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宝生(9)
筑梦田园:助力精准扶贫
“我们要到精准扶贫一线接受锻打,知识报国,感恩社会,回报我们的父老乡亲,让大家在参与中一起品尝我们的教育科研成果,体会学有所用、服务农民的成就感。”2016年2月24日,武汉东湖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召开。周宝生在大会上掏心窝子如此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帮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意义重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周宝生说,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行动,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扶贫脱贫政策措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有些地方在指导思想上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打歼灭战”“揠苗助长”的倾向;一些扶贫主体受自身局限,对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没有找准就仓促上阵、急躁冒进;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过分看重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没有把眼前脱贫与“拔出贫根”、长远发展相结合。如此,容易导致贫困人口在攻坚期内顺利脱贫、攻坚期后迅速返贫,不利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精准扶贫、整村推进是扶贫决战的两大制胜抓手,是确保到2020年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内容、建设方向、建设方法上具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和内在联系。本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多聚焦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但在农村贫困地区,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与没有建档立卡的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分并没有天然红线。因此,建议国务院扶贫办、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有关主管部门在扶贫开发实践过程中,要坚持精准扶贫与整村推进的有机结合,完善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周宝生认为,在实行精准扶贫、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的同时,要积极实行整村推进、对未在建档立卡之列而相对贫困的农村群众开展一域一地整体发展的带动,从而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增强贫困地区的发展后劲,巩固扶贫开发的效果,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东湖学院扶贫工作队赴嘉鱼县官桥镇观音寺村后,开始启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他们深入群众,详细掌握扶贫对象情况,征求收集扶贫工作意见建议,围绕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紧紧结合驻点村实际,研究制订扶贫工作方案。周宝生说,本次精准扶贫,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如果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效果上,那么势必造成极大的浪费。他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对连片特困地区、插花贫困地区给予重点扶持和规划指导,完善以整村推进为基础的精准扶贫开发规划,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通过做好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更好地整合各项扶贫政策资源,使现有政策发挥更大的合力,取得更好的实效。”
产业发展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中最为积极、能管长远的举措。没有产业发展的脱贫是无源之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要“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而产业发展就是贫困地区脱贫的“造血干细胞”。周宝生说,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积极鼓励贫困地区立足当地资源,培育发展特色支柱产业,推进现代农业生产,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关注扶贫产业发展,积极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对参与扶贫开发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给予政策、资金方面的倾斜,促进其帮带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周宝生多次从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队的目标任务和学校对工作队的期望要求三个方面对工作队成员进行政策辅导,并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他一次次强调,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学校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而奋斗。工作队员要对扶贫、脱贫工作用真情、动真格,确保党的扶贫脱贫政策落到实处。”他要求工作队员:一是要带着对农民和“三农”工作的深厚感情投入扶贫工作,把农村作为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舞台,把农民当作老师;二是要吃透党的扶贫脱贫政策和村情、组情、民情,用政策指导工作;三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尽快适应岗位角色,圆满完成组织交付的任务,为扶贫对象村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变化,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周宝生多次走进驻村工作队办公室,查看工作队制定的管理制度,翻阅队员近期填写的走访入户调查表和工作日记,并要求大家要“全面走访,不落一户,精准识别,不落一人”。
工作队员上门到户,“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五看有没有卧病在床,六看有没有啥家当”。他们来来回回地跑农户家核实、完善资料,平均每户去了五六次。村民们发现,这些工作队员来的次数多了,连狗都不对他们叫唤了。
通过扎实的调查,工作队不仅找出了贫困户,也让“穷根子”浮出了水面。原来,驻村穷在“四缺”: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发展动力;“四因”返贫:因病、因学、因灾、因残。找准了“穷根子”,还得下准“药方子”。工作队商量着:除了整修村卫生室,必须集中资金搞项目。项目要长短结合,让村民看到效益。周宝生说:要做好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科学规划,将精准扶贫与整村推进相结合。
在周宝生看来,扶贫要做好扶志与扶智工作,既要送温暖、送爱心,又要送志气、送信心,更要送智慧、送能力,不断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在支持贫困农村和贫困人口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家园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职业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带动群众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用志气消除思想上的贫困,用精准的方略消除物质上的贫困,用智慧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他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政策,将职业农民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将全日制农业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资助政策范围,支持农业院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涉农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职业农民队伍。
周宝生鼓励武汉东湖学院驻嘉鱼县官桥镇观音寺村的精准脱贫工作队、驻崇阳县的教育结对扶贫工作队,把讲台、研究室、实验室搬到精准扶贫一线,结合当地的资源、人才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我们的重点学科为育人而生,因济世而荣。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扶贫这个平台或机会,让教育走进田间地头,让我们的科研成果在农村落地,惠及贫困地区。这也是推进我们科研工作在服务地方、成果转化方面的一条新路。我们要做好这个接地气的项目,让我们的技术应用向技术开发和经营能力延伸,通过扶贫检验我们的学科建设水平与服务基层的能力。”
官桥八组经济发展了,村民日子好过了,八组村民把帮带的眼光投向周边的村组。2008年以来,官桥八组积极探索和践行“先富帮后富,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与官桥镇石鼓岭村、官桥村、观音寺村和贵州水城县比德乡大寨村等结对帮扶、村企共建,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