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的壁画(1)
池 田:我认为,莫高窟壁画的每件作品都是精彩的敦煌艺术结晶,对先生来说,这也是思慕甚深的作品吧。要评判优劣或许很难,不过,您认为哪一幅作品是莫高窟壁画中最优秀的作品呢?
常书鸿:我认为北魏时代第254窟中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最为精彩。隋代第420窟中的《法华经变》一幅也很杰出。唐代第220窟的南北壁画上的《西方净土变》和《药师如来》也极为出色。
池 田:北魏时代可以说是从印度传来的佛教逐渐在中国扎根、开始发展壮大的时期。不过,当时中国道教的势力很强,以道废佛之事时有发生。先生刚才所说的那幅北魏时代的画就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选择以释迦前世的菩萨修行作为题材而创作的吧?
隋唐时出现了强大的统一国家,“大一统”开始出现。作为外来宗教的印度佛教也开始走出原来的框架,与中国人的国民性相适应。因此,这时有许多中国人开始追求大乘佛教宏大的世界和理念,尤其是追求《法华经》的宇宙观和永恒性。我想这在当时的壁画中也会反映出来。
特别是唐代,以《法华经》为基轴的中国佛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不过,达到顶点之后中国佛教开始走向衰微。这种不安和恐惧从唐代后期开始支配人们的思想,因而开始追求西方净土的净土宗和托身祈祷的真言密教等“异端”佛教逐渐流行。刚才先生所说的壁画,从中国佛教变迁的历史来看,可以说如实地反映出时代特色。
请问,最大的壁画在哪个洞窟?是哪一幅壁画?花了多长时间才完成?
常书鸿:最大的壁画是第61窟的宋代壁画《五台山图》,高3.42米,长13.45米。李承仙从1947年到1949年临摹了这幅壁画。洞窟中特别暗,早上用镜子反射太阳光进行临摹作业,下午,太阳光照不到临摹的地方,她就一手举着灯,另一只手画画。她用这种方法画了两年才完成这幅壁画的临摹工作。
因为那幅壁画离地两米多高,所以作业时必须搭棚子或台子。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她都是在上下棚中作业的,而且还得一只手举着灯。由于壁画的面积特别大,因此作业更增加了难度。
这幅《五台山图》在宋朝时,如果由一个画工来完成,我想大约需要10年工夫。
池 田:噢!
常书鸿:池田先生感到最亲切、最好的是哪幅壁画呢?
池 田:从感受特别亲切这点来说,恐怕还是那幅《法华经变》了。“中国敦煌展”中展出的取材于《譬喻品》《化城喻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文的临摹画,我都兴致勃勃地观看了。
看到以绘画表现《譬喻品》的三车火宅譬、《化城喻品》的化城宝处譬等,使人感觉《法华经》就活在民众的心中、跳动在画工们的生命里。
我了解的画不多,就“中国敦煌展”中看到的作品来说,最喜欢第23窟的《雨中耕作图》。这幅画是根据《法华经》的《药草喻品》经文所画的,生动地表现出当时民众的生活情景。
天空中乌云低垂,细雨开始飘落。人们用扁担挑着工具,匆匆走在田间小道上;田里的农夫赶着牛耕地;一对农民夫妇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画的下方有一位农妇在跳舞,6个人演奏着笛子和其他乐器,而孩子们在一旁玩沙子。
画的上方是描写辛劳耕作的场面,下方是收获后的喜悦,细细看去很有情趣。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众与大地同生存的强大生命力和他们生活的悲欢,意味深长。从表现技巧、色彩感觉上讲应当说是素朴的作品,但我喜欢这幅画。
在佛法上,雨象征着佛的慈悲。雨从天上降下来,平等地滋润大地万物,用这样的譬喻来表达佛的万物平等、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是最为贴切的。
在强调佛的慈悲心的大乘佛教,尤其是《法华经》中关于雨的叙述和譬喻非常多。
比如,《妙法莲华经》序章第一节中有这么一段:“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而且还有这么一句,“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还有,《雨中耕作图》取材于《药草喻品》的“三草二木譬”,雨本身就是主题。
这个譬喻中,大、中、小三种草,大、小两种树各有差异,但同受上天降雨的滋润,全都开花结果。与此相同,无论人的素质和能力有多大差别,国家和民族有什么不同,佛的慈悲都平等地倾注到每个生灵的头上。这里宣示了绝对平等的佛陀慈悲,展示了深远的法理。
常书鸿:我喜欢的壁画是莫高窟第254窟的《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萨埵那太子可怜饥饿的老虎,将自己刺出血来,以身体喂养老虎。老虎吃掉了太子,两个兄弟看到太子的残骸放声大哭,国王、王妃也悲伤地流了泪。他们为太子建了一座塔来埋葬尸骨。整个故事在一块四方形的画面上完整地表现了出来。衣服的线条、皱纹落笔有力、流畅。色彩以暗茶色为基调,用青、绿、灰、白等颜色烘托出一种庄严沉寂的气氛。看到这幅画,不禁令人想起画史上所记载的大画家顾恺之先生的逸事。顾先生曾对一个寺庙说他要捐10万元钱,可是他很穷,寺庙的住持嘲笑他拿不出那么多钱。他关上庙门,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那座庙的墙壁上画出了《维摩诘图》。完成的那天,他打开庙门,那是一幅精妙绝伦的伟大作品!人们为那幅画所倾倒,竞相捐献钱财,不出几天便募集了10万元钱。从这则逸事,我们可以了解到晋朝绘画技艺之高超!
池 田: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有许多描绘这类佛教故事的画作。这幅《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的构思和布局非常富有戏剧性,那庄严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释迦生前通过各种方式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人类和动物,这类故事作为“迦塔卡”流传至今。这个萨埵那太子的故事便是一例。
佛教通过简单的故事向人们宣扬佛教的重要思想和理念。其中,萨埵那太子的故事对我们这些信奉佛教的人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迦塔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背景:释迦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佛陀,是因为他无休止地追求菩萨行,从而达到佛陀的觉悟通达。
因此,“迦塔卡”的本质意图在于赞扬释尊的伟大。至于他是否真的将自己的肉体喂给老虎或其他动物吃,这些都不是关键之所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慈悲不局限于对人类的爱,也包括对一切生物的爱。应该说,它拥有“生命共同体”的博大和宽容性。
常书鸿:我明白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画给先生留下了印象?
池 田:还有北魏时期第263窟的《供养菩萨》,描绘的是释迦初次在鹿野苑说法的部分场面,表现得悠然自得。还有,曾在“中国敦煌展”中展出的西魏时代第285窟的《伎乐飞天》和隋朝第427窟的《飞天》。在《法华经》的《如来寿量品》中,“诸天击天鼓,常作众伎乐,雨曼陀罗华”,描绘出一边演奏各种乐器、一边飞翔的伎乐飞天和散花飞天的景象。
这些画面简直太精彩了!西魏的《伎乐飞天》中连续画出12种不同姿态的飞天,衣服掀动给人以动感。隋朝第427窟的《飞天》也轻快地跳动着。西洋画中的天使大都在身体两旁长有翅膀,而这些壁画中,飞天们凭着天衣的羽动而自由自在地飞翔。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印度佛教传进中国与神仙传说相融合的过程中,画家们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初唐第220窟的《维摩诘经变》,表现力既丰富又缜密。堂堂帝王的风貌、随侍大臣们的表情,各有特色,充分展现出绚烂多彩的气氛。维摩诘的脸、文殊菩萨的表情,生动地呈现出《维摩经》的内容。
“藏经洞”北面的壁画是几万卷敦煌文献被运进藏起和被搬走的历史见证人。这个故事仍旧让人无法忘怀。即使这些另当别论,用确切的表现力画出菩提树、侍女、比丘尼,这也算得上是敦煌壁画中的“白眉”了。
常书鸿:从第17窟的《侍女、比丘尼像》,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典型的侍女和比丘尼的姿态。画中她们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女性文雅安详和温柔顺从的性格。因此,我觉得她们好像历尽世态炎凉、忍受千辛万苦,以近乎冷漠的目光静静地注视着世上的一切。