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离开战场(4)
据一位作者对知情人的采访资料,那个炼厂,每蒸馏一锅原油要花八到九个小时,每次三百多斤的原油,能够提炼九十来斤煤油。别看这个炼油厂不大,4套蒸锅只要每天三班倒,连轴转,仅一天就能生产煤油1800多斤,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三十多万斤。由于这些煤油是采用土办法提炼的,因此品质不是太高,市场也只能局限于江油及梓潼周边的一些乡镇。农户用双河镇庙子里的煤油照灯,比用桐油、菜油照明的性价比要高,所以尽管质量并不太好,但也是很受欢迎的。
江油海棠铺原油炼制的煤油与美国18世纪炼制的煤油,对原有照明物质的替代,其性质是一样的:西方人用“煤油之父”格斯纳开在纽约的煤油工厂生产的煤油,取代了大西洋鲸鱼脂肪油和蜡烛用于照明;江油、梓潼两县的村镇,农民们用双河镇的煤油,取代了桐油和菜油用于照明。
后来,海棠铺小猫儿沟的煤矿出石油、提炼煤油形成气候的情况,引起了省参议员、江油县临时参议长蹇幼樵的重视,经过上下沟通,蹇联络一批议员向省参议会联署提案,吁请四川政府组织人财物力,对海棠铺的地下石油资源进行工业开发。
1945年3月,省政府批准了蹇幼樵的提案,从省石油钻探大队驻隆昌两道桥四队,抽调一百多人,开赴海棠铺新隆坡开始平整井场,竖起了井架。据诗人刘强介绍:钻探四队,从隆昌探区带来德式93马力的柴油机两台,钻井深度可达1200米的钻机一部,并于当年秋天在隆隆的马达声里正式下钻。
次年某天,钻井队在作业中,发生了钻头牙轮断落井底的事故。牙轮断落井底之后,只有用特制磁铁打捞器才能将其捞起,但当时,海棠铺的钻井队却没这样的专业工具。工人们在工程师王显文的带领下,通过反复琢磨,才从当地幼童玩耍的竹筒水枪中受到启发,利用真空吸水的原理,将地层探测器送入井底,经反复试验,最终才将断落的牙轮“吸捞”出来,使中断多日的钻井作业得以继续进行,外聘的美国工程师还拿出5美金,送给聪明的工人以示赞赏。
四队钻井两年后,海棠铺的掘井深度达到了1100米目标层,但最终由于资源分散,试油效果不好,加之国共政权更迭,残酷的战争不断吞噬着巨大的物资资源,致使物价飞涨,工人钻井的薪酬难以为继,故而只能于1948年6月拆架封井,于万般无奈中,大家返回川南隆昌县两道桥去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借助1950年全国第一次石油工业会议的东风,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一度低调、近乎隐身的大地质学家黄汲清正式到西南地质勘探局主持勘探工作。他联络国内外的石油地质人才,从为石油工业效力的幕后走向台前。
黄汲清的工作步入正轨的次年,他对灌县、江油、梓潼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之后,对海棠铺构造给予了很高评价,提出了积极钻探的相关建议。
于是,海棠铺成了四川油气地震勘探的发源地。
为此,中央决定从重兵云集、兵强马壮的西北石油管理局分兵,在康世恩的麾下挑选骨干,携带设备,翻越秦岭,沿川陕公路经梓潼入川,以龙门山前山为重点,在江油海棠铺、厚坝构造上摆开战场。
随着1953年中央石油工作会议将四川盆地列为全国重点探区之一,并明确“以勘探石油为主,也要勘探天然气”的任务后,从1948年夏天开始昏然沉睡的海棠铺小猫儿沟,在日夜轰鸣的钻机声和201地震队的隆隆炮声里,又苏醒了。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大学生,浑身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彭克华一毕业就被分到四川,与来自全国各地的52位同学一起,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油气地震勘探队。他们高举201队的战旗,唱着《地质队员之歌》,从彰明镇乘坐当地的马拉胶轮大车,满怀希望地来到了海棠铺探区。
201队的营地,建在小猫儿沟山顶的东林寺。每到冬天的晚上,彭克华与女伴邓文琼睡在一个墙角旮旯,沟里的山风呜呜吹响山顶,又从山顶呜呜吹到山下,听起来俨然鬼哭狼嚎。山风,在结满蛛网的寺庙里来回穿梭。她们常常冷得裹紧被子,但寒气还是砭人肌骨,冻得她们瑟瑟发抖。
201队唯一的一部老式光点地震仪器车,是康世恩出任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局长后,访问苏联时进口的。全部人员都要集合起来,先修一条通往山顶的便道,才能把仪器搬运上去。但仪器好不容易运到山顶,却无法下车,更无法搬运到理想的位置投入使用。没办法时,他们就用胶质线来连接仪器车。为及时整理分析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好下一步工作,甚至每放一炮,都要仔细地展开分析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