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森林之伤(2)

书名:清风永开本章字数:2081

周永开心里一惊,马上追问:“离了砍树,就没法活啦?”

汉子瞟了他一眼,朝身边几块林立着怪石的地一指:“凭这些地里产出的苞谷和洋芋,就能维持生活?”说完,又补了两句,“不瞒你们说,靠山吃山,我们全靠砍树、打猎、放牧、挖药材维持生活呢……”

周永开叫了起来:“还打猎、放牧,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们这儿是长江防护林保护带,严禁砍树、打猎、放牧这些吗?”

汉子奇怪地看了周永开一眼,直言不讳地说:“不准砍树、打猎、放牧,那你给我们饭吃哇!”说完不等周永开再说什么,就“咚咚咚”地转身走了。

周永开一下愣住了。

20多年后,当周永开说起那天在山上看到的景象,还像不能释怀的样子,不但语气沉重,不时还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山上的森林不遭破坏才怪呢!后来我才了解到,那个项家坪村有个村民小组,全组40多户人,就有40多个木匠,除了几户老弱病残,有的一家一个,有的一家两三个。为什么木匠那么多?因为要把砍下的树做成家具,好在市场上卖呀!村支书、村主任、村民组长都是木匠,所以不但一般老百姓砍树,干部也在砍。你想,即使有再大的山林,也禁不住那么多锯子、斧头经年累月地锯呀,砍呀!很快,那个村除了才长起来不能作为用材的幼树,大树都被砍光了。没树可砍了,接下来就大量砍竹子……”

老人接着说:“那山上还有一大片竹子,有4万多亩,真可以说得上是一片竹海呀……”

4万多亩的竹子,让人眼前立即浮现出一片浩瀚无际的竹林,细叶青青,枝条楚楚,竿直节劲,萧瑟昂然。农村过去茅屋草房居多,且不说房前屋后那一丛丛苍翠安静的竹是盖房的主要材料,就是家里打墙用的墙笆子,睡觉用的床笆子,翻晒粮食用的耙子,装粮食用的箩筐,晒粮食用的斗框,簸粮食用的簸箕,挑土用的箢篼,背东西用的背篼,甚至刷锅用的刷把,吃饭用的筷子,还有摇篮、椅篮等,都是用竹编成的。可以说,我们一出生,就是在竹的荫蔽下长大的。

周永开对这片竹林的喜欢溢于言表,便又说:“那片竹林所在的地方叫‘花熊坪’,知道什么是‘花熊’吗?就是大熊猫呀。老百姓都说,过去这里生活过大熊猫……”

现代社会中,随着大量塑料制品的出现和农民开始修建砖混结构的楼房,竹子的经济价值已大大降低,可当地老百姓为什么要大量砍竹子呢?

“砍起卖给纸厂呀!”周永开解开了这其中的疑惑,“你还不晓得,那山上开了好多家造纸厂。那个时候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呀!山下一些人目光短浅,眼睛就盯上了那4万多亩竹林,于是就跑到山上来办纸厂。山上的村民就莽起砍竹子往纸厂卖呀……”

说到这里,老人显出了生气的样子,可接着语气又变得缓慢和沉重起来:“砍竹子倒也罢了,因为那竹子不比树,砍了就不能再生,竹子有笋子,砍了还能再发。要命的是,一到春天,山上的女人又都跑到竹林里去挖笋子。挖一点就算了,可山上的村民哪里知道要保护性挖笋啊!只可惜那几万亩竹林,真是要它们断子绝孙呀……”

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皮垂下来了。

说者黯然神伤,听者也感到心里难受。

沉默了片刻,老人叹了口气,又说了起来:

“还有放牧。那山上放牧都是敞放,也就是俗话说的‘散养’。怎么个‘散养’法?就是春天把牛赶上山,整个夏天和秋天都不管它。牛也通灵性的,到了冬天,知道山上没吃的了,自己也就回来了。让人既惊又喜的是,出去时只有两头、三头牛,回来时却往往有四头、五头牛。怎么会多出几头?原来老牛在山上产了小牛。一个夏秋,不但把老牛养得膘肥体壮,还白捡了几头活蹦乱跳的小牛,主人哪有不高兴的?于是家家养牛,一到春天,一两百头散养的牛上山。主人只管自己挣钱,全不管那牛在山上怎样糟蹋树木。

“还有打猎,家家都有猎枪,人人都会打猎,这在当地形成了‘打猎文化’。这‘打猎文化’不是现在才有,过去就形成了的,《万源县志》上都记得有,你可以找来看看。”

说到这里,老人像是累了,或许是不想再触动内心深处的伤痛,闭上了眼睛。

大山在淌血,在呻吟,可同时也在唤醒人们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的道德良知和行为。

这天,周永开一行在花萼山上转了一天,饿了,就在山上找一块石头坐下,从背包里掏出饼干、面包,拧开矿泉水瓶盖,一口干粮一口水地吃了起来。水足饭饱后,又接着转,不知不觉,一行人来到了花萼山主峰南天门的祖师庙前。相传三国时候的徐庶曾在花萼山隐居,当时瘟疫流行,他带领徒弟凿开通向南天门的石梯,俗称“开天门”,让山下百姓攀过石梯来到九龙池一带挖草药治病,从而使穷苦百姓得救了。后来人们知恩图报,请来工匠给他盖了一座庙,尊他为“花萼老祖”,香火奉祀。

祖师庙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场火灾。那天周永开他们看见的,只有几根石柱、几个石墩和一片瓦砾。但周永开觉得,庙虽然没有了,可徐庶的精魂还在。在离开时,他从祖师庙的废墟中拣起几片碎瓦,放进背包中。他觉得这瓦不一般,有着徐庶的精魂,他要留作永久的纪念。

晚上,周永开等人还是住在蒋大华家里。从一见面,周永开就喜欢上了这位朴实善良、热情好客,只有十个学生的“孩子王”,而蒋大华呢,也喜欢上了这位曾经做过“大官”却没有架子、为人随和的客人,两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所低矮、老式的农家小屋,以后便也成了周永开的一处接待站。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