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蜀立言(4)
其二是杜宇究竟何时称帝,“望帝”究竟是杜宇的帝号还是谥号。杜宇是古蜀国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的又一位统治者,曾大力提倡耕、牧、工、商,拓展蜀国的疆域,在古蜀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记载。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娶朱提女子朱利为妃,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郫县建立了都邑,并将蚕丛时代的瞿上城作为别都,使古蜀地区成为当时华夏一个相当繁荣昌盛的区域。到“七国称王”的时候,“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这时的蜀国,是一片相当广阔的领域,除了成都平原和川西盆地的丘陵地带,还囊括了汉中平原以及贵州、云南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可知,杜宇是一位很有作为的蜀王,也是古蜀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蜀王。关于杜宇称帝,也有学者提出过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言杜宇称帝之事,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应该是有所依据的。望帝称号,与杜宇有关,也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总而言之,因为杜宇大力发展农业,国力昌盛,对巴人和周边地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栖居在川东丘陵地带的巴族也因此进入农业社会,同蜀人一样尊奉杜宇为农神。
关于杜宇与鳖灵之妻的风流韵事,汉代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是这样记述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巂”字时说:“蜀王望帝淫其相妻,惭亡去,为子巂鸟。”《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引《十三州志》也说“望帝使鳖冷治水,而淫其妻。冷还,帝惭,遂化为子规”。到了晋代,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时,也许觉得此事不雅,而略去了这一重要情节。《华阳国志》是研究古蜀历史的案头常备之书,由于常璩的省略,后来研究古蜀历史的学者们亦大都忽略了这个故事。徐中舒先生认为:“杜宇化鹃本是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许慎是经学家,‘淫其相妻’不合于儒家伦常道德,所以称其‘惭,亡去’。点金成铁,实在糟蹋了这个故事。李商隐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才是这个故事的正解。”实际上,这个故事向我们透露的信息是如此丰富,生动的历史真相就掩藏在这个故事后面。由杜宇王朝更替为开明王朝,正是这件事情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使古蜀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
杜宇与鳖灵之间由此爆发的矛盾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一个是教民务农、拓展疆域,曾经雄视天下的望帝杜宇,一个是才略过人、治水创立奇功,赢得蜀人爱戴的蜀相鳖灵,两人之间的政权更替当然不会风平浪静。扬雄《蜀王本纪》等史料说杜宇委国禅让给鳖灵后,“遂自亡去,化为子规”,或说“升西山隐焉”,便隐约透露出了杜宇往岷江上游大山深处逃去的信息。《四川通志》则说得更为明确,认为杜宇显然是被推翻的:“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名杜鹃,又名杜宇,又号子规。”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引《楚辞》的一条记载,说“鳖令尸亡,溯江而上,到崏(岷)山下苏起。蜀人神之,尊立为王”,也说明鳖灵推翻了杜宇王朝,成了新的蜀王。于是,杜宇王朝华丽的宫室和整个蜀国的权力都落入鳖灵之手。在子规鸟悲切的啼声中,古蜀历史上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这个王朝就是鳖灵从治水开始创建大业的开明王朝。
杜宇由于好色“德薄”失去王位隐入西山后,蜀国百姓仍旧怀念他“教民务农”的恩惠,每当早春二月杜鹃鸟啼,农耕即将开始的时候,蜀人便会想到望帝,为他晚年的失国逃亡而感到悲伤。怀着这种感情的蜀人于是在灌县(今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城西枕山临水的地方建起了望帝祠,以表达对杜宇的纪念。《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一说“望帝祠,在灌口镇城内”。到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望帝祠迁到郫县,与纪念鳖灵的丛帝祠移建在一起,合称为望丛祠,而将灌县的原址更名为崇德庙,以祭祀李冰。《大明一统志》卷六十七说成都有“望帝祠,在府城西五里,齐永宁末建。《九域志》: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望帝”。望丛祠在宋朝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建,明末战乱中遭到破坏,清代乾隆以后又重新修复。这座成都平原上最古老的帝陵,如今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城郊,这里古柏森森,环境幽雅,是人们经常游览凭吊的一处人文古迹。闻名遐迩的望丛祠,已成为古蜀历史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