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看到问题的钥匙

书名:高效思考本章字数:1819

“大人只看利弊,小孩才分对错。”这句话你一定听过,但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不分是非,而是为了强调现实的复杂。现实不是简单的“对错”就能定性的。这句话是要告诉我们不要拘泥于问题的是非曲直,而要着重分析它所带来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做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男人和女人吵架,不论谁对谁错,只要男人在吵架过程中提高音量,吵架的主题常常就会演变成“你竟然敢吼我”。这时,对错已经完全不重要了,男人要么低头认错,要么转身离开,或许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当我把这个段子讲给史密斯听时,他哈哈大笑,因为几乎每个周末他家都会上演类似的桥段。他的理解是,我们永远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看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划分责任,而是需要讲究技巧。比如婚姻就是妥协的技巧,你和妻子发生争吵时,要第一时间感知到本质,否则就会“战火连天,永不安宁”。

所以我经常对别人说:“假如一个女人在婚姻中表现得极其冷静,那么她一定是一个判断力出色的人,她的事业也会同样出色。”我要表达的是关于思考模式的规律:我们要看到问题的重点是什么,抓住主干而非枝叶。我们需要一直注意的是:把事情做好,让它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做才能看到问题的钥匙呢?

1.非重大原则问题,则不要过于纠结你以为的是非、对错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因纠结于问题的对错,最后失去了在公司快速发展的机会。为此,他郁闷了好久,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当时他的公司正准备和另外一家企业联合上市,他踌躇满志,但在准备运营计划和上市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波折,公司管理层的意见也开始出现严重的分歧。即便每个人都希望公司上市成功,但都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都认为别人的思路是错误的。显然这不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问题,纠结于其中毫无意义。

当人的“认知理性”与“价值观理性”产生冲突时,问题就会在无休止的争吵和分析中改变味道。人们的大脑从理性的思考判断中走向感性的对峙与战争:“即使你的想法有可取之处又怎样?我认为是错的,所以我就反对!”“因为你和我吵,不给我面子,所以我就是要反对你!”

多少人曾有过这样的心态,怀揣着赌气的情绪在办公室与同事、上司打得两败俱伤。朋友看着大家争论得不可开交,历经数月也未能达成共识,所有的计划只好搁浅,让公司错过了上市的黄金时机。

他回想此事时苦笑着说:“很多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那几天甚至那几分钟,机遇是不会等人的。但当机遇到来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未来的收益,而是所谓的路线对错。这样做是不对的,是有问题的,没人敢承担责任,因而错失了良机。”

我们永远都不要把自己绕进刻板地追问对与错的死胡同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对错只是相对的,而利害显得绝对化。有些事没有完全对或完全错,就像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一样。因此,你在需要判断对错时,不要着急;当有人让你站队时,不要因为和他关系密切就和他站到一起,要静下心来,思考其中的利害关系,然后再做出判断。

2.不刻板地纠结对错,才能从容不迫

聪明的人一般不过多地纠结以下三类问题:

(1)越说越糊涂的事;

(2)对错并不重要的事;

(3)和自己切身利益无关的事。

这三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些问题上面纠缠不清,我发现有人甚至会为了一件小事而争执几个小时。即使争赢了,他也不会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但他却乐此不疲。如果一个人拥有清醒的头脑,就不会在这些问题上纠缠。

物理学上常讲到的“参照物”,就类似于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有时我们的立场或参照的立场不一样,所谓的对错也就变成了相对而言的东西。随着立场的变化,错的可能变成对的,对的也可能变成错的,这都源于参照的立场不同。这种立场关系一旦牵涉利益的动态变化,判断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有时同一事物在相同的环境中也呈两面性,是错是对,聪明人都未必能分得清楚。

我的建议是:要在第一时间看到利害关系,因为它决定着你未来的方向。我们不要盲目地给一件事、一个人下定义,而是要分析深层次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提升直观判断力的最终目的和优化我们的思考模式的真正意义所在。

你分析问题时也要遵循上述原则,不要刻板地纠结于“是非对错”,先看一看其中的利害,想一想现实的需要。对现实世界中的大部分非重大问题来说,这个原则始终成立。

实际上,你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时,最考验的是你的逻辑思考能力。你想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得不断地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减少思考问题的中间环节,努力使自己拥有在第一时间就能做出精确判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