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发石车

书名:弓箭、强弩与战争本章字数:1551

据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造出了大型远射兵器“飞石”,这其实是石炮。“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

石炮最早用于战争的实例,是在“官渡之战”中。

当时袁绍与曹操两军对垒,袁绍建起高箭楼,堆起土山,形成一个制高点。袁军居高临下,对曹营可以用弓弩任意俯射,曹军在营中走动,必须举着大盾才行,士气很受挫。曹操读书很多,“以古有矢石,又《左传》言‘旝动而鼓’,《说文》曰:‘旝,发石也’,于是造发石车”。“发石车”果然造成了,用它抛射巨石,袁绍的高大楼橹很快被摧毁。由于这种石炮威力巨大,“绍众号曰霹雳车”。

从实战的破坏力上,中国石炮与欧洲弩炮相比,仍略显逊色。

虽然都应用杠杆原理,但中国石炮简单得多,完全依靠人力发射,因为人多发力不齐,不能产生较大的瞬间爆发力,所以发射的石弹重量小,速度慢,射程也比较短。在基于欧洲配重投石机的“回回炮”传入之前,中国的投石机在破坏力和准确性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但在战争中,简单有时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因为简单,中国石炮要比欧洲弩炮更容易运输和组装,这使它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这与蒙古骑兵长途奔袭的机动战术恰好吻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起攻城战。

如果时间充裕,在一次攻城战斗中,蒙古人往往能够同时使用数以千计的云梯、投石机和攻城机械。

1221年蒙古第一次西征,蒙古军在恐怖的“尼沙布尔之战”中,共使用了3000张巨弩、3000架投石机以及700台火药发射器,最后击败呼罗珊军。

1126年,金兵攻打宋朝汴京,“所列炮座百余,飞石如雨,击守城之卒,死伤日不下一二十人”。

为了躲避石弹,守城兵士只得逃避到城墙下。

为了减少“炮弹”对城墙的破坏力,宋军在城墙上堆满装有柴草的麻袋,这可以对石弹起到缓冲作用。

宋军也以投石机进行还击。炮弹不够用,最后连皇家花园里的太湖石也全都射到了城外。当初宋徽宗为搜罗这些花石不惜代价,劳民伤财,才从江南运到汴京,如今全送给敌人了。

1232年,轮到蒙古军攻打汴京,这时它已经是金国的首都。

百余年时间,投石机越来越大型化。蒙古人只用了一百多架抛石机,但都是十三梢的大型抛石机。日夜不停,轮番射击,几天工夫,抛射的石弹堆积起来,几乎将汴京城内的地面垫高到与城墙一样高。皇宫的柱子都是合抱之木,也被石弹击得粉碎。

在进攻花剌子模时,因为当地属于沙漠地带,没有石头,于是蒙古人砍伐了很多桑树,将树干断为小块,来代替石头发射。木头比石头轻得多,为了增加重量,他们还将桑木在水中浸泡了很长时间。

投石机是农耕社会一种古老的传统武器。古人叫它“抛车”或“炮车”。

唐朝李筌这样描述其形制和用法:“炮车以大木为床,下安四轮,上建双陛。陛间横括,中立独杆,首如桔槔状。其杆高下、长短、大小,以城为准。杆首以窠盛石,大小、多少随杆力所制。人挽其端而投之。”

宋朝的战争以城池守卫战为主,因此炮车用得极多。宋人陈规总结守城战术编成《城守录》,书中说:“凡攻守之械,害物最重,其势可畏者,莫甚于炮,然亦视人之能用与不能用耳。若攻城人能用,而守城人不能御之,则攻城人可以施其能;若守城人能用,而攻城人虽能者,亦难施设。”

宋朝官方编撰的《武经总要》中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投石机,也即“炮”。“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守宜重,行宜轻,故旋风、单梢、虎蹲师行即用之,守则皆可设也。”

这种投石机大致有大中小三种:小型机由两人施放,石弹重半斤,用于迎敌作战;中型有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由40人到100人拉动绳索,可发射25斤重的石弹,射程达80步;大型机有五梢和七梢,拉绳人达到150人到250人,可发射70斤到100斤重的石弹,射程为50步。

大型投石机比较笨重,使用时要固定炮架。因为射程有限,攻城时,投石机要放置在离城墙极近处,守城一方也只能等敌军攻到如此之近的位置时才能用上投石机。但拉绳的人很多,聚在一起拉绳时,很容易成为敌人的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