下丰功伟绩的大将军徐达,为人正直,早就看穿了胡惟庸的奸猾本性,向朱元璋从容进言,希望他有所提防。胡惟庸得知后,蓄意报复,用重金收买徐府门房福寿,诱使他诬陷徐达。幸亏福寿不为所动,事态才没有恶化。刘基曾经在朱元璋面前把胡惟庸比喻为劣马,胡惟庸指使亲信诬陷刘基祖坟有“王气”,居心叵测,朱元璋信以为真。据传刘基病重时,朱元璋命胡惟庸派医生去诊治,却使刘基中毒而死。胡惟庸与李善长关系愈来愈密切,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李善长的侄子,结成姻亲。自以为背景强硬的胡惟庸,得意忘形,贪贿弄权,更加肆无忌惮。

胡惟庸的擅作威福,激化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朱元璋感到前所未有地大权旁落。此前左丞相李善长小心谨慎,右丞相徐达经常统兵在外,后来提拔的右丞相汪广洋只知饮酒而不管事,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是隐而不显的。权势欲极强的朱元璋,用人多疑,颇有心计,在任命胡惟庸为左丞相的同时,重新起用汪广洋为右丞相,希望他们互相牵制。后来他逐渐发现胡惟庸的“奸状”,而汪广洋“依违其间,无所救正”,甚为不满。洪武十二年九月,占城国王派遣使臣前来朝贡,胡惟庸没有向他报告,他从太监那里得到消息,愤怒地指责中书省,胡、汪二人一面顿首谢罪,一面诿过于礼部,朱元璋更怒不可遏。正巧这时御史中丞涂节揭发:刘基是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应该知道。朱元璋怒上加怒,谴责汪广洋“朋欺”,也就是朋比为奸欺君罔上,撤销其右丞相官职,贬往广东,行至半途,又追加罪状,下旨“赐死”。对于胡惟庸而言,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洪武十三年正月春节期间,朱元璋突然宣布,以“擅权植党”罪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处死首相,是一件非同寻常的政治事件,朱元璋为此发布了一系列诏书,但都没有涉及“谋反”之事。在第一道诏书中,他告诫文武百官,朝廷设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设立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设立御史台“以振朝廷之纲纪”,“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欺之弊。嘉言结于众舌,比朋逞于群邪”。因此他主张“革去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且用商量的口吻问道:“卿等以为何如?”第二道诏书继续清算胡惟庸等人的罪状:“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酣歌肆乐,各不率职,坐视废兴,以致胡惟庸私构群小,夤缘为奸,或枉法以惠罪,或执政以诬贤。”在正式宣布废除中书省与丞相制度的诏书中,他引经据典:“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虽有丞相,然其间亦多小人专权乱政。”因此决定废除中书省与丞相,“大权一归朝廷”,“以后嗣君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此后他特命儒臣编撰《相鉴奸臣传》,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言,依然是针对胡惟庸,“不守人臣之分,恃要持权,窥觇人主之意,包藏祸心,舞文弄法”。自始至终没有一字一句牵涉“谋反”情节。

平心而论,用“擅权植党”罪处死胡惟庸,绰绰有余。对于胡惟庸而言,可谓咎由自取。问题在于,朱元璋要除掉的并非胡惟庸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胡党”。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以“胡党”罪被杀,受牵连的“僚属党羽”达三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