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离开战场(1)
张忠良出任四川石油勘探局局长时,四川的石油勘探队伍包括分别隶属西南石油钻探处和西南石油地质处的两股力量,约有两三千人。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七八个钻井队及五个勘探区域。可以说,西南油气田这支早年创业队伍的人员构成是国共新旧更迭之际中国石油工业继往开来的缩影:技术员和老职工,来自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及下辖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北碚西部科学院和四川油矿探勘处,包括重庆市的两个营业所;骨干力量则来自石油师转业地方,经过在甘肃玉门、陕北延长油矿培训之后,由燃料工业部统一分配,根据四川工作实际所需的首批入川人员;其余便是各钻井队在探区当地面向社会招收的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人员。来自新旧两个社会,不同单位、部门的干部职工,为了在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勘探区内找到深埋地下的“大金娃娃”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张忠良对人员情况进行了解后,根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的文件精神,及时完善了党委、行政部门、总地质师室、总工程师室、计划财务和生活后勤保障等组织机构,将一揽子事务与党委书记李滋润进行商量后,就由李书记带着副局长何千里、许培德和副总地质师司徒愈旺、副总工程师张江溶等人去逐项落实。
张忠良“到四川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各个探区去跑……忙着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全局油气勘探和生产建设全面情况,第二件大事,即组织召开四川石油勘探局第一届石油勘探会议、酝酿四川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勘探方向打下基础”。
这天上午,张忠良将铺在招待所临时住处床上还没睡几天的黄军被和白垫褥一把撩起,动作麻利地将背包打好,顺手关门,向门外的一辆吉普车走去。无论走到哪儿,他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在哪儿工作,就把背包背到哪儿。每到一个地方忙完工作,只要找个遮风避雨之地,打开被包一铺就能倒头便睡。
他之所以保持这种习惯,应与军旅生活的经历有关。
在中国石油工业创业年代,大家常年在野外生活,风餐露宿,过的也是这种天当房、地当床的日子。
秘书纪新德见张局长向他走来,下意识地双脚立正,挺胸收腹地向他敬了军礼,然后拉开车门请他上车。
望着纪新德良好的军姿,张忠良满意地笑了,不过,见他身上光溜溜地空无他物,没带与他一起准备跑基层的行军背包,眉头不由得一下子皱了起来。
纪新德从张忠良手上接过背包,塞到吉普车的后备厢里,指着另外两个紧紧挨着的背包,说:“局长,您看我们的背包打得还可以吗?”
张忠良看过,充满赞许地笑了。他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几口,然后丢掉烟头,一脚踩灭,走去拍了拍纪新德的肩膀,并对早已坐在驾驶员位置的司机说:“都是四川局的好兵!走,出发!”
张忠良这次下基层,对四川石油勘探局的工作进行考察,主要在龙泉山、自贡及威远、隆昌圣灯山、重庆石油沟、川西北海棠铺5个探区陆续展开。
大盆地的田野风光与河流沟渠的纵横阡陌,各探区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乃至工作中面临的难点与重点,都被他逐一记住。在隆昌两道桥和巴县石油沟,他对“长衫飘飘时代”的翁文灏、黄汲清领导的中央地质所先贤在这里开创的不俗业绩充满感佩;在自贡市和威远县的新场镇,他既被兴于汉代的古老钻井工艺——天然气煮卤熬盐术——折服,也对有机会追寻法国传教士恩伯堤,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美国地质学家维里士、布拉克外尔特,日本地质学家野田势次郎等人的足迹充满兴趣,并对谭锡畴、李春昱两位民国石油地质家在此进行地质旅行后经过科学论证写下的《四川石油概论》描述的前景感到欣慰。
挖井是找不到很多石油的,也许另有可供选择的办法。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中国就有挖盐井的技术,盐井的深度达到三千英尺。1830年左右,中国人的凿井方法就已进入欧洲并被效仿。可能也促进了美国开凿盐井的事业。乔治·比斯尔竭力想把钻盐井的方法用到钻油井上来。1856年,有一天他在纽约,那天天气酷热,在百老汇大道行走时,为了躲避灼人的太阳,他走到一家药店的遮篷下避暑。他一眼看见药店的窗户上有一张为石头油制成的药剂做广告的招贴,广告上画有几座像盐井一样的钻井塔。当时,用来制造专利药剂的石头油是开井采盐的副产品。比斯尔这偶然的一瞥——连同以前他在西宾夕法尼亚和达特茅思学院的偶遇——深刻地印在他的心坎。钻盐井的技术能不能用到找石油上?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在这里就算是找到了发财的手段。
张忠良来到自贡釜溪河畔,参观了大盐商王三畏牵头组织修建的“王爷庙”——“盐商会馆”;带上秘书纪新德驱车赶到燊海井,观摩了依靠牛拉天车提供动力钻井的、古老的凿井采盐术。由于他从五十七师转业后,一度曾在玉门油矿学习挂职,后来又在西安钻探局和老政委张文彬搭班子,曾经多次在陕北延长油矿检查工作,见识的德式、美式等各种型号的现代钻机不少,因此,他对燊海井的畜力凿井采盐井架装置,不可能像丹尼尔·耶金笔下的乔治·比斯尔一样灵光乍现,并有相应的付诸行动的考虑,不过当他乘坐的那辆吉普车,开出沿途木制井架林立的自贡市区赶到威远曹家坝臭水河边,看到民国时代的威基井已被茂密的荆棘、杂草覆盖时,他心里却突然沉重得有些透不过气。
天色已经越来越暗。张忠良看到曹家坝的农民收工回家后,将铁锅端到他们房前屋后的石堆上或土坎上事先挖好的简易灶台上,就近取了井水淘米洗菜,划燃火柴,点燃地下自动冒出来的天然气开始做饭,因威基井的废弃引起的难受,这时已经舒缓多了。纪新德见张局长对农民使用地下天然气,野外取火做饭的景象看得入迷,就问他:“局长,我们在这里搭伙,然后,找一户老乡的空屋休息一晚,等明早天亮后再继续赶路如何?”
纪新德提出就近搭伙,并在老乡家里借宿的建议,是当时甚至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四川石油勘探局下属勘探队在野外作业中的生活方式:在哪儿饿了,就在哪儿与当地老乡搭伙吃饭;走到哪儿天黑,就在哪儿的老乡家里借宿,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竹林中甚至老乡的猪牛圈里,他们都能将就一夜。
总之,只要他们身上带着粮票,背着背包,一旦提出搭伙、过夜的要求,当地老乡一般都不会拒绝他们。
“还是回自贡,到101勘探队沈世昌的营地去看看吧!”张忠良掏出一支香烟点燃,抽着,神色凝重地说。
见张忠良主意已定,纪新德和司机也不好劝说,三人于是上车返回自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