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郑和之后无郑和

书名:帆船、海盗与世界本章字数:2417

虽然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郑和船队都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都没有可以与之相匹敌的舰队;然而,这支豪华的舰队却连眼皮底下偌大的夷洲都没有详细地勘察和记录。

很多年后,回首这段历史,郑和下西洋的最大遗产,或许是一场持续几个世纪的移民运动—而不是殖民运动。

历史不能假设,有西方历史学家说,如果当时的中国也像欧洲一样对外开拓的话,今天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就不是16,而是12。

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是陆上丝绸之路断绝后,中国对外贸易全面转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开端。沿着郑和走过的海道,大批中国人从此走出了国门。

在郑和之前,中国人向南洋的移民寥若晨星,在郑和之后却如过江之鲫。200年后,发生马尼拉大屠杀的1603年,马尼拉作为西班牙殖民地已经建城32年,当地的中国居民超过20000,而西班牙人不足1000人。

当时整个南洋几乎成为华人的世界,他们就像永嘉南迁后的客家人一样,成为这些海洋岛国最谦卑的“华侨”。所谓“侨”,就是寄居在外国的人,他们既不是南洋人,也不是中国人。这就如同“桥”,既不是陆地,也不是水面。

帝国体制下,这种民间自发的移民行为不仅从未受到官方的支持和鼓励,相反被视为离心叛国的行为而遭到明清两代官府的严厉限制和迫害。

新加坡学者王赓武将南洋华人社会网络的发展称为“没有帝国的贸易”。它的反面是,欧洲大规模的移民运动都是一种有组织的、兵商结合的、在国家保护下的行为。

郑和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无数杀戮和屈辱,也不能换来帝国对这些弃民的同情和谅解,“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贱民兴动兵革;又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

很少有人知道,在美国诞生的同一年,即1776年,数万华人和几十万土著在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共同建立了一个共和体制的国家:兰芳大总制共和国。

作为首领的“大总制”传承,不是传统的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或禅让,“国之大事,皆咨决众议而行”。创立者罗芳伯系广东省梅县石扇堡的客家人,经公推为首任“大唐总长”。罗之后推江戊伯继任,先后五传,最后至刘台二。

历史学家罗香林称,“兰芳大总制与美洲合众国,虽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异,然其为民主国体,则无二也”。

作为当时世界一支最强大的海军远洋舰队,郑和舰队拥有5000吨排水量的宝船达30艘以上。

据记载,这支代表帝国统治的威武之师曾经四次海外用兵:

第一次,在锡兰遭遇5万国王军的围攻,郑和船队被迫自卫反击,一举擒获锡兰国王阿烈苦奈儿,朱棣“悯其愚无知”,又礼送其回国;第二次,苏门答腊王子苏干剌试图谋夺王位,郑和擒获苏干剌送京伏法;第三次,爪哇西王都马板杀害郑和船队170名官兵后,朱棣要他赔款黄金6万两,遭到拒绝,经郑和严正交涉,最后以1万两成交;第四次,也是唯一一次真正的战争,是遭遇流落海外的中国海盗陈祖义,郑和船队毫不留情,予以全歼,5000余人被杀,陈祖义等三名海盗首领被押回国内正法。

…………

在后郑和时代,海外华人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合法性,但至少得到了喘息之机,因此移民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国人甚至乘坐马尼拉大帆船跨越太平洋,抵达墨西哥,“尽管创造了财富,但海外的中国人,不管是移民还是侨民,都不受欢迎”。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据说这是郑和最后向明仁宗朱高炽说的一段话。

遗憾的是,明清两代中国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土地赋税而非商业税收。郑和下西洋如同一场梦,很快就被人遗忘。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海洋一直成为禁区,以至于大多数中国人对外部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们认为中国就是世界的全部。

万历十一年,当明朝官员看到第一幅世界地图时,他们惊讶地发现,帝国竟然不在世界的中央。

《明史·外国传》中这样记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利亚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亚洲,亦百余国;第四曰亚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连,分为南北两洲;最后得墨瓦腊尼加洲为第五。”

利玛窦绘制的这张《万国图》曾经广为流传,仅万历年间即曾翻刻达12次之多,然而一直到清朝时期,绝大多数知识精英还认为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名”是洋人胡编的:“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中,也认为利玛窦谎话连篇:“其所称五大洲无非是荒谬奇谈。”

实际上,郑和虽然七下西洋,却没有到过地中海和大西洋,也没有接触到什么意大利、葡萄牙或欧罗巴,中国对西方的无知并没有多少改变。

1433年,郑和在古里去世。1498年,达·伽马在卡利卡特登陆。中国人所说的古里就是西方人所说的卡利卡特,东西方历史在同一个地方不期而遇,一个人类新纪元由此开端。

郑和时代的印度洋是和平的海洋,这种和平随着达·伽马的到来而结束。

对达·伽马来说,郑和是不可思议的。梁启超先生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曾经无限感慨地说:“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西班牙人门多萨是最早撰写“中国史”的西方人,他在《中华大帝国史》中无比赞赏中国的文明,尤其是拒绝海外殖民。作为同一时期并最早读到《中华大帝国史》的西方人,利玛窦对中国文化更有着亲身体验,他对此也是深表认同—

在一个几乎可以说其疆域广阔无边、人口不计其数、物产多种多样且极其丰富的王国里,尽管他们拥有装备精良、可轻而易举地征服邻近国家的陆军和海军,但不论国王还是他的人民,竟然都从未想到去进行一场侵略战争。他们完全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并不热望着征服。在这方面,他们截然不同于欧洲人;欧洲人常常对自己的政府不满,垂涎其他人所享有的东西。现在,西方诸国家似乎已被称霸世界的念头消磨得精疲力竭,它们甚至不能像中国人在长达数千年的时期里所做的那样,保持其祖先留下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