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栻的生平(1)
张栻是南宋著名思想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并称“东南三贤”。他渊源濂洛,危微继嗣,坐皋比而授经,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岳麓书院奠定了理学阵营中颇有影响的湖湘学派的基础,成为继胡宏“开湖湘学统”之后,湖湘学派的另一个杰出代表。张栻的思想对湖湘文化近千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由于他在学术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被《宋史》列入了远比《儒林传》更高的《道学传》。
张栻一生以圣贤自期,奋济时艰、“匡扶社稷”为志,力主抗金,反对投降和议,表现出满腔的爱国热忱。他虽仕途多艰,但勤政爱民,政绩亦著,被人赞叹“南朝真有如此能人”,即使是最高统治者宋宁宗亦为张栻的事迹所感动,追谥其曰“宣”,后世尊称“张宣公”。宋理宗景定二年正月,诏封张栻为“华阳伯”,并从祀孔子庙庭。
张栻,字敬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汉州绵竹人。绵竹位于四川北部,地处沱江上游,为西蜀名邑,益州重辅。此处虽为僻邑,但两汉以还,英烈名贤彪炳于汗青者颇多。宋高宗绍兴三年,即八百多年前,张栻便诞生在居于此的南宋中兴名相张浚的家中,为张浚之长子。
根据史书记载,张栻出生在历代仕宦的家庭,为汉代张良之后,系唐代玄宗朝宰相张九龄弟即节度使张九皋的十四世孙。先祖原居长安,于宋真宗咸平年间由曾祖母杨夫人携子移居四川绵竹。从曾祖父定居四川,家门不衰,几代仕宦,且政声广播。曾祖父张铉,自号希白先生,于宋仁宗庆历元年诏举茂才异等,以上疏《平戎策》名于世,被知雷州,花甲之年曾以殿中丞致仕。祖父张咸,于神宗元丰二年登进士第,历任州县职事。哲宗元祐三年,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以奏篇列为天下第一,授宣德郎,旋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父亲张浚,为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力主抗金;反对女真氏族贵族发动的战争,为时人所景仰。张浚曾在钦宗、高宗、孝宗三朝供职,官除枢密使,功封魏国公。
张栻虽生于西蜀,实长于南楚。他仅八岁便离开故里四川,随父亲张浚到长沙,此后定居长沙城南,卒后与其父张浚一样,安葬在长沙之西、衡山西北的宁乡沩山。湖南是他的第二故乡。
张栻的家庭有良好的家教传统,他的先辈多得于家学的熏陶,他的父亲——位极人臣的相国张浚便从小受到母亲计氏夫人的悉心教育和家学的熏陶。张浚四岁时,父亲张咸病逝,母亲计氏夫人尚是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少的女子。张氏族人基于计夫人年少,劝其改嫁,但计氏不从,决心抚养儿子成人,孤儿寡母遂相依为命。计氏夫人系大家闺秀,其家族三代举进士,三代为高官,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计氏夫人身挑母和父的双重职责,不但从生活上悉心抚养儿子,而且她像古时的孟母一样,精心地教育和培养儿子成人。计氏夫人利用祖父张铉以来几代仕宦家教材料,时时以祖父和父亲尽忠报国的言行事迹教育儿子张浚,常语曰:“门户寒苦,赖尔成血,当朝夕以尔祖尔父为念。”张浚谨遵母训,潜心苦读,孜孜以求,以至于老师苏元老也不甚感叹说:“张氏盛德,乃有是子,致远未可量也!”母亲计氏夫人不仅教诲张浚如何继承先祖的学问,尤其注意对张浚进行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的教育。可以这样说,这种教育伴随他的一生。张浚为朝廷重臣时,值秦桧专权横行,亿兆不宁,张浚急想上本疏论,但担心招祸连累年老的母亲。母亲计氏夫人得知儿子心事之后,便将先夫张咸在绍圣初举贤良方正对策之词诵读给张浚听:“臣宁言而死于斧钺,不能忍不言而负陛下。”她还告诫儿子办事须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计较个人与家庭的安危。张浚在母亲的严责下,于绍兴十六年向高宗上了满怀忠义和痛斥权奸秦桧的奏疏。
张浚在北伐中原时,由于李显忠与邵宏渊二将军不和,导致符离之战失利。当时主和派借机攻击张浚,动摇抗金的军心,许多官员只知谋身自保,把抗御金国之事抛在脑后。为了安定军心,也为了表示抗金矢志不移,正当人们忙于转移家室避难之际,张浚特命长子张栻把老母及家室从建康搬到前线的扬州,老母及张浚的妻室虽不能效命疆场,但从精神上给了张浚巨大支持。张浚自幼萌生爱国之志便是得力于良好的家教传统,他一生志在恢复中原,这与家庭的教育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家教传统父传子继,连绵不绝。到张浚主家时,他同样以先辈的传统教育张栻等。张栻从小就受到家学的熏陶,当张栻四岁时,张浚便教之以忠孝之义。朱熹所作《右文殿修撰张公神道碑》云:“生有异质,颖悟夙成,忠献公爱之,自其幼学,而所以教者,莫非忠孝仁义之实。”张栻生有异质未必可信,但自幼好学则是事实,这是得力于其父的精心培养。张浚仕途并不通达,曾有几次落职,然而他对儿子张栻的教育却始终一贯,抓得很紧。绍兴十六年,张浚落职连州,这时栻年仅十三岁。张浚开始对张栻进行系统的儒家经典与圣人之道的教育,《行状》云:“……独絮子侄住,日夕读《易》,亲教授其子栻。”张栻在父亲的悉心教诲下学业大进,虽年少,但脱然可语圣人之道,其事迹不胫而走,传之遐迩,就连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亦有耳闻。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宋高宗尝问张魏公:‘卿儿想甚长成。’魏公对曰:‘臣子栻年十四,脱然可语圣人之道。’”
张栻十五岁已成为一个饱学少年,在学林中崭露头角。《宋史·王大宝传》说:大宝知连州,张浚亦谪居,命子栻与讲学。在文辞方面,张栻也不凡,常与宋翔等有诗词来往,彼此酬唱。至二十三岁,张栻理学思想已初步形成,是岁他著《悫斋铭》便是重要标志。其文说:“士或志近,辨给智巧;学之不知,其器则小。天下之理,惟实为贵;实不在外,当悫于己。不震不摇,物孰加之;以此操行,谁曰不宜?”在此张栻不仅提出了湖湘学派以“实为贵”的经世思想,还提出了“实不在外,当悫于己”的察识涵养的为学之方,并以此作为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