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念手足,起承转合见功底(1)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可以怀远,也可以独酌。但是古代文人,还是最喜欢把思乡思亲之情寄托给明月。
有这么一位诗人,他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纯粹是靠深厚的内功取胜;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不仅反映现实社会的风貌,还时时流露出悲悯苍生的人文关怀。即便是望月思亲这样个人化的主题,他也能带着雄浑无匹的笔力,写得沉郁顿挫、情深意厚。他,就是“诗圣”杜甫。
我们一般说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一来是指诗风深沉、郁积,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二来是指韵律抑扬顿挫,情感表达含蓄而曲折。格律和形式上的美感,当然是来自他深厚的文字功底;文字背后的情感却与他一生的遭遇有关。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这个家族是京兆杜氏的一个分支,当时有句话叫“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说,住在长安城南的韦杜两家,离天也就只有一尺五寸,十分显贵。
虽然祖上显贵,但是到了杜甫,家道中落。祖父杜审言与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苏味道同列“文章四友”,很有才华,但是为人狂傲,得罪了不少人。
父亲杜闲也做官,但没什么成就。杜甫作为家里的长子,从小就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建立起忠、孝、悌、忍、善的人伦观念。
青年时期的杜甫,跟普通读书人一样,一边读书考功名,一边四处优游干谒名家,希望有朝一日致君尧舜、兼济天下;即便不能,最起码为四个弟弟一个妹妹做好表率,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帮扶他们一下。
但是天不遂人愿,几次参加科考,都落了榜,拜访的名家也没帮上什么忙。
直到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已过不惑之年的杜甫才做了一个兵曹参军的小官儿,负责看管太子府上的兵器盔甲,也有一种说法是给太子的东宫当守卫。总而言之,就是一个看门的官儿,跟他“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相差太远。
上任后,杜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诗自嘲,于是就有了这首《官定后戏赠》。诗是这样的: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在这首诗里,杜甫说自己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拒绝了朝廷委任的河西县尉的官职。
他回首过去经历过的那些风暴,感叹不已,而眼下已经没有了回到家乡的兴致。能在右卫率府混个闲职,不用四处奔波,反而逍遥自在。
杜甫没逍遥多久,就在同一年秋天,安史之乱爆发了。安禄山的叛军主力从范阳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唐王朝的大半疆域都被战火笼罩着。
在一片兵荒马乱中,杜甫辞官,辗转逃亡到秦州,而他和弟弟妹妹却在战乱中失散。秦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位于大唐帝国的边陲。内乱爆发之后,戍楼时常响起鼓声,宣告宵禁开始。
这一天,正值白露节气。夜晚,清冷的月光洒满大地。杜甫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于是披上衣服走到院里。
头上明月高悬,脚边寒露湿衣。面对此情此景,杜甫不由痴了,等他清醒过来,已然泪流满面。用力抹了一把眼睛,杜甫快步走回屋内,提起一支秃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悲戚之情的《月夜忆舍弟》。
这首五言律诗结构严谨,情感深沉,乃上乘之作,清人吴瞻泰在《杜诗提要》中这样评价它:“此情至之诗,而起承转结,八面玲珑,则又法无不备也。”
诗的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声音起笔,开篇就烘托出了边塞秋天的萧瑟荒凉。
戍鼓,是边防瞭望楼上用来报时或报警的鼓。作为边防独有的声音,戍鼓声一响,宵禁开始,大街上就空无一人了。
街上虽然空无一人,边塞的天际线上却有北雁南归,留下声声哀鸣。这两种声音一近一远,一地上一天空,一人为之景观一自然之规律,合在一起,把边塞之秋的轮廓勾勒出来了。
这种写法,是古典诗歌中的“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简单来说,这首诗要写“月夜忆舍弟”,先不写月色,也不写兄弟,而是从大环境入手,把整个画卷展开,再娓娓道来。
杜甫可是“诗圣”啊,如果简单地认为这两句起兴就只是为了烘托气氛、交代背景,那可就太小瞧他了!
首联这两句其实还有深意。这话怎么讲呢?古代常用“雁行”或“雁序”来代指兄弟,空中传来的凄厉的雁鸣,自然勾起了杜甫对兄弟离散的无限感伤;“断人行”这三个字,更是暗示了兄弟离散的原因,也就是李唐中期战事频仍、百姓生活处处受阻这样的社会环境。
如此一来,诗人周遭的环境、整个时代的社会氛围都写到了,“月夜忆舍弟”的情谊,也从一开始就做好了充足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