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武器的批判

书名:火药、枪炮与革命本章字数:2200

即使大明帝国江河日下的时候,中国官军遭遇葡萄牙和荷兰海军时,从装备上来看也几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军事对抗。而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朝从一开始,就将汉人当作自己的假想敌,因此更加自闭和内向。再加上长期的和平环境,最终导致清军军备荒废、孱弱不堪。

在鸦片战争这场著名的中西战争中,清朝的“天兵”使用的仍是200年前的红衣大炮,发射的是实心弹,而英国已经大量使用霰弹、葡萄弹、榴霰弹、新式爆炸弹、燃烧弹等。

钦差大臣琦善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计该夷水战之具,船只则大小悉备,火器则远近兼施。更有所谓飞炮者,子内藏放火药,所至炸裂焚烧。又有炮内尽属铁片,系于桅顶,高出炮台之上,能使射入台内,一经散放,约及数十丈广远,而台内台外同时被焚。他如火枪、火箭、火罐、火球之类,亦皆远且准,而为我师之所不及。”

步兵方面,清军主要武器仍是传统的弓箭,也有少量火绳枪,而英军正在从燧发枪向火帽枪转型。

英国早在1780年,就将步枪的燧发装置应用在火炮上,只需拉动绳子即可发射。而清军要引爆火炮发射,还需用手引燃点火孔里的火绳,一般会延迟一段时间。

清军所用的火药仍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作坊生产,而经过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实现了火药的标准化大量生产。采用现代镗孔技术生产的大炮也更加精密和轻便,炮弹与炮筒之间的游隙也更小,这使英军具有压倒性的火力。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专门进行了中英武器对比。他指出,手工生产的火药纯度差,颗粒过大,含硝量过高,容易吸潮,爆炸效力差。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虽然清军的岸炮从重量上超过英军的舰炮,但在射程和威力上却大为逊色。硝烟散尽,清军没有击沉一艘英舰,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有人对中英火炮材质的金相进行了微观的实验分析,发现英军火炮分类统一、膛壁薄、重量轻、各部位比例与设计理念相符、材质良好、制造与加工技术高、弹药质量优、点火装置先进,从而使之射程远、射速快、射击精度高、杀伤力大;清军火炮则与之相反。

尤其是爆炸弹的广泛使用,完全改变了几百年来实心弹留给人们的印象。江苏候补知府黄冕形容说:“其炮弹所到,复行炸裂飞击,火光四射,我军士多望风胆裂。”

虽然中国人制作火药的历史比英国人悠久得多,但到鸦片战争时,双方的火药质量已经有霄壤之别。

在沙角战役中,英军缴获了大量中国火药,但后来都抛入大海,因为实在太粗劣,无法用。福建提督陈阶平在战后设法买到了一批英国火药,装在中国鸟铳里试射,射程从原本的不到100米竟然提高到将近400米。

如果说在火器装备方面尚有高下之比的话,那么在政治体制上,一个古代帝国与现代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可比性。

在现代国家体制下,英、法两国可以更有成效地动员各种资源,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人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在中国传统的“家天下”观念里,整个天下的土地、臣民都是皇帝家的私产:在皇帝眼里,“国”是一个放大的“家”,他是这个“国家”的“君父”;在普通老百姓眼中,这场战争是“皇帝家的战争”,而不是国家的战争。

更为荒诞的是,对清朝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甚至搞不懂这些凶恶的“红夷”来自哪里。事实上,自从征服印度莫卧儿王朝以来,英国成为中国的强邻已经将近一个世纪。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当然,清朝也不是不重视火器。战争之前,清政府就已经花费巨资制造和进口了不少火炮,用于海上防御的炮台也都选择了很好的地理位置。但因为观念落后,这些无法转动炮口的银样镴枪头,实际上只是一种炫耀天朝威仪和吓唬人的摆设。在北塘炮台上,甚至真的架设了许多以假乱真的木头大炮。

在虎门战役中,面对英国舰队,清朝有200多门大炮,却连一炮都没有打中。英国人嘲讽说,“那更像烟花而不是大炮”。

数年之后,谪戍新疆的林则徐在给友人的信中坦言: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谬巧耳。

当时的海上战争也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尤其是战舰,正在向铁舰重炮发展。中国与英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更加明显——

中国最典型的战船载重量为250——350吨,仅装备有13门大炮,而标准的战船载重量为1500吨,装备有74门大炮。中国最大的木制战舰建于19世纪中期,仅装备有36门大炮,发射的炮弹多数是9——12磅重的。而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战舰则装备了100门大炮,其中能发射12磅重炮弹的有30门,发射24磅重炮弹的有28门,发射32磅重炮弹的有30门,发射64磅重炮弹的有2门。

英国舰队突破虎门要塞,沿着珠江北上,吸引了清朝无数百姓沿江围观,“国既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从虎门、厦门、定海、镇海、镇江到宝山,这些被清朝官吏自诩为“固若金汤”的炮台望风沦陷,被英国人夺去的大炮达1500门之多,英国人反过来用这些“摆设”来反击清朝。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基本上只要英国舰队一开炮,清朝军队就如惊弓之鸟,作鸟兽散。甚至在所有近战中,清军也常常一败涂地。这完全印证了两个世纪前英国思想家培根的一段名言:

国家的强弱,并不仅取决于拥有多少高墙、坚垒,大炮、火药,战车、骏马。从根本上说,只有民气强悍英武,国势才能强盛而不可侮。否则,尽管有强大的武备,也不过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