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南中诸郡(5)

书名:常璩传本章字数:1846

东汉末,巴蜀地区又发生了刘焉、刘璋父子的割据。常璩记述说,刘焉在东汉末被任命为益州牧,在北方爆发黄巾起义的时候,刘焉在蜀地镇压了起兵作乱者,“抚纳离叛,务行小惠”,招纳了从南阳、秦陇入蜀避乱的人士,趁机扩充人马,杀掉了一些不听话的大姓官吏以立威,又利用青羌兵击败了犍为等地的豪族势力。刘焉还利用蜀中道教的力量,派遣张鲁为督义司马进驻汉中,阻断了北面的交通以保障蜀地的割据独立。刘焉的野心也迅速膨胀起来,常璩记述说:“焉意渐盛,乃造乘舆车服千余,僭拟至尊。”当时刘焉的长子刘范为左中郎将,次子刘诞为治书御史,季子刘璋为奉车都尉,都在长安任职,实际上是被汉献帝当作人质,说明汉献帝对刘焉是不放心的,以此来防范刘焉谋反。当时荆州牧刘表上书说刘焉有狂妄不当言论,并揭发了刘焉僭拟乘舆器服的行为,汉献帝于是派刘璋赴蜀晓谕刘焉不要心存妄想。刘焉将刘璋留在蜀中,不让他再返回长安。此后不久,驻扎在陇西的征西将军马腾与刘焉、刘范暗中串联,谋划袭击长安。阴谋泄露后,汉献帝诛杀了刘范、刘诞。非常巧合的是,“天火烧焉车乘荡尽,延及民家”,刘焉“既痛二子,又感祅灾,疽发背卒”。刘焉是有野心的,暗中谋划割据称帝已非一日,但阴谋尚未得逞就突然病死了。

刘璋随即继任了益州牧,成了占据巴蜀地区的一方诸侯。常璩说当时因为“京师大乱,不能更遣”,所以朝廷只能采取权宜之计,让刘璋袭位,以维持朝廷对益州的统辖和局势的稳定。张鲁原来是听从刘焉指挥的,这时在汉中成了独立的势力,与刘璋分庭抗礼,巴人中的一些部族也都依附了张鲁。刘璋很生气,无法容忍张鲁的叛离,于是杀了张鲁的母亲与弟弟,派兵讨伐张鲁,由于作战不力,结果吃了败仗。刘璋对此很无奈,重新任命了巴郡太守,率兵屯驻阆中防御张鲁。

当时巴蜀地区的地方豪强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尽管名义上都听从刘璋的管辖,暗中离心离德的却为数不少。驻守巴中的赵韪就联络了当地的大姓,起兵数万,攻击刘璋。蜀郡、广汉、犍为等处都有人起兵响应。刘璋调集军队,对反叛者进行了阻击。从南阳、秦陇入蜀的东州人士都支持刘璋,便同心协力为刘璋死战,最终打败了反叛者,并追击至江州斩杀了败逃的赵韪。经过了这些动荡与征战,巴蜀地区又暂时恢复了稳定。刘璋为了巩固对巴蜀地区的控制,派人向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赠送财物与叟兵(少数民族士兵),以获取曹操的好感。曹操果然上表朝廷,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

过了几年,曹操出兵讨伐张鲁,引起了刘璋的担忧。如果曹操攻取了汉中,蜀中自然就危险了。刘璋和谋臣商量对策,张松建议请刘备先讨伐张鲁,认为刘备和刘璋有宗室之亲,“善用兵,使之伐鲁,鲁必破;破鲁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刘璋深以为然,于是派法正去迎请刘备。主簿黄权劝谏刘璋说:刘备非寻常之辈,有骁勇之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待之,则一国不容二君。客有太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刘璋不听,对部下的谏言不予采纳。法正奉命去邀请刘备,私下向刘备献策说:“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富,凭天设之险,以此成帝业,犹反手也。”刘备大悦,留诸葛亮、关羽、张飞镇守荆州,亲率一万人马溯江西上,经由巴水到达涪城。刘璋亲自去涪城迎接,欢饮百余日,为刘备增添了兵力与辎重,使伐张鲁。

刘备驻兵于葭萌,并没有去征伐张鲁,却以曹操进攻东吴、孙权呼救为由,准备率兵东返救援孙权,要求刘璋再补充一万兵力和辎重。刘璋犹豫不决,但还是答应了刘备的要求,然而只给了四千人马和一半辎重。张松沉不住气,派人送信给刘备说,大事就要成功了,为何要走呢?刘璋得知后,杀了张松。刘备失去了内应,与刘璋关系恶化,这时听取了庞统等人的谋划,率领人马开始进逼成都。诸葛亮、张飞、赵云也率兵前来会合,扶风马超也率众投奔了刘备。于是成都被刘备重兵包围了,刘璋放弃抵抗,出城向刘备投降。刘备给予善待,将刘璋迁居于南郡公安。

常璩对这段史实做了详细记载,其中有很多生动的细节,读之如临其境。在常璩之前,陈寿对此已有记载,两种记录各有特点,互相参照,可以加深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常璩评论刘焉、刘璋父子说:“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璋才非人雄,据土乱世,其见夺取,陈子以为非不幸也。”陈子指陈寿。他在《三国志·蜀书》中对刘焉、刘璋亦有评议。常璩赞同陈寿的看法,认为刘璋被刘备取代,在所难免,刘璋选择了投降,没有玉石俱焚,也算是明智之举了。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