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夜半虚席宣室问鬼神,怀才不遇义山叹贾谊(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本章字数:2340

到这里,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奇怪呢?我们前面说过,汉文帝其实并不昏庸,如果单凭“问鬼神”一事,就对他大加嘲讽,好像很难让人信服。相比王安石,李商隐的观点虽然也有事实依据,但怎么听都像是在凭空抱怨。

要想理解李商隐为什么这么写,还得从他的政治生涯,特别是与“牛李两党”的恩怨情仇开始说起。须知,一切怀古咏史都是反映诗人当下心境的。

话说李商隐十几岁就开始为科举考试而奔波,幸运的是,他在年轻的时候,结交了后来的吏部尚书—令狐楚。令狐楚看上了李商隐的才华,不但把他接到家里和自己的儿子一起上学,还把自己的绝学—四六骈文,传授给李商隐。当时,骈文是政府文书的标准文体,李商隐得到当时骈文大师的亲传,加上勤奋好学,很快就写得一手好文章。

李商隐的文章好到什么程度呢?令狐楚的好朋友白居易,经常去令狐家饮酒作诗,常常能看到李商隐的佳作,他非常喜欢李商隐。有一次醉酒之后,白居易居然对李商隐说:如果我下辈子投胎,能做你李商隐的儿子,我就心满意足了。连白居易都这样说,可见李商隐的骈文写得有多好了。

单有文采还不行,想在唐朝考取进士,还要交游于文人名士之间。屡考不中的李商隐,在令狐父子的帮助下,也顺利过了关,终于在二十五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令狐楚是牛党的核心人物,李商隐是他的得意门生,自然被归为牛党一派;而且李商隐科举成功也与令狐父子提携有关,这更坐实了李商隐是牛党一派的事实。然而,就在李商隐高中进士,准备风风光光地开始进军官场之时,令狐楚病重,传信要见李商隐。

那李商隐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直接去看病重的令狐楚,而是忙起了自己的婚事。原来,在庆祝高中进士的各种宴会上,李商隐认识了一个叫王茂元的人。王茂元早就听闻李商隐的才气,被李商隐的诗文深深折服,非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可问题是,王茂元是李党的骨干,牛李两党正在朝中明争暗斗,原本板上钉钉的牛党李商隐,如果选择结婚,相当于半只脚迈进了政敌的家门。最终,李商隐没有顾虑那么多,欣然应允了这门婚事,往来于长安和王茂元家所在地泾原两地。

这一忙结婚,就把看望令狐楚的事一再搁置,直到几个月后,令狐楚病危,李商隐才赶去。令狐楚死后,牛党对李商隐的忘恩负义深表遗憾,李党亦讨厌吃里爬外之人—可以说,这件事让他里外不是人。

很快,李商隐就为自己在两党之间的徘徊,付出了代价。在唐代,考中进士之后还要再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就在授官复审这一关,李商隐被除名了。这让他正式做官的时间推迟了一年。等他第二年再考,就只能得到一个地方小官,而且在地方也处处被责难。

即便如此,李商隐也没有放弃重回中央机构任职的念头。公元842年,三十岁的他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命运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

但是很快噩耗传来,李商隐的母亲去世了,他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好巧不巧,岳父王茂元所在的李党此时正处在辉煌时期,而立之年的李商隐不得不错过这个仕途爬坡的好机会。等到他守孝结束,机会已经失去了。不久,岳父王茂元也病故,李商隐在朝中再也没有了依靠,官运一路低走,再无回转余地。

从此以后,李商隐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每一次试图融入官场,都以失败而告终。李商隐一生从未做过高于六品的官,纵使他满腹才学,终究因为用错了方向而一生失意。

有才华的人阴差阳错就被埋没,有的时候,是因为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摆布,就像在本应发光发热的关口,李商隐“三年丁忧”与“贾谊三年谪”,都是天降命运,实在不得已;而有的时候也与个人的选择有关,梁怀王坠马本是意外,贾谊偏偏为此抑郁而终,而李商隐的悲剧,又何尝不是在牛李两党之间的摇摆造成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李商隐的这首《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人正是借用贾谊才华错置的史实,来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怀。

从诗的前两句来看,李商隐似乎在羡慕贾谊这样的才子终遇明主,抱负终于得以施展。汉文帝求贤若渴,亲自召回被放逐的贾谊;而贾谊虽然被流放蛮荒之地,但仍志存高远,终于拨云见日,熬到了被召入宫的时候。才子遇明君,千里马遇伯乐,马上要大展抱负,这岂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

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进一步描写君臣二人促膝长谈的动人情景。君侧耳倾听,臣娓娓道来,不知不觉间,在座席上慢慢地移膝靠近对方。如果没有“可怜”二字,前三句层层递进,帝王求贤、臣子献策的幻象似乎马上就要出现了。

但是“可怜”二字,却将这种幻象彻底打碎,把最美好的事情毁灭在眼前。如果“可怜”一词换成“可悲”,那可悲的是贾谊的真才实学始终未被朝廷所重用;如果换成“可叹”,可叹的是当朝天子不问政事,不顾民生;而“可怜”二字,看似轻描淡写,却让第三句的意思从对汉文帝的歌颂转为喟叹,讽刺意味呼之欲出。

第四句是点睛之笔,“旋转门”转了一圈又转回来了。本以为得到赏识可以入仕发挥才干,没想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门外。这一句点明“可怜”二字的原因是“不问苍生问鬼神”。君臣夜半倾谈,君王虚心下问,不是为寻治国安民之道,而只是请教鬼神之事。贾谊有旷世之才,却被视为巫师,可见皇帝的求贤爱才,只不过是个幌子罢了。

对李商隐而言,除了表达自己如贾谊一样怀才不遇,同样也是在暗讽大唐统治者不问民间疾苦的现状。其中情愫虽有些佶屈难懂,但画面感极强,诗人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全诗欲抑先扬,层层铺垫,寥寥四句七言,蕴含了诗人无限感慨,可谓李商隐怀古咏史的代表作。

延展阅读

咏史二首·其二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楚吟

李商隐

山上离宫宫上楼,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宋玉无愁亦自愁。

题汉祖庙

李商隐

乘运应须宅八荒,男儿安在恋池隍。

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