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汉(2)
刘禅继位后,历史上称其为蜀汉后主,常璩对后主时期的史实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诸葛亮执政,身为丞相,兼“领益州牧,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在治国安邦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措施。首先是稳定局势,内修政理,安抚民众。其次是派人联络孙权,修复了吴蜀之间的联盟友好关系。诸葛亮治蜀,有很多亮点。其中最使人赞叹的,便是诸葛亮的忠诚与廉洁。诸葛亮在团结人才和用人方面,也做得很好,举贤用能,知人善任。但也有失误的时候,譬如使马谡督军而失了街亭,任用李严督运军粮也不得力,所以王夫之说:“武侯之任人,一失于马谡,再失于李严,诚哉知人之难也。”
诸葛亮南征是一件很重要的大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记载仅寥寥数语,常璩的记述则比较详细。诸葛亮采取了恩威并用的策略,对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服口服,南中地区大小诸夷从此不复叛乱。洪迈《容斋随笔》卷四说“蜀刘禅时,南中诸郡叛,诸葛亮征之。孟获为夷汉所服,七战七擒,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后世依然顺服,“乃知南夷心服,虽千年如初。呜呼,可谓贤矣”。对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深远影响表达了由衷的赞叹。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说“云南古为荒服,自汉以来乍臣乍叛,盖疆域辽阔,夷落环伺,崇山巨川,足以为保据之资。故时恬则牛驯蚁聚,有事则狼跳虎噉,势固然也。西南一隅,反覆最多……诸葛武侯欲专意中原,虑群蛮乘其后,乃先南讨”,也充分肯定了诸葛亮的深谋远虑,由此也反映了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意义与影响。
常璩还记述了诸葛亮的北伐。北定中原,复兴汉室,是诸葛亮努力追求的终极目标。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就提出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三国志·蜀书》说诸葛亮南征凯旋后“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讲的就是为北伐做准备。诸葛亮联吴修好是在后主建兴二年,平定南中是在后主建兴三年,到后主建兴五年诸葛亮已率诸军北驻汉中,可谓紧锣密鼓。诸葛亮精通兵法,善于用兵,在谋略方面也很高明,所以北出祁山大败魏军,取得了许多战役性的胜利。但魏军也很英勇善战,蜀军因街亭之失而退回汉中。此后诸葛亮又多次北伐,在后勤运输方面发明了木牛流马以运送军粮,并分兵屯田,在武器装备上发明了诸葛连弩,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诸葛亮在数次北伐中确实很有作为,但最终仍无功而返。诸葛亮北伐难以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蜀汉已失掉荆州,无法同时出兵以向宛、洛,失去了战略上的呼应。其次是北伐用兵也有问题,宁愿走坦道,不愿听从魏延从子午谷直捣长安的建议。当时蜀汉兵力有限,可能也是诸葛亮不愿轻易冒险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夫之说,诸葛亮西出祁山虽得秦陇,而“长安不拔,汉固无如魏何”,所以分析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不过是以攻为守而已。诸葛亮北伐屡遭失利,最后自己也病逝于军中,遗嘱薄葬于汉中定军山。常璩记述说:“秋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还葬汉中定军山。”现在汉中定军山有诸葛武侯墓,勉县有武侯祠,还有诸葛亮塑像,就表达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纪念。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智谋超群的杰出人才,后人常常将他视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善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因他辅佐刘备以光复汉室为己任,所以又被比喻为张良一样的人物。但诸葛亮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也难免有失误和犯错误的时候。诸葛亮去世的时候才五十四岁,可谓英年早逝。诸葛亮病故后,由于刘禅的庸常,继任者努力而为,却难有作为。之后蒋琬、费祎、姜维相继辅佐刘禅,常璩对此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
根据史书记载,刘禅十七岁继位,在位长达四十一年,这与他能够充分信任诸葛亮和蒋琬、费祎、姜维还是有很大关系的。诸葛亮当丞相十二年,后来的二十多年主要靠蒋琬、费祎、姜维来支撑大局。蒋琬执政也是十二年,于后主延熙九年病逝;费祎接任才六年多就遇害了。从后主延熙十六年开始,蜀汉政权最后十年的军政重担便落在了姜维的肩上。姜维还是相当能干的,为官也很清廉,但由于刘禅身边宦人弄权,姜维在行政上已难有作为。姜维在军事战略方面基本沿袭了诸葛亮“以攻为守”的做法,一心想攻占陇西以扩张蜀汉的势力。但此时的形势已非往昔可比,姜维屡出师旅,不听张翼等人“以国小不宜黩武”的劝阻,虽然攻城略地取得不少胜利,但是也打了很多败仗。后来竟抵挡不住魏军的进攻,蜀汉终以后主降魏而告灭亡。常璩评论说,诸葛亮“政修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祎,遵修弗革,摄乎大国之间,以弱为强,犹可自保。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由此可见姜维的失误,常璩对此是非常感慨的。蜀汉前期人才济济,因而兴旺。到了蜀汉后期,缺少杰出人才,其衰败也就在所难免了。
常璩对刘禅降魏的经过也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载。邓艾采用奇袭从阴平进入蜀地后,诸葛瞻率兵迎战魏军战败而死,姜维向东撤退进入巴地,魏军肆无忌惮地进逼成都,引起了蜀民的恐慌,“百姓闻艾入坪,惊迸山野。后主会群臣议,欲南入七郡,或欲奔吴。光禄大夫谯周劝降魏,魏必裂土封后主。后主从之,遣侍中张绍、驸马都尉邓良赍玺绶奉笺诣艾降”。当时也有不愿投降的,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就悲愤自杀了。姜维诈降于钟会,后在兵变中被杀。后来,后主刘禅被迁居到了洛阳并被封为安乐县公。当时有人评论后主刘禅是庸常之君,所以难有作为。常璩在《华阳国志》卷十一中说“后安乐公淫乱无道”,可知他对刘禅的评价是不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