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拜占庭
在世界历史上,罗马帝国与秦汉帝国几乎出现在同一时期,两大帝国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在当时的交通与通信条件下,彼此在军事上没有任何交集。但当代学者常常喜欢将东西这两个大帝国相提并论,加以比较;也有人设想,如果恺撒的罗马军团与汉武帝的骑兵相遇,究竟会鹿死谁手。
虽然这种假想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对这两支善战的帝国军队进行一下假设性的推演,倒也很有意思。
假如罗马军队与汉朝军队相遇,并发生了一场战斗,那么可以想象,战争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是两军对阵,罗马人会排出整齐的方阵,步步逼近,寻求与汉军的进行肉搏战。汉军则会在一定距离时施放遮天蔽日的弩箭,这个距离远在罗马人的标枪射程之外。如果罗马人的盾牌和铁甲能够抵挡住汉军的弩箭,那么在肉搏战中,罗马人的短剑与汉军的环首刀应该平分秋色。但汉军骑兵会从侧翼迂回,以冲击战术打乱罗马阵形。
应该说,汉军对罗马军具有较大的胜面,毕竟汉军有明显的人数优势、远程打击和骑兵优势。这从罗马军团被帕提亚人“团灭”就可以得到验证。汉军的骑兵冲击战术和弩箭的精准远程打击,应该比帕提亚骑兵的箭雨战术厉害得多。
事实上,直到阿提拉在445年侵入罗马时,仍然使用的是帕提亚人的箭雨战术。
吃一堑长一智,罗马军队在从这些“野蛮人”那里除了学到了马镫,也引入了弓箭。经过一段时间后,罗马本族军队也变得跟帕提亚骑兵一样,身披锁甲,手持弓箭。但那些哥特重骑兵仍然只装备长矛。
到8世纪时,法兰克帝国的查理曼大帝曾经想推广弓箭。但事实上,无论骑兵还是步兵,法兰克人始终都没有接受这种武器。
法兰克人的敌人—北方的维京人却对弓箭情有独钟。在北欧的古老传说中,所有的英雄都是神箭手。他们之所以像阿提拉一样让欧洲人闻之色变,弓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像维京人一样喜欢在欧洲四处劫掠的马扎尔人也长于骑射,他们甚至逼迫德意志国王亨利支付大笔的“马扎尔税”。
从阿提拉到成吉思汗,游牧民族军队最擅长的仍是骑射,用这种箭雨战术进行远程空中打击,是他们征服世界的重要手段。
面对凌厉的箭雨,欧洲人唯一的办法就是为自己披上越来越重的防护盔甲,最后形成了欧洲特有的重装骑士模式。
拜占庭帝国因为比较接近东方,因而雇佣了大量的骑射民族,组成重骑兵军团,每人带有一张弓和34支箭。
在查士丁尼时代,这些东方化的罗马军队,依靠手持弓箭的重骑兵连续打赢了三场战争,不仅是哥特人和法兰克人,就连最擅长骑射的波斯人和汪达尔人,竟然也败在罗马人的箭下。
拜占庭骑兵拥有精良的盔甲,还有一面盾牌,他们的战马为阿拉伯马,也有马铠保护。
两位颇有作为的拜占庭皇帝,莫里斯一世著有《战略论》,利奥六世著有《战术论》,他们都希望用弓箭来恢复帝国“全民皆兵”的昔日辉煌。
莫里斯希望能通过减少外族雇佣兵,来保证军事上的独立与自足,“我们希望所有年轻的罗马自由人都能够学习使用弓箭,而且随时准备好弓箭和两支标枪”。
在那些不太流行弓箭的行省,利奥六世认为,应该让征召步兵装备两支标枪和一面盾牌,直到他们学会使用弓箭为止。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会先让新兵们使用弓力较弱的短弓,当他们的射技逐渐熟练后,再更换弓臂更长、威力更大的强弓。士兵们在彻底掌握了这种新武器后,由于需要用双手来射箭,就会放弃使用盾牌。
“智者”利奥在他的书中写道:
弓是最容易制造,用起来也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因此我们希望所有城堡、乡间或城镇的居民,即所有罗马臣民都能够拥有一张弓,如果不可能的话,至少每个家庭也要拥有一张弓和四十支箭,并在开阔地、丘陵、隘路、森林等各种地形中加以练习。如果有敌人突然攻入我国腹地,在山地、隘路或森林小路中使用弓箭的人们,就能给侵略者予以沉重打击。敌人并不习惯不断派出支队去驱逐弓箭手,所以在进行劫掠时就不敢分散得太远。如果敌人不愿被拖在持续不断的弓箭游击中,我们就能保证大片土地不受敌军伤害。
但实际上,很多罗马人越来越不尚武,他们宁愿缴纳“免除兵役”的贡金,也不愿服兵役,军事仍需依赖亚洲人和北方人。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这支东西方融合的军事力量使东罗马帝国固若金汤,在10世纪时达到历史的顶点。
但不久,他们就遭遇到了新崛起的塞尔柱突厥。
作为突厥人的一支,塞尔柱突厥军队由草原骑马弓箭手组成,他们陆续征服了波斯和帕提亚,并继承了其骑射传统。
1104年,一支东征的法兰克十字军在卡尔莱全军覆没,他们遭遇到当年罗马军团同样灾难性的命运,只不过对手换成了塞尔柱突厥。
在此前的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打败了拜占庭重骑兵,取得了曼奇刻尔特会战的胜利。
在这次战斗中,塞尔柱突厥轻骑兵使用的仍是“帕提亚射法”,反复攻击拜占庭重骑兵的侧翼。虽然弓箭对身着盔甲的骑兵杀伤较小,但战马却损失很大,许多拜占庭骑兵失去了坐骑。虽然拜占庭军队也有大量弓箭手,但机动性不如塞尔柱突厥轻骑兵,在对射中处于下风。
战争中往往一着失误,满盘皆输。拜占庭军队发起进攻时,追不上轻装的塞尔柱突厥骑兵,但撤退时阵形大乱。塞尔柱突厥人趁机将其分割包围,再加上本来就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他们用密密麻麻的箭雨射向拜占庭军队,完全是一场大屠杀。
战败的同时,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也在此战中被俘。
这场战役成为历史的拐点。庞大的东罗马帝国不久就陷入内乱,各地军阀纷纷拥兵自重,再也没有出现一位能力挽狂澜的天才政治家。
作为帝国兵源地的东方省份在塞尔柱突厥的铁蹄下化为焦土,能征善射的军人越来越少,国防更加依赖于外族雇佣兵。这些雇佣兵为了索要更高的军饷,不断发生兵变,国运就这样一天天衰落。
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